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湘云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湘云

南京兴华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04

【摘 要】文章简要阐述了BIM技术的涵义,分析了BIM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程中的应用,最后对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论述。

【关键词】BIM;建筑给排水设计;应用

1 BIM技术的涵义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nmationModeling,BIM),是对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进行集成的一种数据模型,它是建立在三维数字技术基础之上的一种全新的建筑设计方式。从工作模式方面来看,传统设计领域主要应用CAD这一二维思维的软件,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各个专业通常需要将建筑条件图按不同专业拆分开来进行设计,一旦建筑专业提供的平面条件图出现变更,其他专业都需要跟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更改,并且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及时经常会导致各专业设计图纸之间出现矛盾或不合理的现象,大大降低了设计质量与设计工作效率;而BIM作为一种全新的三维设计软件,以其高效的信息共享手段以及协同设计平台,有效地解决信息传递、共享以及协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供可视化的界面,直观、便捷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实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建筑工程设计更加准确、高效。因此,采用BIM技术构建管线综合工程的建筑信息模型成为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的新亮点。

2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2.1协同设计与可视化

现有的建筑协同设计方式主要是基于CAD平台,由于CAD的通用文件格式仅仅是对图形的描述,无法加载附加信息,导致专业间的数据不具有关联性,无法实现专业间的信息交流。给排水设计人员只能是根据建筑专业提供的平、立、剖三视图以及大样图等有关信息,靠自己的想象复原建筑的三维图形来布置给排水管线,并根据结构专业提供的不同梁高位置等有关信息不断调整各管线标高。这种由于设计平台原因造成的信息割裂,在遇到项目复杂、工期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错。而BIM通过统一的数字模型技术将建筑各专业各个阶段相互联系在一起,使得项目从各工种单独完成转化成各工种协同完成。BIM技术通过把不同专业、不同功能的软件系统,如建筑、给排水等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设计期间采用非冲突、协作的方式,用统一的平台来规范各种信息的交流,保证系统内信息流的正常通畅。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同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简单文件参照过程,可以说BIM技术为协同设计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大幅提升协同设计的技术含量。

2.2管道综合与碰撞检测

基于BIM模式基础上的RevitMEP通过将建筑配套的水、电、暖等设备各专业模型置于统一、直观的三维协同设计环境中,能够准确获取建筑、结构信息,精确定位管道的平面位置和立面标高,清楚地呈现出各专业管道之间以及管道与结构梁柱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管道综合中设备层空间的净高要求。BIM模式的三维视图设计,可以使设计人员在建立模型的各个阶段随时观察出存在的一些明显的碰撞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真正实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修改解决,避免设计图纸问题遗留到施工阶段而造成损失。

2.3设备材料统计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备材料统计编制时,以往都是给排水设计人员或概预算人员根据CAD图纸进行测量与统计,这种统计方式工作效率极低,一旦设计图纸发生变更,再次统计就会十分繁琐而且还很容易出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运用BIM技术就不同了,BIM模型数据库信息化的特定属性,使其拥有自动统计并生成设备材料表的功能。Revit参数化修改引擎可自动协调在任何位置(模型视图、明细表、平面图、剖面图)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进行的修改,真正实现了“一处修改、处处更新”。例如在给排水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平面布置的调改,造成消火栓、喷头以及其他消防设备平面布置与数量的变化,在设备材料表中与之关联的统计数据会随之自动实时更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同时也为项目的概预算提供了数据支持。BIM技术不仅可以为建筑给排水设计人员随时提供有效的材料表清单,而且能在设计过程中实现耗材和成本的实时监控,为耗材统计和成本控制开辟了新道路。

2.4施工安装模拟

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施工提供指导,施工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管线较多且复杂的设备层,由于给排水、暖通、电器等各专业管道相互挤占空间,互不相让,给施工安装造成一定的难度。利用BIM技术把时间维度引入到三维空间设计中,建立精准度较高的四维施工安装模型,对项目中管线和设备复杂的重点部位进行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4D施工模拟,既能协调安装顺序,保证足够的安装空间,又能合理安排安装进度,由此可以提升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

3 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BIM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二维建筑给排水设计方法有很大的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随着BIM技术应用的深入,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BIM技术模型创建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3.1参数过多,修改难度大

BIM技术作为一个信息数据库,涵盖了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的所有数据和信息,方便了使用者查询。但是这些庞大的数据库,包含众多的参数,较多的参数造成层级过多、划分过细的情况,使BIM产生错误或者更正修改起来十分复杂和麻烦。

3.1协同模式尚需优化

Revit作为我国建筑业BIM体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软件,其协同设计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一是工作集模式,另一个是链接模式。这两种模式对于BIM系统的开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当运行工作集模式的时候,权限的释放和获得就变的十分繁琐,经常容易产生冲突;而在链接模式下,项目文件中的外部链接模型无法编辑,不便于管道综合设计时的管线调整。

3.3系统自带的标准构件族库尚待完善,缺少符合我国建筑设计标准的构件。虽然使用Revit族编辑器设计人员可以自行创建新的族构件,但在初次使用时会存在诸多的不便,极大地降低了设计工作效率。

4 小结

综上所述,BIM软件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存在着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但BIM技术的重要性和它所带来的信息共享与协同设计优势是不可忽视的。为此,在今后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积极探究适合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的标准模板和协同模式,相信随着BIM技术的推广普及,BIM软件系统会不断地完善和成熟,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顾海玲,归谈纯.BIM技术在上海中心大厦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2,38(11):92-97.

[2]冯勇.刍议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实践[J].江西建材.2014(16).

论文作者:吴湘云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0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7

标签:;  ;  ;  ;  ;  ;  ;  ;  

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分析论文_吴湘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