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肌肉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刘艳雨

江苏省苏州星湖医院妇产科 215000

【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肌肉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市立医院东区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顺产后产妇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凯格尔运动(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方法,实验组采用阴道内放置椎体进行机电刺激盆底康复训练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恢复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含有差异性,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结合顺产后产妇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采用电刺激进行盆底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高于单独应用凯格尔运动(kegel)训练,值得推广使用治疗。

【关键词】盆底康复肌肉;压力性尿失禁;疗效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对于产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1]。压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孕妇在自然分娩后,盆底的支撑组织,如肌肉、筋膜等超出了牵拉程度,对体内的盆底肌肉和尿道组织造成损害,引起尿道失常的病变现象[2]。本篇文章以市立医院东区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顺产后产妇出现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盆底康复肌肉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内容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市立医院东区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顺产后产妇出现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存在压力性尿失禁的症状。实验组中,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3.1±6.4)岁,初产妇分娩巨大儿5例,经产妇15例;对照组中,年龄为24~38岁,平均年龄为(23.9±7.1)岁,初产妇8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依据国际通用肌力测定法(英文缩写:GRRVG),两组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凯格尔运动(kegel)盆底肌功能训练的方法,具体方法为:产妇自然分娩7周后采取常规的康复训练[3],护理人员要对其做好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训练过程中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等。患者在训练时要保持平卧位,双腿施展,保持呼吸均匀,呼吸时使身心处在轻松自然状态,吸气时用力夹紧肛门,一天训练4次左右,每次20分钟左右,按照病情适量加强训练内容。

实验组采用阴道内放置椎体进行机电刺激盆底康复训练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1)盆底生物反馈,使用电子生物反馈治疗仪,观察患者盆底肌肉的活动状态,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盆底训练内容,每次训练两次左右,每次20分钟[4];(2)阴道椎体训练,将阴道椎体放置到患者阴道中,使产妇保持收缩力,训练方法要采取从轻到重的原则,逐步增加椎体的重量,以此来提升患者的收缩水平。需要额外注意的是,患者在进行阴道椎体训练时,不宜进行大笑、咳嗽等活动,避免主体差生脱落降低训练效果。

1.3 指标观察

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依据临床医学相关诊断标准,临床疗效依次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为女性患者症状全部消除,各项功能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情得到控制和稳定;无效为患者病情没有好转迹象,甚至出现加重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针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组临床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采用X2值检验,P<0.05时,组间数据对比含有差异性,含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含有差异性,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3、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妊娠、分娩等,具体表现腹压增大、不自主溢尿等,多发于女性分娩后,严重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结合大量的临床资料,压力性尿失禁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且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呈现出每年逐渐上升的严峻形势。针对压力性尿失禁,多采用盆底肌肉训练的方法,该做法主要是增强患者尿道括约肌,提升排尿反射的控制力[5]。与此同时,该方法激发交感神经,具有一定的抑制力,从而产生抑制膀胱的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改进,盘底康复肌肉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做法为通过阴道检测的肌电数据,在设备下转为信号,为患者实施盆底肌肉训练,逐渐发展为条件法神,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失常,缓解盆底肌肉症状。

本次研究实验中,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凯格尔运动(kegel)训练的方法,实验组采用阴道内放置椎体进行机电刺激盆底康复训练的方法,数据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含有差异性,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依据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病情,采用阴道内放置椎体进行机电刺激盆底康复肌肉治疗的方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于临床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海东,张玉琴,董海波等.MRI对盆底康复治疗前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肛门提肌的形态学评价[J].放射学实践,2016,31(1):76-80.

[2]邹琴,陈吉辉,李晓玲等.盆底肌肉锻炼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生命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3):993-997.

[3]赵松岩,黄东国,李凡等.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4):5287-5289.

[4]周云,程建云,张莉等.盆底肌肉生物反馈康复锻炼方案在不同类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2):285-287.

[5]邵亦琦,叶琳,陶洁静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对全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7,39(5):377-379.

作者简介:

刘艳雨(1983-10)女,黑龙江人,哈尔滨医科大学硕士,妇产科医生,单位:江苏省苏州星湖医院妇产科

论文作者:刘艳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  ;  ;  ;  ;  ;  ;  ;  

盆底康复肌肉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_刘艳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