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问题与对策

任玲玲 REN Ling-ling;胡婉璐 HU Wan-lu;古亚萍 GU Ya-ping

(郑州财经学院土木工程学院,郑州450000)

摘要: 在国家提倡建设和发展特色小镇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郑州,市区周边的小镇近两年如火如荼地开发和建设起来,但是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古迹破坏严重,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详细规划不足,小镇建设雷同,缺乏特色等。该如何建,怎么建,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现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深入一线搜集资料等方法,分析研究了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适应于郑州市区周边小镇发展的对策,为郑州市周边小镇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致力于把郑州市区周边建成资源优势独特、经济规模较大、产业相对集中、建筑特色明显、地域特征突出、历史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小镇。

关键词: 市区周边;小镇;国家中心城市;发展对策

0 引言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较强的“塔尖城市”,中心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外部功能与城市内在价值的统一,能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缩小地区间发展水平的差距。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直接影响着郑州未来的发展状况。

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迫使市区周边区域向人民理想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发展。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发展,符合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能有效的缓解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

城市,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中心,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的居民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要想发展,除了中心主城区外,外围周边的建设也不容忽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因为自然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逐渐消失,长期生活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市民极其渴望能接触自然,以缓解生活中的压力。所以,这就迫切要求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

1.健全资金管理组织机构、明确权责。资金管理的最高管理层次是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是财务部门,其主要工作是对各个部门提出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企业年度的发展方向制定资金方案,企业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将确定资金未来的走向,遵循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划理念,对将要执行的方案进行详细的分类和标明,再上交给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次,高级管理层次再经过进一步的商议做出决定。

郑州承担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交通的枢纽作用。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风貌,直接影响着郑州的风貌,影响着郑州城市的美观,环境的协调,生态文明的建设。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直接影响着郑州市整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安居乐业的程度。因此需增强市区周边居民的绿色生态理念,提高周边绿色覆盖率,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深入一线搜集资料等方法,对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为郑州市周边小镇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郑州周边小镇的发展,促进郑州中心城市的建设,增强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提高国家的经济发展。

1 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截至目前,郑州及周边地区已经有很多特色小镇开始建设。涉及房企有:碧桂园、万科、华夏幸福、绿地、恒大、正商、建业、金科、美盛、丰乐园、清华园、永威、融侨、融创、荣盛、新田共等。郑州市区周边小镇规划中,每个小镇都具有特色。有以慢生活、禅意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小镇,有以健康、养生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小镇,有以旅游为主题的产业小镇等。

2017年和2018年两年时间里,郑州市及其周边规划和建设了很多小镇,据不完全统计,主要的小镇如中牟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中牟韩国泰迪小镇、经开区祥云特色小镇、二七区马寨科技特色小镇、登封少林寺环球功夫小镇、嵩山文化论坛小镇、登封朝阳沟戏曲文化小镇、荥阳市王村镇樱花小镇、巩义慈云小镇、新郑中原创客特色小镇等。

1.2 存在问题

1.2.1 小镇跟风上,产业运营成难题

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要把这个区域中不能建设的、不应该发展的自然环境地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绿化隔离地区、水源涵养区等等做出严格的界定。非建设和禁止建设的区域,是今后规划的一个首要的重点。

目前,基础化学原料市场需求增长总体平缓,市场竞争环境持续改善,价格保持高位。根据国际原油、煤炭等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波动趋势,后市基础化学原料市场总体将继续高位震荡走势,价格振幅有所收窄。

市区周边的小镇,由于规模偏小,产业支撑不足,区域经济欠发达,市场化运作模式不成熟等原因,造成基础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难以形成对产业、人口等生产要素的吸纳集聚能力,使其在人才和资金的引进、产品技术的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限制。对比河南与全国的城镇化水平,无论是城市、县城还是建制镇,都存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郑州市区周边小镇中学校和医院成了人民生活的两大难题。

郑州市区周边的小镇道路设施差,景观混乱不堪。样式不一的广告牌;高低不同、色彩各异的建筑物;随意摆放的摊位和车辆;空中来回穿梭的电线等等。人行道极不规范,宽窄不一,很多地方甚至没有人行道。路面缺少交通画线,从而导致停车、行车混乱,给人随意凌乱之感。许多地方还存在露土,路面破损严重。铺装尘土过多显得黯淡土气,路面缺少排水组织设计,雨天尤其显得肮脏。无障碍设计欠缺或不够完善。

郑州市区周边小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全,缺乏人居意识,镇容村貌滞后于现实发展需求。一些地区不顾文化古迹保护,“大拆大建”。缺少休闲设施布置,垃圾桶、广告牌、公交站等设施的色彩和形式缺少统一协调。历史文化建筑年久失修,亟待修缮。

小镇建设可以带动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大规模小镇开发建设,古迹破坏严重。仅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城镇历史古迹的严重破坏、城镇特色的不断丧失将不断凸显,加重小镇发展的阻碍。

1.2.3 总体规划做出,详细规划不足

1.2.2 基础设施落后,配套设施不完善

目前,郑州市区周边要建设的小镇都已经做出了总体规划,但这些总体规划大多都是房地产企业的规划,详细规划不足,再加上认识有偏差,定位不准确,管理存在缺位,失去了长期发展的、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空间尺度。有的小镇建设规划观念陈旧,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发展意识,前瞻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小镇的建设和发展。小镇建设规划缺乏特色,或者说特色不明显,未体现当地人文、地理、资源等特点,规划雷同,缺乏个性化城镇活力。

1.2.4 历史文化古迹的破坏,与环境生态不协调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只有人们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才能有效避免在开发利用自然能源上产生逆发展,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最终都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改变的规律。因此我们要建设的小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镇,不仅要创造更多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以满足,还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地名检索需要在网络上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地名查询,当前,互联网上地名检索的主要方式还是通过搜索引擎实现基于关键词的搜索,其实对用户而言,需要实现的是用最常规的思维方式得到自己的查询要求,但是由于地名文本本身不具备地理空间的语义,而当前计算机还不能做到人工智能化的处理,因此就很容易产生所查非所需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理空间的层次结构特性,即一个地理位置具有上层空间(父空间)和下层空间(子空间),而不同的地理空间其名称也不尽相同;二是地名表达的模糊性,包括同地异名和同名异地两种情况,表现为一个地理位置可能具有多个名称,而同一个地名又可能包括多个地理位置。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大计。必须加强树立和实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大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要像对待生命一般地对待生态环境,使人们形成绿色的生活方式,并建设美丽小镇,为人民建设更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协调发展除了需要平衡的发展、高效的发展以外,还需要节约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很大,它对人口流动和区域流动都有着及其重要的调节作用。生态环境的价值是无限的,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能使人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健康的身体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和根本条件。

因此,在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中要注重生态环境。森林所制造的氧气维持了空气中的碳氧平衡,绿地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治理有害气体的污染,调整温度和湿度,调整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2 郑州市区周边小镇发展的对策

2.1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指导,指导市区周边小镇发展建设

十九大的召开,提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城市发展的主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建设,从而指导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发展建设。

郑州要发挥其国际枢纽地位,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充分考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程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不平衡现象。

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要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基本生活,达到学有所教、幼有所育、劳有所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水平。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的繁荣文化,传承黄河文明,发展黄河文化,并能塑造出别样的城市气质和人文魅力,要着力建设历史文化古城、发展开放的现代文明之城、塑造享誉全球的创意之城,奠定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坚实基础。

The“quick”in(3)a means nimble,which in a way shows a gift in music.But in(3)b refers to one’s fast speed.

2.2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市区周边小镇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市区周边小镇的发展应以人为本,人是城市发展的中心。人口是其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是中心问题。有人问瑞典人怎么理解中国,瑞典人说全国3亿的城市人跟欧洲差不多,其余八九亿的农村人跟非洲差不多。中国就是欧洲加非洲。

因为E‖x(t)‖=x(0)+E‖v(s)‖ds≤x(0)+D0t,存在T1>0, m1>0,使得当t>T1时,有

在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过程中,农村、农民、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必经之路。坚持按照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要求策略,建立健全城乡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方针,使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进行。

2.3 突出自然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宜居小镇

日益增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直接的威胁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越来越渴望拥有青山、碧水、绿地、蓝天,越来越渴望能够呼吸新鲜的空气,越来越渴望拥有美丽、舒适、和谐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环境。

3.决算与预算的衔接不密切。在日常会计核算中不完全遵循预算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支出核算,或预算不明晰支出经济分类、功能及标准,导致日常核算质量不高,从而造成决算与预算相互脱节,影响决算及时、完整、真实、准确等。

胡适认为“传记的最重要条件是纪实传真”[3],的确,传记文学作品的“历史真实性”特征要求传记作家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存在,但历史的不可逆性注定了无法还原历史的全貌,历史的叙述是有限的。李辉很明白这一点,他并不追求完整的还原真相,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历史叙述,让人们能多了解历史。

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都在跟风建设小镇,但小镇建设不是单纯搞工程建设或者卖房子,还要做好相关产业策划、资源的整合、商业运营。很多房地产企业对小镇的商业模式仍不清晰,产业运营模式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开发商缺乏产业内容与运营能力。产业是小镇的魂,小镇发展的核心不在于开发,而在于产业运营。如果不转变当前的开发模式,只能把小镇变成新一轮的房地产开发。可见,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虽然目前很多很多,但是仅仅依靠或集中于单一的房地产企业是不行的。

很多妈妈认为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不用再为孩子吃的东西操心,孩子回家就只吃零食不吃正餐了。其实有些东西是幼儿园很少吃到或者吃不够量的,长此以往可能会造成孩子的营养不足,体重增长缓慢或不增长以及微量元素缺乏。

用生态学原理规划市区周边小镇的绿地系统,在远郊区和乡村结合当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开辟多种形式的自然风景区、湿地保护区和防护林等大型绿地,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植物资源,建成以当地特色树种和野生植被相结合的生态效应显著的人工植物群落。同时,在此基础上以城市为中心,建设放射性和环形绿地廊道,将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绿色网络系统。

2.4 多学科综合发展研究,多点多面共同发展

清华大学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说:“多学科综合研究是城市研究的必由之路”。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要综合多学科的发展,共同研究其建设问题。郑州市区周边小镇想要整体发展,就必须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来推动,坚持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未来和现实相结合。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不是仅仅一门科学就能解决的问题,要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下,研究人居环境科学等多门综合学科。

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不要一点集中,要变多点共同发展的模式,城乡协调,全面改善生态环境。郑州市区就像是一种交通轴线,其周边各个乡镇都与该轴线相连。由此便形成了两种空间,一种由小镇组成的实体空间,一种就是开阔的农田、绿地等自然环境组织的虚空间。虚实结合创造了一种更理想的人居环境的空间组合。

2.5 避免同质化,发展创新型小镇

同质化,指差别不易分清,差异小。城市的同质化,是指城市从形式到功能都大同小异,失去了个性,这也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一种结果。我们所建设的小镇要避免出现同质化。同质化的小镇完全失去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失去了吸引力,造成小镇失去了更多的商机,失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失去了发展的活力。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加激烈,周边小镇的建设也需要个性化发展,需要不同的风格,以凸显其别具一格的魅力,从而在新一轮发展中一马当先。

发展创新型小镇,可以避免同质化现象。创新型小镇,是让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动贯穿于小镇的生产和生活的全过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寻找小镇特色,发掘各种资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原则,找到小镇的个性、灵魂和理念。例如云南的“魂”就在于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美国的圣菲,定位为“民间艺术之都”,最大的特色就是民间艺术盛行,音乐和舞蹈、出名的艺术博物馆和画廊、壁画和雕塑将其的精神呈现出来。又如长沙,以娱乐电视带动创意产业,成就了这座创意城市的独特地位。凭着风靡全国的“快乐大本营”、“爸爸去哪儿”、“超级女声”等电视节目,长沙成为娱乐电视的圣地。

3 结论

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推进市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促使周边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增强区域协调发展。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有利于弘扬郑州传统文化,更有利于市区居民周末游玩度假、放松,使郑州市居民的身心得到调节。同时,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建设,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增加周边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提高附近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

3.2.3 风机旋向确认:由于该风叶为后倾式叶型,一旦旋向错误,会使电流增大两倍额定值,不仅会影响风量,严重的是开机两三分钟,就会造成风机配用电机冒烟烧坏。最终在现场有关人员配合下,顶部四个电机每个电机点动起动检查确认旋转方向,并用电流表监测(虽可以根据旋向标记),确保风机电机绝对安全。

对小镇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因地制宜,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解决人民需求为最终目的,多发展能解决就业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以环境保护为首要原则。此外,还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引领作用。采取正确合理的房产开发模式,引导产业项目开发,增加公共交通服务、城市服务,社会服务等。

一个城市理念的规划、城市战略的制订,必须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历史特色、资源条件、现状特点等紧密结合,进行科学的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部署。学校、图书馆、商店、饮食等各种满足人们生活的场所,各种服务设施一应俱全,使市区周边小镇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镇,有工作的地点,也有生活的地点,有受教育的地点,也有休闲娱乐的地点,还有绿地。

苦瓜,别名凉瓜、癞瓜、锦荔枝,葫芦科苦瓜属1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它以嫩果供食,可炒食、凉拌或做汤等。苦瓜含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较高。每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80毫克,是黄瓜含量的14倍,而且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B等,食后助消化,增进食欲,对多种疾病有较高疗效,所以深受消费者欢迎。

参考文献:

[1]詹杜颖.品牌效应下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2]王晶.特色小镇创建应“避雷”,需以产业作支撑[J].中华建设,2017(01):36-37.

[3]宋为,陈安华.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J].小城镇建设,2016(3).

[4]洪志生,洪丽明.特色小镇众创平台运营创新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

[5]石英,曹迎军.河南航空特色小镇建设初探[J].中国市场,2017(7).

[6]雷伟.关于郑州焦作融合发展的一些思考[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9).

[7]付旭豪.明心见性——郑州娄河禅修小镇景观设计[D].河南农业大学,2016.

[8]陈立旭.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05):14-20.

[9]朱莹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嘉兴学院学报,2016(02):49-56.

[10]苑清敏,骆晓.三大城市群中心城市集聚与辐射效应比较研究——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例[J].价值工程,2017,36(34):49-51.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mall Towns around Zhengzhou C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Central City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Zhengzhou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Zhengzhou 450000,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advocat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Zhengzhou,as the central city of the country,has been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ng vigorously in the past two years.B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there are many problems,such as serious destruction of historic sites,backward infrastructure,lack of construction funds,inadequate detailed planning,similarities in small town construction,lack of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How to build,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in-depth first-line collection of data and other methods,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small towns around Zhengzhou City,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round Zhengzhou City,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around Zhengzhou City and 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central city.We are committed to building the surrounding area of Zhengzhou into a small town with unique resource advantages,large economic scale,relatively concentrated industries,obvious architectural features,promin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vely complet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Key words: urban periphery;small town;national central city;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29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4311(2019)25-0117-03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性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9-ZZJH-183):中心城市周边新型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及均衡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 任玲玲(1983-),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主要从事土木工程与建筑方向的研究。

标签:;  ;  ;  ;  ;  

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郑州市区周边小镇的问题与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