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静

(新疆乌鲁木齐市黄河路自治区中医院外三科二组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对脑出血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78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发生显著下降,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升高,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脑出血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尽早康复,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脑出血护理;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09-02

作为脑卒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脑出血有着比较高的发病率,其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颅内血管畸形以及高血压等,通常由情绪波动幅度过大、劳累过度以及用力过猛等诱发引起,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危急等特点,病残率及病死率均比较高[1]。如果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损坏,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2]。因此,在针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时,需要加强有效的护理,提高其预后效果[3]。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是针对我院78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78例于2016年1月—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为42至78岁,平均(56.9±4.1)岁;出血部位:16例在丘脑,11例在基底节,8例在脑室,另有3例在小脑。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43至79岁,平均(57.1±4.5)岁;出血部位:15例在丘脑,13例在基底节,10例在脑室,另有2例在小脑。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大,具有比较的价值。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病房护理,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其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基础护理:待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严密监测患者的病情,对其展开血常规、心率及头颅CT等常规检查,并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对患者的病情展开准确评估。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将疾病的发生原因、发展情况等基本知识详细讲解给患者听,并从患者具体情况出发,为其制定出科学、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2)心理优质护理:不少脑出血患者会出现肢体偏瘫、失语等症状,因而其容易出现一系列负面心理,如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烦躁,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等。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展开积极的交流与沟通,鼓励患者将心理感受表达出来,并给予其安慰及心理疏导。除了可向患者介绍临床治疗及护理方法的优势以外,护理人员还可介绍治疗成功的一些案例,给予患者鼓励,在消除其负面心理的基础上,充分促进其治疗信心的增强。

(3)呼吸道优质护理:叮嘱患者禁食1至2d,将胃内容物排空,从而将胃肠压力有效减轻。同时,将患者呼吸道以及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吸入物清理干净,维持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必要时,还需应用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呼吸,或展开气管切开术治疗。

(4)用药优质护理: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对其展开相应的药物治疗。其中,护理人员应将用药的剂量、时间以及各种药物的作用详细讲解给患者听,叮嘱其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切不可出现自行加减药物或停药的情况。此外,针对头痛剧烈且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适当应用镇静止痛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受到的痛苦;如果患者的血糖过低或过高,还需向其应用葡萄糖或降糖药等进行治疗,控制其血糖水平在6至9mmol/L的范围内。

(5)饮食优质护理: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其每日摄入适量的糖、钠、钾等元素,叮嘱患者多吃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并引导患者养成清淡的饮食习惯,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以避免便秘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以及感染、应激性溃疡、脑水肿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记录。其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问卷表展开调查,让患者自主评价,满分共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采用SPPSS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数据用百分比、平均数与标准差表示,并用χ2与t进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以及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均发生显著下降,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明显升高,两组数据差异比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两组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比较(x-±s)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40例患者中,脑水肿及酸碱平衡紊乱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在对照组38例中,3例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2例脑水肿,1例酸碱平衡紊乱,并发症发生率为21.1%(8/38)。分析数据可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脑出血为临床外科一项常见的多发疾病,如果未能及时采取恰当的治疗,就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而为达到巩固临床疗效的目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样重要[4]。优质护理作为新型的一种护理模式,其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护理责任制落实到位,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全心全意给予其更为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5]。

在本实验中,从基础护理以及心理、呼吸道、用药及饮食等方面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比如在患者如愿以后,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监测,并以患者具体病情为依据,制定出科学的护理方案;对于患者出现的负面心理,与其展开积极有效的沟通,并给予心理疏导及安慰;此外,还叮嘱患者按医嘱用药,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也充分表明优质护理可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治疗,从而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在加快身体康复的基础上,节约治疗费用。另外,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优质护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脑出血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护理效果的提高,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尽早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吉莉,顾志娥.优质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哈尔滨医药,2014,34(06):409-410.

[2]孙耀霞,周艳伟,郑冰洁.优质护理服务在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9):240-241.

[3]陆燕.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03):366-367.

[4]胡曼.优质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23):172.

[5]李文月.优质护理服务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02):147-148.

论文作者:陈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  ;  ;  ;  ;  ;  ;  ;  

脑出血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陈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