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加罗尔到海德拉巴: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建设_软件技术论文

从班加罗尔到海德拉巴: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建设_软件技术论文

从班加罗尔到海得拉巴——记印度的软件技术园区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拉巴论文,印度论文,软件技术论文,园区建设论文,班加罗尔到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十多年来,以计算机软件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业在印度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迅猛发展,印度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据世界银行的一项调查,目前在全球按客户要求设计的软件开发市场上,印度已占据了16.7%的市场份额,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王国。

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得力于其软件技术园区的建设。80年代后期,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特别是美国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趋势,制订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于1991年6月5日首先在印度著名的科技中心——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为了鼓励海内外投资,印度政府对进入这些高科技园区的海内外公司都实行优惠政策,免除进出口软件的双重赋税,放宽中小企业引进计算机技术的限制,允许外商控股75%至100%, 全部产品用于出口的软件商可免征所得税等。这些优惠政策大大刺激了国内外投资。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信息业公司,如微软、英特尔、苹果、IBM 等都在印度设有研制中心和生产基地。一些公司甚至已经把它们在全球一半以上的软件研究和开发项目转移到印度进行。

为了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软件业,印度政府又将软件技术园区由南向北推进,形成全国的软件技术网络。9年来全国已先后建立起17 个软件技术园区,注册公司由1992年3月的142个发展到现在的5552个。软件技术园区的出口从建立时到现在增长了600倍,由1991—1992年度的1.7亿卢比(43卢比合1美元)增长到1999—2000年度的1160.7 亿卢比。印度软件技术园区出口目前占印度计算机软件总出口的68%。

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软件之都,吸引了海内外400 多家著名信息技术业公司,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今年6月, 世界上最大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决定将对印度的投资由去年的1000万美元增加到今年的1亿美元,发展印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以及因特网技术,并计划在3年内将设在班加罗尔的开发中心由现在的50人增加到500人。 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马德拉斯、海得拉巴等南部城市的高科技工业园区接踵而起,同班加罗尔交相辉映,成为印度南部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

印度软件技术园区还积极推动印度中小型软件公司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每年60%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出口都销往美国。印度中小型计算机软件公司是近年来在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崛起中脱颖而出的一支生力军,对印度信息技术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这些公司许多还处于创业阶段,在将产品打入竞争激烈的美国市场中往往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了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促进印度中小型计算机软件公司对美国的出口,印度软件技术园区今年6 月在美国硅谷所在地之一的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设立了第一个国际商务支持中心。为了沟通这些公司同美国企业界的联系,商务中心配备了全套先进的服务基础设施,并通过虚拟办公室提供24小时服务。为了向印度公司提供商机,商务中心还对美国的计算机软件市场直接进行调查,并向美国客户推销印度中小型计算机软件公司的产品。商务中心还将沟通印度公司向美国信息技术业、金融业、风险基金以及贸易公司的联系,加强印美公司的广泛合作。

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建立也推动了印度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印度南部安得拉邦原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大邦。1996年,以推广信息技术闻名于印度全国的钱德拉巴布·奈杜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就彻底改变了安得拉邦的落后面貌。为了大力吸引海内外投资,安得拉邦政府首先在该邦首府海得拉巴建起了软件技术园区。1997年,以开发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城在海得拉巴落成。在几年时间内,海得拉巴软件技术园区吸引了数十家海内外著名的信息技术公司。美国微软公司在这里建立了该公司第一家海外开发中心。今年9月,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访问印度期间宣布,微软公司将在今后3年内投资5000 万美元,将微软在海得拉巴的开发中心建成微软的全球业务中心,并负责开发微软第3 代互联网平台网络(.Net) 和战略技术以及相关产品。1994—1995年度,安得拉邦计算机软件出口只有2.2 亿卢比, 1998 —1999年度剧增到57.3亿卢比,是5年前的26倍。

在印度著名商务杂志《今日商业》今年公布的1999年最佳商业邦中,安得拉邦在印度20多个邦中列第三,而1995年其排名为第22位。

标签:;  ;  ;  

从班加罗尔到海德拉巴:印度软件技术园区的建设_软件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