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探讨论文_许成波,许成尧

许成波 许成尧

云南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摘要:地质灾害的治理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在地质灾害的治理工程中,由于施工工程涉及范围很广,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保护不当,很容易造成周边环境的破坏。所以在治理地质灾害的施工过程中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施工工地周边的环境,将施工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关键词:施工环境保护;问题;措施;意义

地质灾害的治理过程非常复杂,包括锚固、支挡、护坡、排水等很多工程,在这些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对施工工地的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地质灾害的治理目的是为了让环境越来越好,所以在地质灾害的治理过程中对施工工地周边环境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施工工地周边环境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问题和原因

在治理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由于一些技术上的原因或者意识上的问题,通常会导致施工工地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原因如下:

第一,生态环境的破坏。一方面,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生态环境也是一个整体,而且相对来说比较脆弱,树木的生长和野生动物的栖息都有原有的规律。但是由于施工场所的设置或者机器设备的运行通常会造成植被的破坏。有的施工人员随意的捕杀野生动物或鱼类也同样导致原有的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不当会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第二,文物古迹收到损害。在施工过程中有的时候会发现文物古迹遗址,由于施工人员意识不到位或者操作行为不当,或把文物据为己有或者直接破坏掉,造成文物古迹的损失。

第三,对周围居民区生活环境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机器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或者排放的废弃物会直接对周边居民区的生活环境造成威胁。

二、保护施工工地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发现了问题就要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解决地质灾害治理过程中施工工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问题,要从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来进行。

(一)施工前的准备阶段

在施工之前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施工地实际的生态环境现状,综合以往成功的施工案例做出具体的部署,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的同时做好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一,组织专业施工团队。在施工之前要组织专业的地质灾害治理团队,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购买合格的环保材料。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合格的环保材料,以免环保材料的质量问题对环境产生污染和破坏。

第三,建立环境保护章程。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地区的环境进行一次详尽的考察,建立一个科学、完整、详细的施工章程,严格按照章程施工,同时环境监管部门要做好监管工作。

1.防止扰民措施。一方面,在施工之前要制定详细的保护施工区和居民区周边环境的施工方案,确保居民区的周边环境不会受到施工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施工之前要和周边的居民做好沟通和交流,对于可能产生的污染问题及时沟通和调解,取得大家的谅解和支持,建立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施工方案。

2.空气质量保护措施。一方面组织专门的施工人员在容易产生扬尘的环节做好洒水工作;另一方面配备排污少的机器设备,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尤其要保证除尘器的正常使用。

3.水质保护措施。首先要制定正确排放污水的规章制度;其次要配备专业的排污人员对污水的处理和排放进行监管和制约;最后要安排设置专业的排放污水设备,对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排放。

4.噪音污染防治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机器设备产生的噪音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施工之前设置好隔音墙,以减少噪音危害。

(二)施工中的操作阶段

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章程,做好施工区域周围的环境保护工作,尽量维持施工区域外植被的原状,尽量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者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对噪音、扬尘和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1.空气质量保护措施

首先,在岩层挖掘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爆破等产生巨大扬尘危害的方法,尽量使用凿裂法或者钻爆法来进行,减少粉尘的数量。其次,在水泥、石灰等粉尘性原料的运送过程中尽量使用封闭性较好的容器,并且在出口处配备除尘器来减少粉尘危害。再次,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要设置除尘器,并且做好除尘器的维护和修理工作,以保证除尘器的正常使用。最后,机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尽量使用优质的燃料减少有毒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要加强机器车辆的维修和保养,防止汽油等的泄露,保证进气和排气系统的畅通。

2、水质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水资源的保护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在施工过程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砂石加工系统和混凝土搅拌系统中产生的废水以及清洗机器的废水要经过沉淀之后再排放,沉淀之后产生的废弃物要送到相关的渣场进行处理。其次,对于含油的废水要经过油水分离器处理后循环利用;最后生活废水要经过化粪池发酵杀菌后通过专门的管道进行排放。

3、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及时的送往专门的废渣场进行专业的综合处理,废渣处理好之后,还要对相关区域进行坡面平整等工作,使场地能够被重复使用。

4、生态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周边生态环境不被再次破坏,所以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进行防治。首先,严禁在野外砍伐树木、捕捉野生动物和鱼类,如果在施工场地附近发现有栖居的动物和鸟类要做好迁移或者保护工作。其次,严禁在野外乱扔垃圾和废弃物,做好施工区域附近的清洁工作。最后,要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从意识上要求大家重视环境保护,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5、文物保护措施。在很多地方有很多文物古迹的存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提高保护文物古迹的意识水平,不能将发现的文物古迹占为己有。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物古迹要及时上报,由专业的机关部门来进行处理和保护。

(三)施工后的维护阶段

在施工完成之后,最主要的是对施工工地附近环境的清洁和恢复工作。

第一,做好施工工地周围的环境清洁工作,保证生活和施工产生的废气物没有遗留。

第二,做好施工工地附近的土地平整和修复工作,保证土地能够被重复利用。

第三,做好施工工地附近环境的修复工作,对于破坏掉的植被要进行重新栽种和移植。

三、保护施工工地周围环境的意义

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做好施工工地周边的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维护生态平衡

地质灾害的治理过程就是一个维护生态平衡的过程,保护施工工地的周边环境,不随意砍伐树木,不捕杀野生动物,对于维护整个区域的生态平衡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先破坏后治理,而要尽量减少破坏,积极防护治理,这样才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二)维护居民区的环境

施工工地产生的污染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同时也会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甚至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所以加强施工工地周边环境的保护 有利于维护居民区正常的生产生活,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

(三)保护文物古迹的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发现文物古迹的遗址,在施工人员没有接受正规的教育之前很有可能造成文物古迹的破坏或者占为己有,对我国的文化考察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失。保护施工工地的周边环境能很好的让施工人员接受专业的教育,从而很好的保护文物古迹的安全。

结语:

地质灾害的防治固然重要,但是同时对于在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的施工工地周边环境的防治同样不容忽视,所以在施工工程中不仅要做好相关的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做好监管工作,保证绿色施工。

参考文献:

[1]宋礼勇.关于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探讨[J].地球,2014,(9):284-284,290.

[2]梁俊君,周延.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探讨[J].大科技,2014,(1):188-189.

[3]黄寿仕.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4,(5):264-264.

论文作者:许成波,许成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的探讨论文_许成波,许成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