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损分析最佳实践论文_王秀明,黄宗丰

线损分析最佳实践论文_王秀明,黄宗丰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密市供电公司 261500

摘要:线损分析作为线损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便于及时发现线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降损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整改,堵塞管理漏洞,最大限度地降低损耗,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

一、明确专业管理的目标

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实现“业绩优秀”的战略目标,特别是随着“三集五大”和市县一体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对线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线损分析质量直接影响着线损管理水平,因此,县供电企业要在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分析方法上实现创新,及时发现线损管理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使线损分析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信息化、精细化,从而不断提升线损管理水平和企业效益。

二、完善组织机构

公司成立以公司分管副经理为组长,相关部室主要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为成员的线损管理领导小组。发展策划部为线损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设线损管理专工一名,生产技术部、乡镇电管部、营销部、调度所、供电所等部门是线损分析管理工作的配合部门。

三、加强过程控制

发展策划部每月根据变电站集抄记录、营销系统数据、城区公变损耗统计、互供电记录、运行方式调整记录等数据,组织统计月度线损指标及小指标完成情况。发展策划部28日前将统计的线损数据下发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每月初4个工作日内完成专业分析报告,并提报至发展策划部。每月10日前,发展策划部审核汇总各部门提报的专业分析,形成线损分析报告初稿,对分析质量不合格的退回相关部门重新分析。对各部门在线损分析中所提问题逐一落实,对于问题原因分析不透彻、不明确的,组织落实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根据原因落实情况,对线损分析报告进行修改补充。每月15日(节假日顺延),发展策划部组织召开线损分析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线损会议纪要和整改任务下发执行。各责任部门对存在的问题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整改。

四、细化分析内容

发展策划部、生产技术部、营销部等5个部门进行相关指标及专业分析,分析内容包括:

发展策划部:每月初4个工作日内,进行全公司线损率指标完成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高低压综合线损率、高压线损率、10kV线损率三个指标的分析,对线损率统计值与同期、上月、计划进行比较,围绕以下因素开展分析组织查找线损波动较大的原因。

高低压综合线损率波动较大原因:

a)供售电量的累计天数是否一致;

b)供售电量抄表是否同步,存在时差电量;

c)分析110kV、35kV、10kV、0.4kV四个电压等级损耗变化情况,及各电压等级损耗所占比例的变化对整体线损的影响;

d)用电负荷是否突增或突减,导致线损指标波动。重点是从技术方面分析负荷电流的大小对线损指标的影响。

高压线损率波动较大的原因围绕以下因素开展分析:

a)供售电量天数是否一致;

b)供售电量抄表是否同步,存在时差电量;

c)各个电压等级损耗比例是否发生较大变化;

d)电网负荷是否大幅度变化,运行方式是否大规模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0kV线路线损波动较大的原因围绕以下因素开展分析:

a)线路力率是否有较大幅度的升降;

b)线路负荷是否有较大幅度增减,线路是否实现了经济运行;

c)是否存在关口表、用电客户计费表的计量装置故障,是否及时追补电量;

d)关口表和用电客户计费表的抄表时间是否同步;

e)是否存在偷窃电,并及时追补电量;

f)是否采用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

g)是否存在人为因素引起的估抄、错抄、漏抄、提码、压码抄表现象;

h)关口表、用电客户计费表,计量误差配置是否存在问题,包括二次回路、CT和表计的误差配置;

i)是否进行网络调整,供电点发生变化等;

j)是否已有配变用户新装变频器、中频炉、高频炉等产生谐波的设备,检测谐波值,以确定是否需要加装滤波装置或谐波计量表计。

运维检修部:每月初4个工作日内,完成无功电压管理情况分析:

无功电压管理情况分析是通过对各电压等级力率进行同期、上月比较,对波动较大的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力率波动较大时应分析各个供电区域内的无功补偿装机容量和无功缺额,从装机容量是否足额、各种补偿方式配置是否合理、投入率高低、无功补偿设备完好等方面进行分析。

供电所抄表时不但抄录表计正向无功数,同时抄录反向无功数,关注是否存在无功倒送电网现象,及时调整无功设备投入容量、投切定值、补偿方式。

营销部: 每月初4个工作日内,完成营销分析、计量分析、用电稽查分析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如下:

a)对电能表实抄率与同期、上月进行比较,分析未完成的原因,对抄表抽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例如失压记录仪不抄、估抄、漏抄、错抄、逆相序等问题。

b)对复核过程中发现的发生次数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电量波动较大的用电客户进行重点分析,具体落实是企业生产状况问题,还是有偷窃电的嫌疑,或者是计量装置故障、工作人员抄录表计指示数错误等。

c)通过营业普查发现的失压记录仪不抄、表计估抄、漏抄、错抄、计量装置故障、用电客户偷窃电等电量追补情况进行分析。

d)对母线电量不平衡率和计量小指标完成情况与标准值进行对比,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方面分析未完成原因(特别是电能表周期轮换率、计量故障差错率、修调前检验合格率、现场校验率、现场检验合格率5项小指标)。

e)对计量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各类计量装置的选型问题、计量装置数量和各类计量器具所占的比例情况,计量外勤和内勤问题、计量人员素质问题等等,特别是对淘汰型计量器具的更换情况、新型计量装置的推广应用效益、现场校验、轮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乡镇供电所电管部:每月初4个工作日内,完成配电台区分析,统计低压线损率超过10%的配电台区个数及所占比例,统计低压线损完成较好和波动较大的台区数量,对严重超槛值指标的用电台区进行重点分析。

配电台区损耗波动较大的原因围绕以下因素开展分析:

a)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率是否超标;

b)低压无功补偿是否采取随机补偿和低压分散补偿,无功补偿设备完好及投入率高低情况;

c)计量装置是否存在故障,是否及时处理并追补电量;

d)配变总表和四到户计费表抄表时间是否同步;

e)是否存在偷窃电并追补电量;

f)是否存在人为因素估抄、错抄、漏抄、提码、压码抄表现象;

g)有无大容量的用电设备增减;

h)是否改造低压网络,配变是否更换或移动,计量装置是否更换;

i)关口表、用电客户计费表,表计计量是否存在误差配置问题;

j)营销系统基础档案是否准确;

k)是否存在电量转移;

l)新上用户流程是否及时流转。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电网经济运行从两个方面开展分析:

a)输配电线路经济运行分析

每月统计各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负荷电流,与线路经济载流量比较,掌握线路的运行情况,当负载电流超过线路载流量的85%时要及时提出。在用户报装接电中考虑线路负载能力,周全考虑用电客户的接入系统方案,避免线路超负荷运行。

b)主变经济运行分析

每月统计变电站主变运行负荷,与主变经济运行区间比较,掌握主变运行情况,当容载比低于1.8时要及时提出,避免变电站出线增容时导致主变过负荷运行。

论文作者:王秀明,黄宗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线损分析最佳实践论文_王秀明,黄宗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