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汉族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度研究论文_曾赟(通讯作者),陈昌礼,张旭强

(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人民医院骨科 成都四川 611830)

【摘要】目的:通过对四川地区汉族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其遗传度进行估算。方法:应用家系调查的方法,对30例CDH患者作1:1病例对照研究,采用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进行遗传度估算。结果:四川地区汉族CDH一级亲属遗传度为71.4%±4.5%;二级亲属遗传度为57.6%±10.6%;三级亲属遗传度为47.2%±15.9%;一、二、三级亲属的加权平均遗传度为67.6%±4.0%。结论:四川地区CDH的发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明显。

【关键词】四川地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遗传度

【中图分类号】R3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246-03

Heritability of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 in Sichuan

【Abstract】Objective To role of the hereditary factor in the etiology of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in Sichuan we designed the project.Methods A case control study including 30 CDH children and 30 normal control subjects was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genetic factor on the development of CDH.Falconer model was used to estimate the heritability.Results The heritability of CDH was 71.4%±4.52%in first-degree relatives,57.6%±10.58%in second-degree relatives,and 47.2%±15.88%in third-degree relatives,and the weighted mean heritability was 67.58%±4.01%.Conclusion Genetic factor maybe plays an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genesis of CDH.

【Key words】Sichuan;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Heritability

1.前言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小儿骨科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1],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明显的种族和地区差异[2]。我国CDH的患病率报道不一[3-5],上海地区有人报道为0.91‰,北京地区发病率为3.8‰。据报道,四川地区CDH发病率最高,达到8.20‰[6],严重影响我区乃至全国的整体人口素质。迄今为止,CDH的发病机制及遗传方式尚未完全阐明,四川地区先髋相关流行病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在四川地区对30例汉族CDH家系开展遗传度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并结合Falconer多基因易患性阈值模型,探讨遗传因素在四川地区CDH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对我区小儿CDH预防、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在都江堰市人民医院以及各协作医院就诊的汉族CDH病人30例(追溯三代无异族通婚史),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相关影像学确诊。患病组共3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23例,男女比例为1:3.29,一级亲属146人,二级亲属人数300人,三级亲属人数537人;按照1:1比例配对对照组30例,一级亲属153人,二级亲属人数306人,三级亲属人数556人。

2.2 方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出CDH流行病学调查表,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对患病组及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来源于同期患者就诊医院的非CDH患者,严格按照配对条件选择。配对条件:同性别、同民族、生活环境相似(地域同区县,且职业和生活条件相似)、年龄相差±1岁且无血缘关系。遗传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两组一、二、三级亲属的数量以及患病人数(注:统计患病人数时不包括先证者人数),由调查员询问病人及亲属逐一记录。亲属中可疑CDH患者需在我院或协作医院按照统一标准确诊。

协作医院的选择条件:(1)地理位置位于四川区域。(2)医院硬件和软件条件能够达到本课题研究要求,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且病源充足。(3)接受我院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

2.3 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

查阅文献[2-6]并结合临床具体情况,本研究设计了物理检查和辅助检查,两者均为阳性即可确诊。具体如下:

物理检查(每项一分,大于4分为阳性):①患侧下肢主动活动少且受限,蹬踩力量较健侧弱。②髋关节屈曲外展实验。③Ortolani试验。④barlow试验。⑤trendelenburg征。⑥Alis征阳性。⑦会阴部增宽。⑧腹股沟部皮肤皱褶不对称。

骨盆正位X线片(每项一分,大于2分为阳性):①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不良:②Perkin方格,股骨头骨化中心位置异常。③髋臼指数异常。④沈通线不连续。

2.4 统计学处理

SPSS 17.0软件对计数及计量资料进行分析;采用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8]估算CDH遗传度。

3.结果

3.1 均衡性检验

两组年龄和人数构成比的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表明两组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亲属人数和年龄的比较

注:h2=遗传度,b=回归系数,r=亲缘系数(一级亲属为1/2),Xc=对照亲属的易患性均值与阈值之差,Xr=先证者亲属的易患性均值至阈值之差,ac=阈值概率密度与一般人群发病之比值,A=先证者亲属的患者绝对数,q为患病率。

将资料数据带入后,患病组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5.23%,二级亲属的患病率为1.31%,三级亲属的患病率为6.50‰。四川地区CDH一级亲属遗传度为71.4%±4.5%;二级亲属遗传度为57.6%±10.6%;三级亲属遗传度为47.2%±15.9%;一、二、三级亲属的加权平均遗传度为67.6%±4.0%,详见表2。

表2 四川地区汉族CDH先证组和对照组的一级亲属患病资料

4.讨论

CDH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致畸疾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学者普遍认为[9],CDH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而且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不同的种族和地区对CDH发病机制的影响可能存在不同。有关CDH的患病率,不同种族、地区的差别很大。据文献报道[6],白种人患病率高,黑色人种罕见,而黄种人介于两者之间。在我国CDH的患病率报道不一[2-5],其中上海市的报道最低(0.91‰),成都市的报道最高(8.20‰),平均患病率为3.9‰,目前四川地区汉族CDH的患病率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对照组一、二、三级亲属人数总共983人,CDH患者4人,患病率为4.07‰,但数据并非来源于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只能对我区的CDH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研究患病组的一级亲属患病率为5.23%,二级亲属的患病率为1.31%,三级亲属的患病率为6.50‰,随着亲属级别的降低,患者亲属发病风险率明显下降:一级亲属患病率>二级亲属患病率>三级亲属患病率,且二、三级家属患病率不是简单地呈1/2,1/4递减,这些都符合多基因疾病的遗传特点。

遗传度是人体性状或者疾病由基因决定程度,一般用百分比表示。一个性状的表现是受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决定的。遗传度能够说明两者作用的相对大小,即从变异的角度,将遗传作用与环境作用的相对重要性给以定量化。本研究采用Falconer多基因阈值模型对CDH的遗传度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四川地区汉族CDH一级亲属遗传度为71.4%±4.52%,二级亲属遗传度为57.6%±10.58%,三级亲属遗传度为47.2%±15.88%,一、二、三级亲属的加权平均遗传度为67.58%±4.01%。说明在CDH的致病因素中,遗传因素所起的作用要大于环境因素,其中67.58%与遗传因素有关,32.42%与环境及其他因素有关。但是,我们认为研究CDH的遗传学问题,还需要从基因水平揭示其发生、发展过程来为本病的机理的研究和有效的预防提供依据。

CDH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尽管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展了新生儿筛查工作,但早期诊断工作仍然不令人满意。通过量化环境和遗传对于性状的影响程度,我们了解到遗传作用对于四川地区汉族CDH患病的影响程度较高,这可以指导我们对有家族史阳性的儿童采取重点的早期动态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吉士俊,周永德主编.先天性髋脱位临床与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4:38-40.

[2]底垚宗,杨建平,王雯雯,等天津市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筛查和流行病学特征[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133-134.

[3]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泗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26.

[4]张立军,吉士俊,李连永.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治策略[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2,11(3):161-165.

[5].李坛珠,杨晓东,冯祥,莫小联.日喀则市藏族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儿童患病率临床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13(2):38-40.

[6]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主编.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114-1124.

[7]S.Terry Canale James H.Beaty原著.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王岩译.第1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1408-1503

[8]李璞主编,医学遗传学[M].第2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86-92.

[9]姜俊,麻宏伟,戴晓梅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6,35(5):514-517.

论文作者:曾赟(通讯作者),陈昌礼,张旭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  ;  ;  ;  ;  ;  ;  ;  

四川地区汉族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遗传度研究论文_曾赟(通讯作者),陈昌礼,张旭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