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论文_魏晓凤

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论文_魏晓凤

魏晓凤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关小学 733399

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计划,正在推动中国中小学智慧教育进程,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心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学者解决教育质量低下、教育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足够的学习时间以及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好每一门功课,达到确定的教学目标。因此,学生智力上的差异不是造成大量后进生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利用“互联网+”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呢?今天,本人就新形势下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借助互联网加快教学理念更新

教师要抽出适当的时间,积极参加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实践等网络专题学习、研讨,为个人综合素养提高“充电”,为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和坚定无私奉献的品质不懈努力,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推动每项教学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着重要学习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后进生转化的目的。教师要深入领会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是全民的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目标。是以人为本,重视完整的人格教育、全面的素质提高,主张因材施教。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

2.培养博爱包容的情怀。后进生普遍感情丰富,对事冷漠,玩世不恭,他们最怕被老师和同学孤立、看不起。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更应宽容,以诚相待,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亮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由厌学转为爱学、乐学、会学。对后进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了解和观察,用爱去感化他们,用真情去鼓励他们,他们就会向正确的轨道靠行。

3.树立因人施教的策略。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数学基本理论知识会记而不能理解;二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答题能力差,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解题;三是学习主动性差,对数学学习中涉及的课内外练习、作业,完成的质和量都不尽人意。四是缺乏钻研精神,题目偏难时不愿动脑思考,数学学习中他们对于自己不懂的地方探究意识不强。对于以上导致后进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教师要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后进生成绩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是课堂上使用直观的教具或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等教学辅助手段,加强后进生对所接触的数学知识反应的深刻性和持久性;二是锤炼课堂教学用语,恰当运用艺术性的、幽默的、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动静相宜、有趣有效,抓牢后进生注意力;三是注重课堂情感教育,对后进生课堂表现的点滴进步,教师要真诚地表扬,让后进生获得成功感和自豪感,在情感上亲近老师、接受老师,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尝试分层安排作业。注意后进生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低难度,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避免题量大内容繁杂,造成后进生恐惧心理。

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

1.用多媒体美化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板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增加教学信息量,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理解教学内容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运用幻灯片让知识直观、形象、生动、有趣,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多制作一些结构严谨流畅、画面丰富生动、色彩协调美观、操作方便、交互性资料丰富的课件,促进学生把握教学重点,理顺知识层次,提高教学实效。

2.用生活事例丰富课堂教学。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到、摸得着,有的还是亲身经历过,所以当老师提出这类问题时,学生会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教学活动中去。比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上学路程、朋友数量、节约零用钱等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演绎成应用题,让学生参与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同学们对自己亲身经历到的数学事实感到亲切、自然,很快地被吸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每个同学都积极地、主动地投身于新知的探索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3.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推动课堂教学。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师们要习惯到互联网上找一些适合自己的课件或素材进行加工整合,然后运用到教学中。首先,要明确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是“为了学校”,“为了学生”,要把网络教学资源的信息优势与传统的教学目标相结合,以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在网络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保持一致的价值取向,并且在运用过程中,满足学生个体的“媒介需要”。其次,要立足教学实际,探索出具有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使用方式。在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中,切记不可以过多过滥,以防低质量化。也不可以照抄照搬,不结合实际,使教学低效能化。要体现网络资源灵活运用、可选择性强、优化效果明显等特性,切实提高教学水准。

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智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互联网+”能明显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优化资源,提高教师素养,使教学更加公平公正、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后进生的转化。

论文作者:魏晓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6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小学数学后进生转化论文_魏晓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