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的第三积_数学论文

数学课之三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数学课论文,三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齐梁时代的钟嵘写了一部《诗品》,他从众多的诗人中筛选出120多位,并分定为上、中、下三品。据此我们的课是否也可分为上、中、下三品?至于一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差课,理所当然不在评品之列,因为它档次低,不够品。源于以上想法,笔者回顾自身十五年的数学教坛生涯,自然有不少课可拿出来品一品,算是贻笔大方了。

1 下品课

这类课重知识的传授,能够把握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对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也了然于胸。但是它“见书不见人”,只是在知识方面让学生得到发展,忽视或压缩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偏重于“结果”。譬如数学概念通过定义而不是通过实例来教学,“弄错了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混淆了逻辑学的道路和心理学的道路。其次,它仅仅提供了数学的最终产物,而缺少学习者借以获得数学发现的那些有关的过程”(斯根普语),又如讲解数学习题“像是帽子里突然跑出一只兔子”(波利亚语),不能针对具体情况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以开启与推进学生思维的小船。

[课例片断1]

师:什么是等比数列?

甲生:象数列1,2,4,8,…是等比数列。

师:这是等比数列的例子,不是定义。

乙生:满足a[,n+1]=a[,n]q的数列是等比数列。

师:还不对,请同学们重新考虑一下。

丙生:满足a[,n]=a[,1]q[n-1]的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师:这是通项公式,不是定义。

丁生:满足a[2][,n]=a[,n-1]a[,n+1]的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师:(很着急地)还是错了。课前不预习,这么多同学都不能准确地叙述等比数列的定义…

老师把学生批评了一顿后,要求学生打开课本,认认真真地把等比数列的定义朗读了一遍。

悲呼!画家丁绍光先生说:“一本《画谱》,不知毁掉了多少艺术天才”,斯言痛哉。学生从不同角度,按自己的理解拟定出这么多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学习数学的灵气与悟性充溢于课堂,教师应该惊喜才是,并在他们的“定义”基础上加以引导,如对照等差数列定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定义”的差异,判断它们的简洁性、完整性,最终由学生完善并确定等比数列的定义。这样的概念引人既自然、又恰当,学生不但能深刻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观察和分析,无疑数学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可惜的是老师凌驾于学生之上,全然不顾教室里学习数学的现实,依“谱”授课,照本宣科,虽然知识讲解得丝毫不错,但呆板的教学方法犹如一盆盆冷水浇盖了学生四溅的思维火花。此类课学生固然也能学习知识,但抑制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属下品课,人人当捐弃之。

2 中品课

注意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善教者也”(叶圣陶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助产士”,“教师的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相机诱导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导下,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学习,相机诱导,就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思维方法、规律。如在解题活动中,教师设计出一串串问题,启发学生去分析、思考,从而最终使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

[课例片断2]

师:根据椭圆定义,我们已得到椭圆上动点

由此学生很快联想到椭圆方程的化简策略。启发过程符合波利亚提出的三个原则:普遍有用原则,简单谨慎原则、强化原则。

3 上品课

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是自己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段激荡的生命经历。教师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鼓励他们去不断地探索,并把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视为最有价值的劳动成果。

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应设法激发和精心保护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的第一个作用就是要使学生从中学会如何超过教师;他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允许直至鼓励学生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斯根普语),课上教师心态开放,平等地与学生对话,与他们共同感悟思潮的跌宕与情感的涌动。由此看来,上品课应该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机会,充分体现创造精神的课堂。

[课例片断3]

填空题:用一块半径为6m的半圆形材料,做成一个正三棱锥的侧面,做出的三棱锥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_。

师:为了使做出的三棱锥体积最大,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用上材料,(如图1)将半圆三等分,这时做成的正三棱锥的所有棱长都是6m, 易求出它的体积为

讲到这里,有的学生瞪大了眼睛。似乎有一些茫然,又似乎若有所思。

师: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甲生:老师,我有一个不同的想法。

师:什么想法?大胆讲。

甲生:(如图2)若设正三棱锥的高为h,底边边长为a,侧棱长为r,则

由上式可见,若正三棱锥底面边长a小一些,而r不变,棱锥的高增大,体积的值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一石击浪,教室里乱了起来,有的同学摇着头似乎表示不相信甲同学的质疑,有的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情,相互议论着,也有的激动得拍打着桌子对同学的质疑表示赞同。

老师把甲生的提问重复了一遍,稍停顿。

师:这个问题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甲同学善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很好。说实话,这个问题老师没有想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生大笑,旋即转入沉思。

师: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要先建立一个函数关系,谁有办法?

这堂课超出原先的设计,远离了心中“谱子”。教师面对教学实际,抓住稍纵即逝的微弱信息去扩张、强化,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地调动他们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师生的共同活动始终在平等、融洽、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生得到包括知识在内的多方面的满足与发展,这不正是时代呼唤的素质教育吗?恭维自己,这一堂课权当一节上品的课吧。

当然,笔者无力给出上、中、下三品课的严格定义,也许它们之间就没有截然的分界线,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努力多上一些上品的课,让我们的课堂向更高境界进军!

标签:;  ;  

数学课的第三积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