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调节和操纵部分通常会应用在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现代机械系统当中,这和机电一体化的概念相统一,所以,也可以用机电一体化来解释现代机械。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要以机械和电子技术为基础,把多学科技术进行融合,形成现在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学科。为了更好的提高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加强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不断获得突破和创新,为工业制造、工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改善。在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战略背景下,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该技术将更加具有智能性、虚拟化和微型化的特点。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方向
引言
当今社会,人们逐步认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不同领域、各个行业中,机械设计制造的水平及其自动化程度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机械设备而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情况尤为重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在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依靠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升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其可以代替部分人力操作,实现生产的连续化和自动化过程,改变生产结构和方式,现已成为我国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并且,随着工业机器人、智能化生产线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前提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也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1.机械设计制造的原则
1.1设计制造的机械要符合客户的功能需求
一个产品的生产是要符合客户的某种实际需要的,要具备自己与别的产品所不同的特殊的功能。也就是说一个优良的机械要能满足所需客户的某种需要,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系统中,同样要具备某些特殊功能,满足客户的某种具体需要。就是说机械要能对所加工的物质或信息等内容进行相应的处理,然后输出符合对应需求具有特殊功能的合格产品。
1.2满足对机械设备功能的要求
机械设备不仅需要高质量的机械设计制造及高效率的自动化设计,并且,还要求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功能及其核心作用熟练掌握,从而保证机械设备经过相应的转换之后能够满足人们正常获取所需信息数据的要求。因此,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整个过程而言,其不仅要求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机械设备的设计情况与结构特征,而且还应充分把握机械设备所具有的相关功能。同时,还应当对机械设备自动化使用的实际需要全面把控。
1.3采用先进的技术
可以说,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先进的技术是必要的基础力量。无论是对于机械化产品或者是对于机械化系统,就其功能而言,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先进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对于机械化设备相关功能的选择,必须把先进技术放在首要位置。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对于机械设备生产、设计、功能实现的作用,而且其也是体现现代化机械设备智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虽然是融合了多种技术手段而形成的,但其并不仅仅是多门技术简单的累积和叠加,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将各种科学技术融入实际应用中,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实现机械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目的。
2.1 提高生产效率
以往的大中型工业生产中,多以人力流水线工作为主,其工作效率较低、用工需求较大、综合成本较高,并且人为失误率较高,导致生产的产品次品率较高。而引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技术后,利用先进的机械技术、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改变以往生产线的运作模式,提升了每个环节的生产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适用性与可持续性相辅相成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适用性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机械制造业的工作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差,如果任何环节都采用人工的话,会严重伤害操作人员的身体,也会使生产效率下降。而在机器的自动化控制下,可以减少人类对生产环境的依赖性,多种恶劣环境下也能够照常生产。环境因素对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制约条件得到改善,机械设计与制作水平才能取得质的飞跃。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3.1 绿色化、生态化
环境对于经济的影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为此,绿色化、生态化生产制造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在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中,所设计制造的产品不但要满足相关的性能要求,还要符合低损害要求,应当尽最大努力、最大可能利用资源实现绿色产品设计,对产品的生态化、绿色化给予高度重视。
3.2相对于机械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来说,我国目前还处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方面的起步阶段,计算机辅助机械制造业技术的设计还不够完善,新型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也还不够成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数据和准确的设计规则可作为其制作结果的评价标准,处于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
3.3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生产过程的网络化控制
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控制机械制造和生产的过程,但却不能网络化的掌控生产全过程。就比如说发生设计或系统故障时,机械的正常生产就会被迫停止,需要设计或维修人员到场进行处理,在他们没有到现场的这段时间,一切和生产相关的工作都不能进行,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损失。而未来可以通过网络监控技术的使用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生产实习网络化控制,到那时即便机械出现故障,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控制快速解决问题,减少生产停滞时间,降低企业的损失,为日常的生产保驾护航。
3.4具有更高的智能化
智能化是指具有高度自动化和自我纠错能力、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中,使机械自动化生产线由自动化逐渐发展为智能化,提高生产线的自适应能力,实现人机交互和智能化控制模式。智能化与非智能化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应用了智能化的生产线,其自我纠错能力和故障自诊断和自修复能力明显提高,在生产线遇到简单或常见问题时,将不依赖于工程师的检修,而是通过自我修复手段实现生产线的故障排除,这便使得生产线具有更加稳定的生产能力。
结束语
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先进技术的创新应用,保证机械功能的不断提高。低能耗、高功能、出众的质量是自动化机械的显著特点,这就要求机械设计人员要把自动化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设计制造出符合市场的需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要想大力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设计自动化程度,必须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提供强大、有力的支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因为其相对传统机械制造业来说有着稳定性好、质量水平过硬、产品功能齐全等优势,使得其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设计人员尤其应该顺应社会发展要求,不断改革创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提高机械制造业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厚江,高道祥,姜芳,霍光青,谭月胜.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06):18-21.
[2]尚锐.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途径的探索——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设计方向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6):99-101+104.
[3]安琦.机械设计课程绪论部分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7,34(05):103-108.
论文作者:孙卫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机械设计制造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技术论文; 机械论文; 功能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生产线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