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排坛势在必行_排球论文

改革排坛势在必行_排球论文

排坛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排坛论文,势在必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因为球市冷清的话题,和上海有线排球俱乐部总经理张大钟有了一番访谈。未料,张大钟倒出一肚子的苦水:俱乐部联赛不让俱乐部运作,总经理成了出纳员,这不能不让人思考。

上海排球走职业化道路在全国算是老大哥了。上海排球队的小康生活曾令外地同行羡慕不已,但体面的外表下,上海有线排球俱乐部却有难言之苦。在别人一次次换“婆家”时,上海有线排球俱乐部却一天天壮大起来,从联赛的第一年到现在,已经拥有男女排、青年男女排和沙滩男女排6支队伍,俱乐部的投资也从最初对男女排的每年50 万元投入提高到现在的200万元。

“项目是全了,我们的负担也大了。尤其是今年联赛定名为俱乐部联赛,而我们的俱乐部却没有运作市场的权利,我这个总经理好像做的是出纳员的活,只有签单付钱。”张大钟一脸无奈。

如按正常俱乐部运作,每支队都有胸前广告、场地广告、票务收入和指定产品四大块经营,现在的上海有线俱乐部只有胸前广告一块,而主要的收入来源场地广告和票务收入却无权插手运作。今年的场地广告由7块增加到16块,而俱乐部的份额却由2块减为1块。 由于投资回报小,球市不景气,一些热心排球事业的企业也退出了赞助商行列。上海有线排球俱乐部的赞助商从去年最火的5家缩至今年2家,而要养活众多的队伍,俱乐部又缺钱,再去买回场地广告牌回报给赞助企业,张大钟对之也只能苦笑。

该做的事做了,但因为俱乐部没有运作权,想做的却不能做。无法炒作球市,也影响了球员打球。不少球员对在没有气氛的环境下打球受不了,总觉得没有主场之利,兴奋不起来;也有教练提出是否将主场搬至嘉定或松江,但俱乐部没有选择主场之权,对队员教练们的提议,只能再次充当“哼哈”之将。

上海有线俱乐部经营收入最火红时曾有500万元,但球市的冷落, 吓退了赞助商,没有回报,他们必然纷纷撤退。尽管有线电视台每年联赛28场主场转播一场不拉下,一些重要客场也投入很大精力实况转播,但收视率却由最高时的7%—8%一点点下降,现在,已被篮球联赛赶上。

现在的篮球、乒乓球放手搞俱乐部,抢市场很厉害,改革步子这样慢,使排球要抢占市场难度也越来越大。

更让张大钟伤心的是:作为俱乐部在排管中心的登记注册,但联赛的准备会、总结工作会等,俱乐部总经理从不在受邀之列,俱乐部连“诉苦”的机会都没有。这种“短视”行为,势必影响到俱乐部的积极性,谁愿意做只有掏钱的份,没有发言权的“冤大头”?四川男排在一个赛季里换两个婆家,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排球界的重视。

中国排球现在的低水平运作、市场启动不开,和上面的政策有很大关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依然沿用过去的计划经济办事,势必要出现磕碰,而最受影响的还是中国排球自己。张大钟也很坦率:如果球队出现困难,我们不会弃之不顾,只能削减经费,保证球队基本开支,大家咬咬牙挺下去。

排球联赛打到今年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受排管中心之命,今年所有参赛队都挂上俱乐部牌,尽管个中还有不少水份。但是,用真正俱乐部方式来运作的还是凤毛麟角,像上海有线俱乐部这样的老牌俱乐部都有运作上的困惑,更何况其它俱乐部。中国排球应该加快改革步伐了!

标签:;  

改革排坛势在必行_排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