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强化煤炭企业全过程煤质管理的措施论文_韩希才,魏玉辉

浅谈强化煤炭企业全过程煤质管理的措施论文_韩希才,魏玉辉

山东省田庄煤矿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近年来,如何强化煤炭企业全过程煤质管理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指出了要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制度措施到位,分析了加强采制化队伍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强化过程管理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煤炭企业;全过程;煤质;管理

1前言

随着煤炭开采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其全过程煤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研究,以期用以指导煤炭开采等相关工作的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全过程煤质管理实施措施。

2建立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制度措施到位

加强煤质管理,必须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煤质管理制度、煤质管理人员责任考核制度,对毛煤、原煤进行质量管理,对与煤质相关的岗位和行为做到考核和管理完善,真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分公司都应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煤质管理队伍。回采、掘进、洗选等与煤炭生产相关的辅助基层队伍、科室都应成立以行政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形成整体的集团公司煤质管理三级管理体系。明确每个员工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及职责,切实做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考核有奖罚。在实践中,一是建立适应煤质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把煤质指标层层分解到区队、班组,所涉煤质管理相关单位实行联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二是运用各种科学的监控手段,建立准确,快速的质量反馈系统,把反馈煤质信息和安全信息放在同等地位来落实,每天的会议中必须通报煤质信息,定期召开煤质专题分析会,分析其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把煤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时反馈到领导和有关单位,按照“定期限、定人员、定措施、定责任、定效果”的五定原则,及时组织落实,确保煤质的稳定;三是建立煤质风险考核机制,实行煤质风险抵押,对各基层单位细化,量化考核,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煤质管理,并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各项规定和措施执行到位;四是建立经济激励机制,实行质量与工资挂考核,奖罚分明。

3提高全员管理意识

成立煤质管理领导小组,全面促进煤质管理,煤质管理责任明确到各级管理人员,提倡树立“煤质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责任”的思想认识,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且要协调配合,共同抓好煤质管理。同时,将煤质管理责任落实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具体岗位甚至每一个人,使质量管理工作有迹可循。只有改变原来重产量轻质量的煤质管理方式,加强生产、运输、洗选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全面提高煤质管理水平。

合理配采是提高煤质管理和质量的根本所在。安排工作面接续时,首先必须考虑煤质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生产建设计划,最大限度地优化掘进巷道设计。在各工作岗点执行“目光所及之处无杂物”的煤质控制标准。

4加强采制化队伍建设,提高检测能力

质量管理的最终反映是煤质检验,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管理和运行效果需要通过质量检测做出判断,煤质检验工作不仅是公司内部煤炭质量界定的重要手段,更是煤炭产品价值得以展现的重要环节,将会影响企业和用户双方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采制化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水平,采取了以下措施:

4.1每年初制定全年的培训计划,精确到每季度、每月份的学习计划,以自学为主,每月测试,并将测试成绩公布在公开栏里,每季度进行综合考评。

4.2每季度了解各基层单位化验室其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3每年至少举行一次集团公司范围内的采制化人员技术考评,考评分实际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要求所有在岗的采制化人员积极参加,并按有关规定对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奖励。

4.4每半年进行一次集团公司内部的化验室统一检查:一是化验室日常管理,包括业务培训、日常考试、数据管理、安全卫生、仪器设备管理等;二是化验结果准确性检查,主要是做统检煤样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比,排出名次在公司网站公布。

4.5定期邀请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对公司采制化人员进行培训,提升采制化人员的专业技能。

5产品质量从源头抓起,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煤质管理,从回采过程抓起,对上井的毛煤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和检验。回采作业工作面必须将提高煤质管理的措施纳入作业规程。加强回采工作面管理,采取各种支护措施防止冒顶、漏顶现象发生。加强技术管理,避免工作面全面直接过断层,禁止机组割顶、底板。对刮板输送机、运输巷刮板输送机工作面和回采工作面加大拣矸力度,禁止粒径较大的矸石进入运煤系统。加强工作面塑料网、铁丝和塑料袋等物料的管理,避免外来污染。在采煤工作面严格执行以“转载点上拣,带式输送机上拣,工作面上拣,矸石不上锨,矸石不上井,矸石不上带式输送机,矸石不上刮板输送机”为主要内容的“三拣四不上”制度,执行以“不打底,不打顶,出现断层单独处理”为主要内容的“两不打一处理”制度。

针对生产条件和煤层地质变化给煤质造成影响的实际,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实施全过程监控,由静态管理逐步向动态管理延伸,保证煤质信息的及时反馈,提高煤质管理效率;依托煤质监控系统,对原煤生产和洗煤过程中的煤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处理。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工作面煤层赋存情况,在保证资源不流失的前提下,狠抓现场操作行为,抓好放顶煤的工序管理,最大限度的控制矸石混入量,保证各工作面灰分指标的完成,从而为完成公司煤质指标创造条件。

6完善煤质计划的下达与考核流程

全过程煤质控制体系主要通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检查方法进行煤质管理与控制:1.每月由煤管科根据公司生产实际制定洞号灰分计划及煤质管理重点工作,提交经营与生产计划会审定后,作为对采掘月份煤质考核依据下达给基层单位,如无特殊条件变化,计划原则上不予调整。

煤管科对产比高和受地质构造影响灰分超标的工作面,实行全程监控和重点检查,协调好各部门、各基层单位的煤质工作,从生产、运输到加工,进行全过程监控,保证监测质量,及时提供可靠数据,准确反馈煤质信息。对重点、难点采煤工作面,要派专人跟班监督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建立煤质信息台帐,规范采制样标准和煤质检查标准,每五日对灰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对完不成当月灰分计划的单位开具“不合格品处置单”,限期改进。另外,加强生产调度指挥,与生产技术部门积极协调,及时调整配采方案,并加强对洗精煤质量的指导和服务,及时向洗煤厂反馈精煤发运和质量情况。

次月初,由煤管科对各单位煤质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后,提出奖罚意见,由经营管理部依据煤质管理责任实施考核。

7结束语

通过对煤炭企业全过程煤质管理问题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煤质管理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有关人员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客观实际原因出发,研究制定最为优化合理的全过程煤质管理实施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海婴,闫丽萍.强化过程管理??提高产品质量[J].太原科技.2016(10):60-62.

[2] 田立新.实施全过程煤质管理提高煤炭产品质量[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17(01):115-116.

[2] 李建光.全过程煤质管理在煤炭工程中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09):88-89.

论文作者:韩希才,魏玉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  ;  ;  ;  ;  ;  ;  ;  

浅谈强化煤炭企业全过程煤质管理的措施论文_韩希才,魏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