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意义论文_王旭1,马可佳1,江云飞1,赵贞2

浅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意义论文_王旭1,马可佳1,江云飞1,赵贞2

王旭1 马可佳1 江云飞1 赵贞2

(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2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90)

【摘要】目的:讨论并分析我院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现状,为水痘的预防提供参考数据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水痘患儿44例,对其检验方式及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4例患者年龄3至16岁,其中39例患儿出现发热现象,所有患儿在治疗周期内均可见疱疹;经过微生物检验可知,44患儿皮损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呈阳性37例,约占77.27%。结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期为二至三周,儿童在初次感染后会引起水痘,在恢复后病毒会潜伏在体内;潜伏的病毒在受到刺激后可复发引发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关键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198-01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可引起水痘及带状疱疹,其是水痘或带状疱疹的病原体,在日常生活中十分的常见,基本上在成年前所有人都接触到此种病毒,九成的水痘病症发生在10岁之前[1]。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是人类,患者是惟一的病毒传染源,传染期为皮疹出现前两天至疱疹完全结痂后,免疫缺失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会具有传染性[2]。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两种不同的病症,在儿童时期,初次感染病毒会引起水痘,水痘痊愈后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在受到某些刺激(如劳累,X射线照射等)后会复发成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见于成年人及老年人[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水痘患儿44例,其中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3至16岁,平均年龄(7.6±2.2)岁,病程1至2周,平均(1.1±1.1)周,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是水痘患儿,无成人带状疱疹患者。

1.2 检验方法

微生物检验标本主要是患儿疱疹皮损基部的涂片、水疱液及血清,皮损基部的涂片标本可以观察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病变;水疱液在接种于人二倍体细胞时成纤维细胞来分离病毒,但5天以上的带状疱疹的分离阳性率偏低[4]。目前被视为最佳的诊断方法为使用荧光抗体染色来检测皮损细胞的病毒抗原。

2.结果

44例患者的年龄3至16岁,其中39例患儿出现发热现象,所有患儿在治疗周期内均可见疱疹;经过微生物检验可知,44患儿皮损标本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呈阳性37例,约占77.27%。

3.讨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初次感染会引起水痘,病毒在患者痊愈后可以长期的潜伏在其神经节内,当外界出现激活因素时可复发为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拥有疱疹病毒的典型结构:从外向内依次为囊膜、皮层、衣壳及DNA核心,其皮层是囊膜与核衣壳之间的一层蛋白层[5]。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拥有典型疱疹病毒科的形态及结构,形态及结构与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十分相似,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独特的包膜糖蛋白和核心。病毒的包膜糖蛋白可以帮助病毒对易感细胞的吸附及穿入,同时病毒包膜糖蛋白也是刺激感染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基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仅有唯一的血清型,和单纯疱疹病毒的糖蛋白抗原交叉后有反应。由临床数据可知,水痘多发生在冬春季节,是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是惟一的病毒传染源,其潜伏期为2至3周[6]。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与损伤的水痘皮肤部位接触,皮疹产生前1至2天内感染性较强。病毒经过口咽黏膜、呼吸道、结膜、皮肤等处入侵机体后,可在局部的黏膜组织处进行短暂的复制,再经过淋巴液与血液播散至脾、肝等组织,病毒在再次的增殖后侵入进血液并向全身扩散,特别是向皮肤及黏膜扩散,最终可导致水痘。当突发出疹水痘时,首先表现患儿躯干上的是红色皮疹或斑疹,然后呈离心性散播至头部和肢体,而后会发展成为水疱、脓疱,最后水疱及脓疱会结痂。水痘病情在一般情况下相对较轻,但偶尔会并发间质性肺炎及感染后脑炎[7]。使用抗代谢药物、皮质激素或患有白血病及肾脏病或免疫功能缺陷的水痘患儿,容易发展为严重的波及多器官的病毒感染。如果是成人感染水痘,其症状普遍相对较重,并且经常伴有肺炎的发生;带状疱疹是复发性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常发生在抵抗力低下人群,如老年人群体、接受骨髓移植者、肿瘤患者等,带状疱疹患者在儿童时期感染水痘后,病毒会潜伏在脊髓后的根神经节等部位,当患者受到外界刺激(如外伤、受冷、发热、X线照射等外界刺激)时,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容易被激活,可造成病毒的复活及病毒感染。被活化的病毒通过感觉神经纤维轴索到达皮肤,在皮肤上大量繁殖并引起带状疱疹[8]。带状疱疹一般发生在人体躯干上,大片的疱疹水疱集中于单一感觉神经的支配皮区,其疱液内含有大量病毒,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都可拥有一定的病毒抗感染的作用。因此,特异性的循环抗体可以防止病毒的再次感染,而细胞免疫可以控制病毒的再次复活。

【参考文献】

[1]伊兴旭,陈敬贤,甘霖,王明丽.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糖蛋白E胞外域基因的真核细胞稳定表达及其免疫反应性的初步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3):259-264 .

[2]王玮,程通,朱桦,夏宁邵.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皮层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15,45(7):623-634 .

[3] 黄世旺,方叶珍,卢亦愚,李剑,徐丹戈,蒋雪凤,倪志敏. 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快速检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22(12):2898-2900 .

[4]屈园园(综述),普雄明(审校).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基因亚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4):601-604.

[5]王卓,唐倩,吕茂民,马玉媛,赵雄,章金刚.两种ELISA试剂盒对我国单采血浆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中和抗体滴度的测定和比较[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06(6):405-409 .

[6]马山,师秀梅,菅长永,陈晨,马杰,巩艳艳,朱孟沼. 静注免疫球蛋白制品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体效价的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2):135-137 .

[7]周钦,贾继宗,刘剑,陈丽宏,杨连威,曾丽文,韩金乐,叶祥忠,李益民,夏焕章.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抗原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3,29(5):542-545.

[8]彭彦茜,赵文健,陈福春,何汉江,罗峰,黄秀珍,杨志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流行的主要基因型[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5):143-144 .

论文作者:王旭1,马可佳1,江云飞1,赵贞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浅析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微生物检验意义论文_王旭1,马可佳1,江云飞1,赵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