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观察对比探究论文_曾怡兰

长沙市第一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5

【摘 要】目的:研究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接受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皮下血肿、2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并发症发生几率为8.33%,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桡动脉;股动脉;护理

冠心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且多发生于老年人群[1]。冠心病是指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而引起的疾病,此病会导致患者的血管腔发生狭窄或者堵塞,若患者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此病会导致患者的心肌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2]。冠心病患者在病发后,需要接受及时的治疗,临床上主要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介入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文主要研究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2组,每组48例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患者4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84岁,平均年龄为(64.88±6.19)岁;其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病程为2-14年,平均病程为(7.84±0.75)年。

实验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患者47岁,年龄最大的患者85岁,平均年龄为(65.91±6.21)岁;其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病程为1-15年,平均病程为(7.92±0.79)年。

将2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为:在治疗时,使患者保持仰卧位,然后使用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选取患者的腹股沟韧带下股动脉波动的正下方,作为手术穿刺点,选用18G的穿刺针,使用Seldingger技术对患者进行穿刺,将穿刺针穿刺进入动脉鞘,然后对患者实施左右冠造影、鞘管拔除;鞘管拔除后,对患者实施沙袋压迫止血、绷带加压包扎。

实验组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方法为:治疗时,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使用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选取患者的桡动脉作为手术穿刺点,使用21F号穿刺针对患者进行穿刺,并给予患者200mg的肝素,以避免患者出现桡动脉痉挛,在手术后,对患者实施绷带压迫止血和包扎。

护理方法:①术前基本护理: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对患者的身体状态进行评估,然后对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式。

②术前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在手术前,护理人员要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全面仔细的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知识,使患者能够对自身的病情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对出现负面心理的患者,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将患者的不良心理消除,使患者能够很好的配合治疗。

③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留置静脉留置针;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各项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内,促使手术安全、顺利的进行。

④术后穿刺点护理:在手术后,护理人员要经常观察患者穿刺点的变化,防止患者的穿刺部位出现感染。

⑤术后的用药指导:在手术后,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通过使用合理的药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冠心病是我国老年人群中常发疾病,此病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所导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3]。冠心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较大的损伤,患者的冠状动脉会出现狭窄和堵塞的症状,使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4]。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方式,常用的有经桡动脉与股动脉介入治疗。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能够轻易的对患者进行穿刺,在治疗后,可以快速对患者进行止血,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同时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不会受到手术限制,不需要在床上养病,术后可以自主的活动,使得手术效果较好[5]。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促使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效果,术后的并发症较少。

本文研究得出,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皮下血肿、2例患者出现皮下瘀斑、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并发症发生几率为8.33%,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操作较为简便,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淑霞.经桡动脉途径与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比较[J].医药前沿,2017,7(18):272.

[2]许映佩.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与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临床护理[J].当代临床医刊,2017,30(3):3079,3060.

[3]冯楠.经桡动脉途径和股动脉途径行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1058-1059.

[4]李军,曾智桓,方萍等.经桡动脉和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脉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7,5(3):166-169.

[5]李元飞,王尤菊.循证护理对桡动脉及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比较[J].海军医学杂志,2015,36(5):455-456.

论文作者:曾怡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9

标签:;  ;  ;  ;  ;  ;  ;  ;  

经桡动脉与股动脉2种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护理观察对比探究论文_曾怡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