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咨询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_心理咨询论文

高校心理咨询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_心理咨询论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心理咨询论文,理论论文,高校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8;G47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8606(2000)01—0023—06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校心理咨询在我国大陆发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作为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措施的心理咨询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通观目前我国大陆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状况,可谓喜忧参半,呈现出以下特点:其一,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逐渐受到重视,发展较快,但各地区和各学校的发展极不平衡。只有少数院校的咨询机构是正式的,有编制和一定的活动经费,绝大多数院校远没有做到这一点,显然,这不利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经常化、正规化和科学化。其二,心理学界、医务界和思想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积极参与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把心理咨询工作纳入学生思想教育或医疗保健的范畴之中。但总的来说,力量比较薄弱,咨询员普遍缺乏系统培训,多数属于边干边学。其三,心理咨询的工作形式以个别咨询为主,有的学校开始尝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团体咨询和心理训练活动;工作内容主要以障碍性咨询为主;研究工作开始起步,但工作报告多,重复研究多,理论探讨少,实验研究少。其四,国内外的学术联系增强,国内有关学术团体,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高校思想教育研究会等,在协调和促进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我国与国外及港台地区的学术交流也逐渐展开,但总体而言,相互之间了解不多。[1]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颇多, 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心理咨询理论研究的相对苍白。为此,作者不揣谫陋,试图针对当前我国大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作出理论上的初步探讨,以期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和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世纪之交,高校所以要强调深入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其意义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所决定的。

1.开展高校心理咨询是参与国际竞争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纵观世界风云,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基点已由军事、经济转向综合国力,其实质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对此,爱因斯坦曾别具慧眼地指出:“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2] 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J.Douglas)也写道:“在某些知识领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个人,通常是凭借纯粹的聪明灵活,同样也依靠个性力量……。”[3]确实,诸如超常的智慧、应变的机智、稳定的情绪、顽强的毅力、适应的能力、优秀的性格等高品位的心理素质,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资源的要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素质在人才成功中的权重指数变得越来越大。如美国学者戴尔·卡耐基调查了各界许多名人后认为,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和专业技术,而85%是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詹纳也作了与此相类似的论述,他说:“奥林匹克水平的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身体方面的竞技,80%是心理上的挑战。”[4] 高校直接担负着为社会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高级人才的任务,其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影响到综合国力的强弱。大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心理发展迅速且渐臻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心理问题发生最多的时期,也是塑造健康心理素质的黄金时期。因此,我们应从参与国际竞争和振兴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待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进而认识到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性。

2.开展高校心理咨询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鉴于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以及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我国教育已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以期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人的素质是一个整体。素质分类可有多种依据,但都应符合逻辑分类法则,分类依据应当统一。我们认为,以人的素质发展水平即发展层次作为分类依据是较为合理的。关于这一点,前苏联著名系统论学者洛莫夫(Б.Φ.Ломов)曾说:“无论是对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研究,还是对人类个体发展问题的研究,都可以分出三个主要的分析层次:生物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层次。”[5]与此相对应, 人的素质构成可以分为由低级到高级发展三个层次: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生理素质具有先天遗传性和生长、发育、成熟的生物程序性,它处于整体素质发展的基础层次,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文化素质是素质的主要内容,处于素质发展的最高层次,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标志着素质的性质、方向、水平,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心理素质是主体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它既影响着生理素质的发展,也中介着社会文化的内化。心理素质渗透在人的各种素质之中,它为学生形成思想品德、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一句话,为人的素质发展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前提。正是由于心理素质在人才的综合素质中所起的这种基础和前提作用,所以,深入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当前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开展高校心理咨询是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需要。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观念的多元和多变、人际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准则的改变等原因,使社会心理紧张和危机刺激源越来越多,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威胁和危害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既迅速又不成熟,在学习压力、人际交往、两性关系、就业选择、经济问题等诸种压力下,极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障碍。近年来,一些心理卫生工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据杭州市调查,发现心理卫生问题随年龄增长呈较大上升幅度,大学生中心理卫生问题的发病率达25.39%;[6]据北京市调查,因心理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因病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7.9%和64.4%。在上述辍学者中,神经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而神经症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有的学生因神经衰弱症而休学、退学,但更多的人仍在继续学习——尽管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都受到严重不良影响。[7]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实,从业已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高校的成功经验来看,通过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结构的完善、道德价值的取向、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人际关系的协调、择业期望的定位、内在能量的合理释放、友谊恋爱的适度把握、观念意识更新、事业开拓进取等广泛内容纳入心理咨询工作当中,将能有效地解除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疾病和康复等方面存在的种种困扰;在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调控情绪、发展和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和全面发展方面,将能起到其它工作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既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手段。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对高校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是现代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关于这一点远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唤起人们对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今天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二、正确理解心理咨询与其相关概念关系

当前大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许多人对心理咨询及其相关概念——主要是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之间关系不甚了解,以致制约着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对其成效产生了不良影响。

关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言语、文字或其他信息传递方式,给来访者以帮助、启发和教育,以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人格完善和潜能发挥的过程。心理治疗是指在良好的治疗关系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患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患者的问题或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心理教育则是指教育者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并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进而促进其德、智、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可见三者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例如,它们都是从心理上帮助人、教育人的过程;常采用相一致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工作对象常是相似的——如常面对来访者(患者、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性问题等;在强调帮助来访者(患者、学生)成长和改变方面是相似的——如都希望通过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使求助者改变和增长(growth)的目的;都注重建立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这是帮助求助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等等。正因为三者之间的这种一致性和渗透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心理咨询工作者也兼做些心理治疗、心理教育工作,心理治疗工作者、心理教育工作者也同样如此。

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教育还有许多相异之点,主要表现在:

1.就工作目标和任务而言。尽管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重叠,但主要目标和任务不同。心理治疗以矫治心理疾病(神经症、人格障碍、行为障碍、性心理变态、心身疾病、处于缓解期的某些精神病等)为主要目标,即以帮助患者由一个心理异常的人转变为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为主要任务。心理咨询以矫治正常人在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障碍(如人际关系、学业、升学和就业、恋爱和家庭的,也涉及一些变态行为)为主要目标。其中解决发展性问题又是咨询的特色。其主要任务是帮助来访者由一个正常人转变为人格健全且能向自我实现不断迈进的人。心理教育不仅包括心理咨询的目标,且受学校教育总目标的制约。它是指教育者主动超前地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品质进行培养并使其最优化,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以开发,并使其个性发展与德、智、体诸方面发展实现和谐的统一。与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的目标具有被动性和滞后性不同,心理教育的目标具有主动性和超前性。

2.就工作对象和工作者而言。在心理治疗中,从事心理治疗的人被称为心理医生,主要由两种人组成:一种是临床心理学家,主要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另一种是精神病医生,主要接受医学专业训练;心理治疗的对象被称为患者或病人,主要指患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如存在人格障碍、神经症等的人。在心理咨询中,从事心理咨询的人被称为咨询者或咨商员、咨询心理学家,他们接受心理学专业训练。与从事心理治疗的心理医生相比,他们所接受的专业培训时间较短,在研究方法、对人格理论的掌握以及接受有专家指导的正式临床实习方面都明显逊色。心理咨询的对象被称为来访者或求助者、求询者,主要指在适应和发展方面有某些障碍的正常人。在心理教育中,从事心理教育的人被称为辅导员或老师,他们接受涉及到心理咨询内容的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训练,心理教育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所有学生,故仍称为学生。

3.就工作模式而言。心理治疗的工作模式是医学模式,心理医生常通过心理分析等深入到患者的无意识领域,帮助患者处理无意识的冲突和神经质的焦虑,使其解除症状,改变病态行为,重建人格。在此种医学模式中,心理医生处于中心地位,享有绝对权威;而患者则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地服从医生。心理咨询的工作模式是教育模式,它是在意识层面进行工作,突出了工作的教育性、支持性和指导性。工作重点是寻找已存在于来访者自身的内在积极因素并使其发展,或在对现存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在此种教育模式中,咨询者十分重视与来访者之间的真诚、尊重、同感和交互影响关系,并将来访者置于咨询过程的中心地位,咨询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协商式的。在心理教育中,其工作模式仍然是教育模式,突出了工作的教育性、发展性、主体性、活动性、协同性和成功性。工作重点是建立心理教育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并将心理教育思想有效地渗透在其他学科之中。在心理教育中,辅导员与学生之间是主导和主体的关系:从外部的影响源来看,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从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内部因素来看,学生本身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4.就工作内容而言。心理治疗关注的是具体的心理疾病的诊断和矫治,亦即症状问题。心理咨询关注的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人的适应与发展问题。心理学家泰勒(L.Tyler)曾指出,在心理治疗中, 心理医生所关注的主要是病人的态度、感受和情绪状况;而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往往帮助当事人在教育、就业方面作出抉择。可见两者所关注的内容有所不同。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的心理教育,其内容较前二者更为广泛:它全面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品质培养,并关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方面面。

5.就工作方式和方法而言。心理治疗多在医疗情境(如医院)中进行,它以个别治疗为主,多采用矫正、领悟、训练、重建等方法。心理咨询多在非医疗情境(如学校、社区中的心理咨询机构)中进行,它以个别——小组咨询为主,多采用支持、领悟、再教育等方法。心理教育多在非医疗情境——学校及有关教育机构中进行,它以团体——小组——个别辅导相结合方式进行,多采用讲授、训练、陶冶等方法。

6.就时相和时间而言。心理治疗是患者患病后求医治,为时较长,从几次到几十次不等,有的甚至经年累月才能完成。心理咨询是来访者有问题后求帮助,为时较短,从一次到若干次不等。心理教育是在学生有问题前进行预防性培养,为时较长,乃至是终生性的。

从上述比较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相互区别且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心理咨询不能代替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但同时又离不开后两者的配合。了解这一点,对于使心理咨询在高校工作中准确定位,对于恰到好处地做好上述三种工作,当不无裨益。

值得指出的是,长期以来,在国内学术界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没有本质区别,对二者往往不加区分。某些作者甚至将二者并列使用,或径直只使用心理咨询一词,认为其含义已包括了心理治疗。我们认为,这些观点是可以商榷的。这样说的理由颇多,但主要有两点:其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无视这种区别,将造成二者在工作目标、任务、对象、模式、内容、方式、方法等诸方面的混淆,从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以工作者素质为例,如前所述,由于心理治疗工作者的专业要求远比心理咨询者高,因此,在心理咨询工作者遇到来访者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或服务范围,如某些严重的人格障碍、性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症等,需要到专门的心理治疗机构治疗时,如不能及时转诊而勉为其难地进行咨询,则不仅会影响咨询效果,且会贻误病情,造成外界对心理咨询不正确的看法。其二,将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混为一谈不适合目前中国国情。在国外,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可以兼顾,但其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是很高的。如在美国要求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在欧洲即便是有硕士学位的人可以作心理咨询工作者,其专业训练所花的时间也是非常可观的。以荷兰为例,一名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者要获得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至少为5年, 有的多达7年。得到学位后,须先去医院或诊所作助理人员工作1~2年, 才有资格受聘为正式的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人员。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员队伍才初步形成,队伍尚不稳定,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在1994年对全国74所高校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咨询员绝大多数是兼职人员,而兼职人员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只是挂名或偶尔参加活动。在咨询人员中,医务人员占17.4%,德育(思想政治)专职教师占22.7%,学生政工人员占32.7%,心理学教师占20.8%,其他专业教师占6.4%。[8]不难看出,要求这样的心理咨询人员既能处理正常人在适应和发展方面的障碍,又能处理心理治疗工作者才能胜任的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确实是勉为其难。钱铭怡教授在谈到国内高校某些心理咨询机构状况时写道:“现有个别心理门诊,因认为来访者不相信‘谈话’就能起作用,每有人来,必把设在诊所中的医疗仪器设备开动一遍,以起到拉大旗作虎皮之功用,使来访者信服。这种做法实在是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缺乏、根底太浅的表现。另外有些人缺乏有关精神病、变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常常连对方是否有精神病,是否属于心理门诊的对象也分不清,治疗或咨询的效果当然是不会好的。”[9]钱教授的这番话,既可以看成是对国内某些高校心理咨询水平不高的批评,亦可以看成是对国内混淆心理咨询相关概念现象的针砭。因此,我们认为,从中国大陆国情出发,应该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教育进行区分,“各司其职”地搞好工作。

三、正确把握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与重点

高校心理咨询的工作内容一般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障碍性咨询,它是指为各种障碍性心理问题的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支持、矫治;二是发展性咨询,它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圆满地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上述两方面内容中,应该以何种咨询作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呢?长期以来,把障碍性咨询作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甚至把心理咨询仅仅理解为障碍性咨询,从而把接受心理咨询的人统统称为有心理障碍、疾病的人,是目前许多人的误解,这也是阻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因素之一。我们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应从以障碍性咨询为重点转变为以发展性咨询为重点。这种考虑是基于以下三种原因:

1.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的趋势使然。从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的历史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20世纪20年代到二战结束)。在这一时期,心理卫生运动的重点更多地放在精神病患者本身及其家属方面,亦即放在“障碍”方面。二是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在这一阶段,心理卫生的重点从关心身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制约逐步向关心社会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方面发展。三是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不少心理卫生学家尝试用人本主义观点重新审视心理卫生工作。他们认为,过去的心理卫生工作过多地集中在个体心理不健康的一面,而对人心理健康的一面则关心不够,特别是对如何发展人的潜能重视不够。因此,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展人的潜能和创造性,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即把重点放在“发展”方面,便成为当今世界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目标和发展趋势。

2.心理科学理论发展使然。 从20 世纪50 年代埃里克森(E. H.Erikson)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提出综合适应发展理论、皮亚杰(S.Piaget)提出智力结构发展理论到科尔伯格(L.Kohlberg)提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导致了心理咨询的发展性取向。上述心理学家关注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发展性咨询正是这些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发展性咨询基于这样一个信念:咨询为所有学生所有,咨询目标在于促进个人最大的发展。发展性咨询承认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冲突,甚至会形成某些障碍。但为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冲突和扫除这些障碍,必须使他们在其发展的关键阶段,学习并完成该阶段的发展任务,熟练地运用已习得的经验、技巧去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达到自我发展和完善。

3.现代学校教育的需要使然。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但在遗传、素质、社会和家庭环境、受教育状况等均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如何促使个体全面发展,使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完善,这是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发展性咨询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确实,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带有个体性,但它毕竟总要打上这一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共性的烙印。如果我们对这类问题只见木(“症”)不见林(“人”),则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易言之,把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定位在以消除障碍为取向的“障碍性咨询”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在从“学会生存”向“学会关心”转变的世纪之交,心理咨询的目的不仅在于有利于学生现时的生存,而应在于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亦即要把心理咨询工作的重点定位在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使个人潜能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发展性咨询”层面上。明确这一点,对于把握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也是我国学校心理咨询的特色和生命力之所在。

标签:;  ;  ;  ;  ;  ;  

高校心理咨询应注意的几个理论问题_心理咨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