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疾病患儿常见过敏原分布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孙荣兰

保山隆阳恩德医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疾病患儿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并对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将本院儿科接收的过敏性疾病患儿110例根据年龄大小分成婴幼儿组51例、学龄前儿童组37例和学龄儿童组22例,采用德国欧蒙印迹过敏原检测系统、美国拜美克公司试剂对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对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防范措施。结果:1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原率为57.27%,尘螨组合1的阳性率最高,为42.86%,其次为牛奶(11.11%)、鸡蛋白(7.94%);男性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女性患儿(P<0.05);学龄儿童组的过敏原性阳性率、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婴幼儿组,三组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和吸入与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个季节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螨是过敏性疾病患儿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牛奶为最常见的食物性过敏原,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过敏原分布情况存在差异,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预防措施。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过敏原;防治措施

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多样,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过敏原分布情况,可为防治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对1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常见过敏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措施,详细描述如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本院儿科接收的过敏性疾病患儿110例,病例选取时间: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分组方法:根据年龄大小,共三组。婴幼儿组(0-<3岁)51例,男性28例,女性23例。学龄前儿童组(3-<7岁)37例,男性21例,女性16例。学龄儿童组(7-14岁)22例,男性12例,女性10例。

1.2 方法

在进行过敏原检测之前,向患儿家属询问病史,针对慢性皮肤、消化道、激惹、爱哭闹、夜间睡不安稳、磨牙、地图舌不能解释等情况,应安排进行食物IgG检测,针对以速发皮疹、或鼻炎、哮喘为主要症状的患儿主要查吸入IgE。针对出现鼻塞的婴儿,多半为牛奶过敏,应加强此方面的检测。

设备包括电脑、扫描仪、Euroline Scan软件(欧蒙医学诊断服务公司)、脱色摇床。严格根据仪器、试剂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用欧蒙试剂及免疫印迹法进行定性IgE检测,德国欧蒙十九项共包括树组合(柳/杨树/榆树)、普通豚草、艾蒿、尘螨组合1(屋尘螨/粉尘螨)、屋尘、猫毛、狗上皮、蟑螂、葎草、霉(点青霉/分枝、交链孢霉/烟曲霉)、鸡蛋白、牛奶、花生、黄豆、牛肉、羊肉、虾、蟹、海鱼(鳟鱼/龙虾/扇贝)。将吸入和食物性过敏原放置在试剂盒中检测膜条上平行包被,采用缓冲液进行预处理,再和患儿的血清进行温育,抗体结合相应变应原后,相应的变应原条带着色,表示血清标本呈阳性,该变应原为过敏原。

食物过敏原用美国拜美克公司试剂查IgG,采集110例患儿空腹静脉血3ml,枸橼酸钠抗凝后进行离心处理,取上层清液保存在4℃的环境下,采用ELISA半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14项常见食物的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主要包括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螃蟹、蛋清/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患儿的过敏原检测阳性率。定性IgE检测结果:(-)表示检测不到,可耐受;(+)表示轻度敏感,轻度不耐受,需轮替食用或忌用;(++)为中度敏感,中度不耐受,忌食;(+++)表示高度敏感,重度不耐受,忌食。其中阴性的检测结果不能排除存在Ⅰ型过敏。

IgG≥50U/ml为阳性,反之为阴性。1级轻度敏感为50-100U/ml,2级中度敏感、3级重度敏感检测值分别为100-200U/ml、≥200U/ml。

1.4 统计学处理

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以[n(%)]表示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以均数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当结果显示为P<0.05,则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体外过敏原检测阳性率

1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经过敏原检测,检出过敏原阳性63例,阳性率为57.27%。德国欧蒙十九项定性IgE检测见表1所示,63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对黄豆为轻度不耐受,需注意忌食。食物IgG定量检测结果显示,14种常见食物的检测值分别为牛肉(13.1U/ml)、鸡肉(16.9U/ml)、鳕鱼(20.1U/ml)、玉米(19.7U/ml)、螃蟹(32.0U/ml)、蛋清/蛋黄(591.5U/ml)、蘑菇(17.5U/ml)、牛奶(184.3)U/ml、猪肉(28.0U/ml)、大米(54.5U/ml)、虾(17.9U/ml)、大豆(44.0U/ml)、西红柿(28.0U/ml)、小麦(79.7U/ml),其中63例患者对常见的14种食物存在敏感性的为蛋清/蛋黄(+3)、牛奶(+2)、大米(+1)、小麦(+1)。

2.2不同性别患儿的过敏原分布特点

男性患儿过敏原阳性率为63.49%(40/63),女性患儿过敏原阳性率为36.51%(23/63),明显是男性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更高(X²=9.175,P=0.002)。

2.3不同年龄组过敏原阳性率

如表2数据所示,学龄儿童组的过敏原性阳性率(72.73%)、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45.45%)比婴幼儿组高(X²=4.715、5.162,P=0.030、0.023)。三组之间对比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和吸入与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具体的过敏原情况:婴幼儿组以常见食物过敏为主,最常见牛奶,鸡蛋白不太常见,次之为小麦、西红柿,学龄前儿童组的过敏原中鸡蛋白、牛奶都常见,其次为小麦、西红柿、大米,学龄儿童组的过敏原中牛奶、鸡蛋常见,其次为大豆、大米、小麦。另外食物水产品中以鳕鱼为最常见的过敏原,吸入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

2.4不同季节的过敏原阳性率

四个季节过敏原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²=21.382,P=0.011),其中夏季过敏原阳性率最高。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

体外检测过敏原是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有效方法[1],可弥补以往疾病诊断中的缺陷,能对病情发展进行预测,并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2],可尽快为急性期患儿实施治疗,提高安全性。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血清中存在sIgE、fIgG抗体,sIgE及fIgG抗体检测可对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原进行明确,有利于诊断、防治疾病。

通过分析1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原检测结果可以发现,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比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更高,以尘螨、屋尘为主,而食物性过敏原中以牛奶为主。另外1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反应还存在性别差异、较强的季节性。针对过敏原的分布特点,制定的针对性措施如下:普及过敏性疾病及过敏原等相关知识,让患儿家长有意识地不让患儿使用该类食物,提倡母乳喂养,减少用牛奶代替母乳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母乳喂养期间,虽然这牛奶和鸡蛋两种过敏原经消化道后及人体加工后对婴幼儿的伤害可大幅度微弱,但母亲应尽量减少牛奶和鸡蛋的摄入;另外室内注意通风并保存清洁、干燥[3],防止室内尘螨滋生,衣物多暴晒,不铺设地毯和养宠物;针对吸入性过敏原,患儿家长尽量做好防护措施,如出门戴好口罩等,避免患儿接触过敏原;针对尘螨过敏的患儿,通过进行特异性脱敏治疗来促进其对尘螨耐受力的提高[4],并进行季节性除螨和做好家居卫生,消除引起过敏性疾病发作的过敏原。

总而言之,过敏原检测可明确过敏性疾病患儿的过敏原种类,有利于根据过敏原种类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消除及避免接触过敏原。

【参考文献】:

[1]温壮飞,李晓莉,林志雄,等.海口地区1496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皮肤点刺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9):3507-3510.

[2]关猛猛,李婷婷,冯萍萍,等.新疆地区1021例过敏性疾病常见过敏原分布及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3):1840-1842.

[3]周肖.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见过敏原检测及其预防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213-214.

[4]段梦夕,张晓宇,朱鸿,等.大连地区490例0岁~14岁过敏性疾病儿童常见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7):2168-2170.

论文作者:孙荣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过敏性疾病患儿常见过敏原分布及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孙荣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