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运用论文_苏慧英

安乡县人民医院 湖南安乡 415600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我院收治的13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护理满意度的各项评分也较高,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舒适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加之环境的恶劣变化,造成我国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病率逐年增长。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是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支气管炎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也被成为慢阻肺。其病情呈现进展性,反复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患者接受治疗的同时,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非常重要,本文主要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特筛选2016年我院收治的13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筛选2016年我院收治的131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61例,年龄49岁到81岁,平均年龄(62.89±2.31)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0例;病程1年到9年,平均病程(5.89±1.31)年。

舒适组70例,年龄43岁79岁,平均年龄(61.69±2.76)岁;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2例;病程1年到9年,平均病程(5.72±1.63)年。

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比较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治疗、饮食、生活指导。观察组患者再次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包括(1)心理护理:患者入院后由于病情的长期困扰,心理压力重,容易产生抵触、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细致,面带笑容,对患者的陈述耐心倾听,并给予患者鼓励。(2)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宣传,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讲述,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对患者不明白的地方,耐心讲解,让患者建立治疗的积极性。同时鼓励有烟酒史的患者戒烟戒酒。(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建议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应注意低糖、低盐、低热量,应多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保证营养的均衡,新鲜的水果蔬菜应保证摄入量。(4)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正规有效的呼吸方式,其中腹式呼吸和缩唇式呼吸是较为常用的方式,主要帮助患者克服呼吸阻力,改善心肺功能。(4)出院指导:对即将出院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详细讲解出院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季节变化,应注意增减衣物,防止受寒加重病情;加强运动,增加抵抗力,运动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保证充分的休息,避免过度的体力劳动;叮嘱患者定时复诊,身体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开展,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护理,环境护理4个维度,单项评分20分,分数越高说明护理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部功能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各项指标基本相同,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程长,反复性强,患者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心理压力大,负面不良情绪多,对治疗的配合程度、依从性都较低。舒适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性为主要目标,改变传统常规的护理思想,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使整个护理模式得到提升[4]。舒适护理从心理疏导开始[5],对患者长期的负面情绪使其可以得到宣泄,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建立对待疾病正确的思想;然后从患者的饮食、生活上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调整饮食结构,加强锻炼,使患者的身体营养平衡、免疫力增强,对抗疾病更加有信心;最后通过呼吸锻炼指导,出院指导,使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以及出院后的健康生活方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护理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护理满意度的各项评分也较高,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姚美芳. 综合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9):219-220.

[2]曹淑芬. 优质护理服务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4(21):89-91.

[3]毕红燕,谢金霞.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70 例的护理[J]. 光明中医,2013,14(10):153-154.

[4]王梅. 浅析优质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护理中的疗效[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22):218-219.

[5]王丽娟. 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的研究进展[J]. 现代护理,2014,10(3):258-259.

论文作者:苏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运用论文_苏慧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