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胱胺、大豆黄酮对山羊瘤胃代谢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半胱胺、大豆黄酮对山羊瘤胃代谢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王全军[1]2001年在《半胱胺、大豆黄酮对山羊瘤胃代谢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实验从山羊体内、活体外微生物培养两方面研究了大豆黄酮和经香化、抗氧化处理的半胱胺对反刍动物瘤胃代谢及外周血液激素和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实验分两大部分:一半胱胺对山羊瘤胃代谢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实验系列一:利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研究半胱胺对山羊瘤胃代谢及外用血液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半胱胺(20mg·kg~(-1)体重)混入精料中饲喂山羊14日后,瘤胃液氨氮浓度、微牛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比例分别比对照期提高39.7%(p<0.05)、44.8%(P<0.05)、11.3%(P<0.001)和1.7%(P<0.05),外周血液生长激素水平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分别比对照期提高85%(P<0.001)和12%(P<0.05),结果说明半胱胺可以影响山羊瘤胃代谢及其体内血液激素水平。 实验系列二:用来自于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本地山羊的瘤胃液,以0.7克草粉和0.3克精料为底物在体外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当培养液中半胱胺浓度为50ppm时,培养液中氧氮浓度比对照组降低5.7%(P<0.05),而微生物蛋白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丙酸比例和体外发酵总产气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6%(P<0.05)、56%(P<0.05)、6%(P<0.05)和11.4%(P<0.05)。半胱胺浓度为50ppm的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发酵3小时后,培养液中氨氮浓度便显着低于对照组,发酵总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开始高于对照组,微生物蛋白在发酵5小时后开始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半胱胺可促瘤胃微生物发酵。 实验系列叁:通过活体外发酵试验研究半胱胺对厌氧真菌发酵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0ppm半胱胺处理的单一瘤胃厌氧真菌(Neocallimastix属)在发酵结束时总产气量比对照组真菌提高6.7%(p<0.05),但底物消失率无明显变化。在1/2发酵时间(T_(1/2),约75h)时,半胱胺浓度为10ppm、20ppm、50ppm、100ppm、200ppm的实验组,发酵总产气量比对照到分别提高29.3%(p<0.05)、34.7%(p<0.05)、31.6%(p<0.05)、45.2%(p<0.05)和41.8%(p<0.05),说明半胱胺促进了单一瘸胃厌氧真菌(Neocallimastix属)发酵活力。但是半胱胺对单一粪便厌氧真菌(Neocallimastix属)和瘤胃混合真菌体外发酵无明显影响。 摘 要二 柏删山绷回代邀及@回槽生物胁泌的影晌 实验系列四:利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疹管的本地山羊,研究大豆黄酮对瘤胃微生物代谢及外周血液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黄酮(20mg·kg‘日粮)M入精料中饲喂山羊14日后,瘤胃液氨氮浓度、微生物蛋白浓度、乙酸比例和乙酸与丙酸浓度比分别比对照期下降 11.7%O<0.05X 29%(P<0.05人 2.5%…<0.001)和140巾<0.05人 丙酸比例比对照期提高2.9o0<0.001人表明大豆黄酮可以影响山羊瘤胃代谢。但是结果表明生长激素浓度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d浓度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实验系列五:用来自于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瘦管本地山羊的瘤胃液,以0厂克草粉和0.3克精料为底物在体外厌氧条件下进行培养。当培养液中大豆黄酮浓度为10卯<时,培养液中氨氮浓度比对照组下降门%O<O.05卜但微生物蛋白浓度无变化。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变化,但乙酸比例、乙酸与丙酸浓度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1.7%O<0.05)和13.3%…<0.05卜 丙酸比例比对照组提高3.2%O<O.05卜大豆黄酮浓度为 10 ppm的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发酵 1’J’时后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变化,但乙酸比例、丙酸比例和乙酸与丙酸浓度比,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出现下降。上升和下降的变化,发酵5小时后,实验组氨氮浓度便呈下降趋势,结果表明大豆黄酮可影响瘤胃微生物发酵。 实验系列六:通过活体外发酵实验研究大豆黄酮对厌氧真菌发酵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0 ppm和 20 ppm大豆黄酮处理的单一粪便厌氧真菌(Neocallimatix属)在发酵结束时总产气量比对照组真菌分别提高l9%中功.05)和ic.6%中<O.05人其中ic PPm实验组的底物消失率比对照组提高2.4%巾<o.05人提示大豆黄酮促进了单一粪便厌氧真菌(NeO属)的发酵活力。10 pph,和 50 ppm大豆黄酮处理的单一瘤胃厌氧真菌(Neocallimatis属)在发酵结柬时总产气量比对照组真菌分别提高6.5%中.05)和7,3%…<0刀5X其中ic卯m实验组底物消失率比对照组提高 2.3%(p<0刀5X 提示大豆黄酮促进了单一瘤胃厌氧真菌(NeOCaHimade属)的发酵活力。10 ppi大豆黄酮处理的瘤胃混合厌氧真菌在发酵结束时总产气量比对照组真菌提高 8.3%中<0.05X提示大豆黄酮促进了瘤胃混合真菌的发酵。但是结果表明底物消失率无明显变化。

许君[2]2009年在《不同日粮条件下添加半胱胺对山羊瘤胃氮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1、不同日粮条件下添加半胱胺对瘤胃氮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2、瘤胃内丁酸钠灌注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试验一不同日粮条件下添加半胱胺对山羊瘤胃氮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为了研究半胱胺在不同日粮条件下对山羊瘤胃氮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本试验选用8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平均体重15.28±0.5kg)进行试验。饲喂实验分为高精料期和低精料期。高精料期:随机分成高精料组(HL,n=4)和高精料+半胱胺组(HL+CS, n=4).每天分四次饲喂精料(共300g)和花生杆(自由采食),自由饮水。HL+CS在精料中拌入半胱胺盐酸盐微胶囊45mg/kg-BW-d(CT2000,含半胱胺盐酸盐成分30%),饲喂20d。低精料期:高精料期采样结束后,进入低精料期。分组同高精料期。每天饲喂精料两次(共50g),添加花生杆四次,自由饮水;低精料+半胱胺组(LL+CS)在精料中拌入CT2000 45mg/kg-BW-d,饲喂20d。每期饲喂实验结束后分别采集样品。结果显示,高精料期瘤胃MCP、NH3-N、尿素氮、TVFA浓度和丙酸比例均高于低精料期,瘤胃pH、乙酸比例和乙/丙值低于低精料期;与HL相比,HL+CS的瘤胃MCP、NH3-N、TVFA浓度进一步提高(P<0.05),瘤胃尿素氮浓度、乙酸比例则降低(P<0.05), HL+CS有增加丙酸比例、瘤胃稀释率和降低乙/丙值的趋势(0.05<P<0.15);与LL相比,LL+CS的瘤胃MCP、TVFA浓度和乙酸比例显着增加(P<0.05),瘤胃尿素氮浓度显着降低(P<0.05),但NH3-N浓度、丙酸比例和乙/丙值无显着差异。结果表明,高精料条件下,瘤胃MCP显着增加,同时伴有瘤胃NH3-N、尿素氮和TVFA含量的升高,乙/丙值降低。在高精料条件下添加半胱胺进一步增加MCP和TVFA浓度,降低乙酸比例,丙酸比例和瘤胃稀释率有增加的趋势,表明半胱胺对微生物蛋白合成和微生物代谢的促进作用,日粮和半胱胺对瘤胃MCP和发酵类型有协同作用。在低精料条件下添加半胱胺同样增加瘤胃MCP和TVFA浓度,且低精料条件下添加半胱胺与高精料未添加半胱胺的瘤胃MCP和TVFA浓度相近,但瘤胃pH高于高精料未添加半胱胺处理组,表明在低精料条件下半胱胺对微生物蛋白合成和微生物代谢也呈促进作用。试验二瘤胃内丁酸钠灌注对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本试验从瘤胃内丁酸钠灌注对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pH的影响入手,初步探讨丁酸钠灌注剂量(0.3g/kg·BW·d)是否为生理剂量。选用6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本地山羊,平均体重20.8±1.46kg,分为试验组(n=3)和对照组(n=3)。每天饲喂精料两次,自由采食羊草和饮水。每日早晨喂食1小时后试验组开始灌注丁酸钠(0.3g/kg·BW·d),对照组灌注等量蒸馏水,持续14天。分别于第5,10和14天的灌注前1.5h、0.5h、灌注后0.5h、2h、4h、6h采集瘤胃液(即喂食前0.5h、喂食后0.5h、1.5h、3h、5h、7h)。结果显示,两组pH和VFA浓度均在生理范围内;与灌注前相比,试验组瘤胃内丁酸比例在灌注后2-4h显着增加(p<0.05),TVFA浓度、乙酸和丙酸比例、pH均无显着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仅在灌注的3h内,丁酸比例增加,乙酸比例降低,但pH、TVFA浓度和乙/丙值差异不显着。结果表明,瘤胃内丁酸灌注能短暂性的引起瘤胃内丁酸比例的增加,乙酸比例的降低,且VFA浓度均在生理范围内,对瘤胃pH和瘤胃发酵类型无影响。初步证明本试验使用的丁酸钠灌注剂量(0.3g/kg·BW·d)为生理剂量。

郭慧君[3]2000年在《几种生理调节剂对动物生长及有关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文中认为本研究探讨了阶段性相继饲喂叁种生理调节剂对单胃动物生长性能和复胃动物瘤胃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同时探讨了大豆黄酮对去势仔猪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验分两大部分。一、阶段性相继饲喂叁种生理调节剂对单胃动物生长性能和复胃动物瘤胃代谢及有关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实验系列一 生长期大鼠20只,第一阶段日粮内添加2mg/kg F89,饲喂42天。第二阶段添喂剂量为14.2mg/kg·BW·d半胱胺CS87,每日饲喂,持续25天;第叁阶段添喂4mg/kg的Cimaterol(CIM),饲喂25天。与对照组相比,第一阶段试验组大鼠日均摄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13.93%(P<0.01),20.25%(P<0.05)和5.31%;第二阶段叁者分别提高10.81%(P<0.05)、13.00%和1.97%;第叁阶段叁者分别提高4.11%,-56.86%(P<0.05)和-141.36%。相继饲喂结束时试验组大鼠腓肠肌净重和其与体重之比分别提高33.33%(P<0.05)和26.67%(P<0.05)。血清中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和游离脂肪酸(FFA)分别比对照组提高7.98%(P<0.01),27.77%(P<0.01)和41.06%(P<0.05),脲素氮(SUN)含量下降19.48%(P<0.0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动物生长期及生长肥育期相继添喂叁种生理调节剂可以明显影响动物的IGF-I、GH水平和代谢活动,从而促进动物生长,提高肌肉比率。 实验系列二 选取五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去势公山羊,以青干花生秧+精料为基础日粮。实验采取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第一阶段为对照期,饲养一周后采取血样和瘤胃液样;第二阶段精料内添加15mg/kg·BW·d的CS87,喂服10天;第叁阶段精料内添加8mg/kg的F89喂服5天。第四阶段精料内添加0.1mg/kgBW的CIM,喂服5天。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瘤胃液中 郭留君几种生理调节剂对动物生长及有关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人 乙酸l丙酸(AN人 NH3村和 Q-氨基氮(AAN)分别提高17.47%0刃刀5),4.09%,13.98%(P<0.05)和!.28%,第叁阶段四者分别提高.12.82%(P—0.07),7.73%,5.38%和.32.69%(P<0.05);第四阶段四者分别提高3.33%,o.45%,-9.68%和8.33%:潘胃微生物蛋白(MCP)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显着变化。血液中NH。N在第二阶段,第叁阶段,第四阶段分别升高.19.70%(*刃刀5),67人*%(P<o刀1),9.巴5%;AAN分别提高0.40%,37.65%(P<0刀1),8.37%;SUN分别下降3.44%,6乃5%,15.48%· o=0.00。实验结果表明阶段性相继饲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瘤胃发酵和氮代谢,促进体内对氮的吸收和利用,抑制蛋白降解代谢。’ 实验系列叁四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瘦管的山羊,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第一阶段为 1期,即对照期,饲喂青干草;第二阶段为*期,添加 0.3mg!kg·BWd的Clenbuterol(CL),第叁阶段为互 期,添力0二m叭g”BW、d CL十sing/kg F89,第四阶段为 IV期,添加 0.3mg/kg”BWd的 CL+sing/kg的 F89+15mghe”BWdCS87,以上均饲喂7天。与对照期相比,CL期瘤胃液D汗A,NH3-N,AAN和**P分别升高-19.55%(P<0乃5),15.51%(P<0刀5),14.40WP功*匀 和-12.08%,A/P比例显着下降。CL+F89期四者分别升高 23.00o(P<0.of),43.94%(<0刀1),120.16o/o(P<刀1)和-I6.ZI%。Ap下降不明显。CL+F89+CS87期四者分另升高9.95%,55.74%(卜0刀1),181人8W卜0刀1)和25.66WP<0刀5),A/P 比例明显下降。血液中NH3-N 在后叁个阶段依次升高19二3仰P<o.05),23.巴5W*刃*1)和3且.54WP<o*5);AAN在后叁个阶段依次升高-11.29%,!3.54%(P<o.05)和5.87%;血液中*UN的含量依次升高9.68%,32·26%(P<o.05)和4O刀0仰*仍.of);血液中生长激素(oH)在实验处理阶段变化不显着。本实验表明:CL使发酵类型由乙酸型转化为丙酸、丁酸型发酵,氮代谢增强;CL+F89能使瘤胃酵解有所提高,丙酸型发酵和氮代谢进一步增强;CL+F89+CS87能加强对能量和氮的利用,使瘤胃纤维素降解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均有显着性提高,氮代谢和荫留在后叁阶段依次提高;叁种生理调节剂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协同效应。 2 摘 要 二、大豆黄团对雄性大鼠和去势仔猪生长及有关内分泌的影响 实验系列四:24只断乳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饲喂 添加 3mg八g大豆黄酮的日粮,饲喂 30大。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日增 重,采食量,料重比分别提高 14.90%(P(.of),18.31%(P<0.05)和 1.61%; 胭体重,腰胁部脂肪重,胖肠肌重,骨骼净重分别提高 16.6%(P<0.05),11.5%,8.8%和14.5%(P<0.05);其?

参考文献:

[1]. 半胱胺、大豆黄酮对山羊瘤胃代谢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D]. 王全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1

[2]. 不同日粮条件下添加半胱胺对山羊瘤胃氮代谢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D]. 许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3]. 几种生理调节剂对动物生长及有关神经内分泌的影响[D]. 郭慧君.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标签:;  ;  ;  ;  ;  ;  ;  ;  ;  ;  

半胱胺、大豆黄酮对山羊瘤胃代谢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