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报告_白族服饰论文

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报告_白族服饰论文

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文化发展论文,民族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7.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4)03-078-012

自从1996年中共云南省委提出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日趋活跃,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反响。2003年9月底至11月初,笔者就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考察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以期能对全国特别是西部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一)与时俱进、提高认识

20世纪50-60年代,由于片面遵循单线进化论的指导思想,云南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多样性是被当作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的遗存来对待的。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被否定,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文化大革命”风暴的严重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中国务民族文化多元并存、共生互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指导思想得以确立。1996年12月,基于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云南民族文化日益显示出无比珍贵的价值,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四次全会首次提出建设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引起了广泛关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将文化与经济和政治并列,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纲领,标志着党对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要求。2001年12月,中共云南省第七次党代会再次确认了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要求。为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2003年6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云南省委于7月19日召开了云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大省大会,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在中央和省委精神的指导下,相关民族自治地方也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贯彻落实。所有这些表明,党对文化发展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云南省委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战略意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全社会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思想认识有所提高。

(二)调查研究、制定规划

自从云南省委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以来,省内研究民族文化的专家学者积极配合省委的决策,就如何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问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向省委建言献策。在此基础上,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专题研讨会,并在省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组织专门队伍,起草并颁布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实施方案》、《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等指导性文件,省人大在全国率先颁布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各地、州、市、县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开展本地区民族文化资源的调查和参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的制定工作。仅民族自治地方,就先后制定颁布了《楚雄州民族文化发展战略实施纲要》、《大理民族文化大州建设实施意见》、《建设迪庆香格里拉特色文化区的意见》、《西双版纳州文化立州实施意见》、《红河民族文化大州建设纲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德宏边境民族文化区建设请示》等规划意见;其他多民族地区,也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规划、意见、实施方案,诸如《曲靖市民族文化建设纲要》、《丽江地区民族文化特色区建设实施纲要》等,一些民族自治县和边境县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腾冲县,还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县的目标,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和建设规划。

(三)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随着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的实施,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民族出版、民族报刊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的广播、电视、电影、文艺展演和民族体育运动都取得了新成绩。全省的民语委、民族教育、民族出版、民族古籍等7个系统的154个单位中的专、兼职编译人员达750多人;出版发行有14个民族、16个文种的各类图书;发行了8个民族12个文种的17种报纸、两个民族的3种刊物。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全省宣传文化和民族工作部门就积极探索在民族地区宣传十六大精神的新途径和新形式。2003年,为方便云南不通汉语的少数民族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省委宣传部、省民委、省文化厅等单位,组织省民语委办公室、省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等部门,翻译、制作了彝、白、哈尼、傣、壮、苗、傈僳、佤、拉祜、纳西、景颇、独龙、藏等15种少数民族语的十六大报告VCD光盘;云南民族出版社用彝、白、傣、哈尼、苗、傈僳等12种民族文字翻译、出版了《十六大文件汇编》。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十六大精神到边寨”宣传教育活动,把少数民族浯的十六大报告VCD光盘和民文版的《十六大文件汇编》免费发送到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手中,组织群众集体观看学习,并用民族语对有关内容进行讲解,受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2003年4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云南考察期间,到德宏参加“十六大精神到边寨”宣传教育活动,对采用这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形式给予了充分肯定。[1]2003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重举行,云南省派出了由26个世居民族351人组成的强大阵容参加了本届民族运动会,云南代表团不负众望,夺得15块金牌,金牌数列全国第一,创造了云南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最好成绩。还将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充满时代精神的民族体育精品奉献给全国人民,宣传和树立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的形象,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和好评。[2]

(四)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决策的推动下,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5月在全国率先制定并颁布实施《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在贯彻落实条例的过程中,云南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有了新的进展。

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与发展

据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工作指导委员会的调查,目前云南少数民族使用语言的情况大致有3种类型:一是母语型,即以本民族语言作为主要交际工具的人口约700多万;二是兼语型,既使用本民族语言,又使用汉语或其他民族语言交际的人口约584万;三是汉语型,即本民族语言已消失,完全转用汉语的人口约180万。全省14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不通汉语的有610万人。全省25个少数民族除回、满、水等3个民族已使用汉语外,其余22个民族共操26种语言,14个民族使用着22种文字或拼音方案。根据这一实际情况,为贯彻党和国家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政策和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法规,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与发展民族语言文字,诸如建立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宣传民族语文的理论和政策、积极培训民族语文师资、加快民族文字社会扫盲工作进程、大力发展民族语文编译、出版、新闻、广播和影视事业等,特别是排除各种干扰,坚持创造条件开展民族语文教学和民汉双语文教学。到2001年,全省共有彝、白、傣、藏、傈僳、哈尼、景颇、佤、拉祜、纳西、苗等11个民族的14种文字在707所学校1249个班级中开展着民族语文教学,学生达到58342人,另有50多万民族生在接受着本民族语言的辅助教学,[3]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打下了基础。

2、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与出版

云南是一个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王国,众多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口耳相传和文字记录,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民族古籍(包括文字古籍和口碑古籍):纳西族用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写下了数万余册(卷)东巴古籍;彝族用自成系统的古老彝文写下了上万卷的文献;傣族使用傣泐文和傣纳文等本民族文字,写下了号称八万部的贝叶经书;藏族用本民族文字书写下了数以万计的文献古籍和文书档案;回族先民亦用阿拉伯文和波斯文留下了数百种文献古籍;白、壮、瑶、布依等民族则采用方块汉字及其变体记录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写下了上万册卷的文献古籍和数以千计的碑刻。哈尼、苗、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普米、阿昌、怒、基诺、德昂、蒙古、水、独龙等民族虽无本民族古老文字,但他们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传承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形成的口碑古籍丰富多彩,包括这些民族的创世史诗、迁徙史诗、叙事长诗、祭祀歌、劳动歌、生活习俗歌、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生动地记录了这些民族的历史变迁、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丰富的内容。为了保护和继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省民委和一些地、州、市、县民委相继成立了专门进行民族古籍抢救、整理和出版的机构,组织专业人才进行了大规模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初步查明云南各民族文献古籍达10万余册(卷),口碑古籍上万种。现已抢救保护的文献古籍2万余册(卷),口碑古籍3千余种;翻译、整理、出版了彝、纳西、傣、回、哈尼、白、苗、瑶、基诺、藏、普米、傈僳、景颇等民族的古籍500多册3000余种;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正在建设中的民族古籍资料库,近5年都以平均每年征集入库1000余册(卷)古籍珍本和善本的速度发展,位居全国之首;丽江市集数十人20年心血翻译整理出版的长达5000多万字的《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100卷,其规模之大,在全国古籍整理行业堪称全国第一,荣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云南省编写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之《纳西族卷》,是迄今为止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编篡工作完成出版的第一卷,其中的《白族卷》业已完稿即将出版,集云南各民族古籍编目经验编写的《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样板条》具有开创性的指导意义,成为其他省区撰写相关条目的样板。[4]所有这些,标志着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的抢救、整理工作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为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民族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发展

云南是一个历史文物资源众多的省份。1996年,云南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3处。2001年,云南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达32处。这些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都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随着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作为文物征集、保护与展出的重要基地的博物馆事业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全省已有各级各类博物馆40多个,收藏各类文物20多万件,[5]这些文物大部分是少数民族的或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作为专门征集和保护少数民族文物的云南省民族博物馆,已收藏各类民族文物1万多件,展出实物8000多件。2003年10月,作为法国中国文化年的一项重要活动,云南民族博物馆精选了馆内珍藏的60多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远赴法国巴黎进行云南民族服饰展演,受到了法国观众和媒体的广泛赞誉。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自1984年成立以来,通过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将文物的静态陈列和民俗活动的动态展演相结合、博物馆与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等措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1998年到2002年共接待观众达195万人次,同期创收达1160万元,被先后评为“全国十大地县级优秀博物馆”、“全国文化先进集体”,并被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总之,云南的民族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贡献。

4、民族文化资源调查与民族民间文化艺人的认定与培养

要保护与发展云南的民族文化遗产,就必须搞清楚民族文化的资源本底;为使云南的民族文化能够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就必须认定和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精英和民族民间文化传人。为此,近年来,云南省民委和省文化厅,组织全省民族工作和文化部门,开展了较大规模的民族民间文化及其艺人的调查。与此同时,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等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也结合各自的研究课题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002年,有24个民族的295名民族民间艺人,被省文化厅和省民委分别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音乐、舞蹈、美术师,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美术师和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美术艺人,加上1999年第一批命名的民族民间美术艺人,全省得到正式命名的民族民间文化精英已有了一定的数量。为了把他们身怀的绝技传承下来,各级政府、民间组织以至个人,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丽江市为例,为了保护和传承东巴文化,既有由政府组织每隔几年举办一次的大规模的东巴文化艺术节中的展演与传承活动,又有由民间组织和私人开办的东巴宫、纳西文化研习馆、东巴文化传习院和多个传习点,开展日常的传习和教学活动;有的传习院和研习馆还与中小学校合作,进行东巴文化教学实验。省社会科学院的纳西族学者,还积极争取外国基金会的支持,进行东巴文化传人的培养实验。丽江的经验,值得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借鉴和参考。

5、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村)的保护与开发

截止2002年,云南全省已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5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9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12个。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绝大多数分布在民族自治地方。为了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各级政府及其文化和民族工作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制定法律法规,将保护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云南的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均已制定了保护管理条例;二是按照“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对一些历史上毁损的标志性建筑进行恢复重建,如丽江的木府、昆明的“金马碧鸡”坊、“忠爱”坊,等等;三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开发,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等称号,本身就是一张蕴含着巨大经济价值的王牌,只要赢得这项桂冠,财源便会随着旅游的人群滚滚而来。

6、民族文化保护村和民族文化生态村的规划与建设

为了保护好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这笔珍贵的财富,云南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学术界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9年,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承担的省政府与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的《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动员了全省数十位长期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在滇西北的怒江、大理、丽江、迪庆4地州的15个县市,就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社区为单位建立民族文化保护村(区),以确保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不离本土的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的构想,并在滇西北地区规划了60个民族文化保护村(区)的建设。这一构想和规划得到了省政府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高度评价,经专家评审通过后被正式纳入云南省“十五”发展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构想和规划至今尚未付诸实施。然而,由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项目组提出的建立若干民族文化生态村以有效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构想,因为得到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却已经多年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02年,项目组已在景洪市巴卡小寨、丘北县仙人洞村、石林县月湖村、腾冲县和顺乡、新平县南碱村建立了5个民族文化生态村示范点。从5个示范点的情况来看,经过民族文化专家指导下5年多的建设与发展,5个示范村确实实现了民族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6]为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落实到乡村、落实到基层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民族文化保护村规划和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的成功实践,在全省民族地区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各地、州、市、县也纷纷制定了一批民族文化保护村、保护区和民族文化生态村的建设规划,有的已付诸实施。因此,民族文化保护村和民族文化生态村的理念与实践,对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在国外蓬勃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近年来在国内也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包含着十分庞杂的内容。我们研究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而是民族文化产业,民族文化产业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民族文化产业开发应特别强调文化资源拥有者即少数民族群众的权益。因此我认为,民族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资源开发、产品生产、市场流通、文化服务等产业化运作而获得利润,从而使文化资源拥有者的收入得到提高,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经济文化一体化活动。换言之,凡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主体,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基地,以保护、开发和利用民族文化多样性资源而获取经济收益的所有经营性行为,都属于民族文化产业的范畴。根据这一规定,本文的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民族工艺文化产业

如前所述,民族工艺文化是少数民族乡村社区最具发展潜力的民族文化产业。全省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自己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工艺品制作,这些工艺品都有久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特定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根基,有特殊的消费人群为市场,经千百年历史变迁迄今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著名的有鹤庆县新华村白族的铜银工艺品制作、德钦县奔子栏镇藏族的木制工艺品制作、新平县嘎洒乡土锅寨傣族的土陶工艺品制作、阿昌族的户撒刀制作、许多民族的竹编工艺品制作……等等。以鹤庆新华村为例,该村白族的铜银工艺品制作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除了制作日常生活用品外,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制作佛教文化用品,如佛像、法号、佛盒等。因此,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制作的佛教文化用品便畅销西藏、新建、青海、甘肃、宁夏、内蒙、贵州、湖南、四川等省区和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尼泊尔、日本等国,几乎覆盖了包括印度佛教、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在内的整个佛教文化圈。目前,全村从事手工艺品制作的已有848户1282人,约占总劳力的50.5%,手工艺品制作收入1680.6万元,约为经济总收入的61.6%,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和小康村。[7]

2、民族歌舞乐文化产业

云南少数民族不分男女老少几乎人人能歌、个个善舞,不少人还会演奏多种民间乡土乐器,具有丰富的民间歌舞乐文化资源,堪称是歌舞乐的王国。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认识与实践的深入,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把以往养在深山人不识、充满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歌舞乐文化资源发掘出来,走出深山、走进城市并推向市场,使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的几乎每一个县,都有了按照产业化运作的民族民间歌舞乐文化展演队伍,有的还创出了品牌并取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如丽江市,截止2002年,以“大研镇纳西古乐会”和“东巴宫”为代表的纳西古乐演奏团体就达20个,整个“纳西古乐产业”年收入至少有几千万元;由丽江民族歌舞团与深圳能量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组建的丽水金沙演艺有限公司,完全按商业化运作推出的民族风情舞蹈诗画《丽水金沙》晚会,自2002年5月正式公演以来每天场场爆满,平均每月观众都有上万人次,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8]由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大型民族民间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因其取自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舞蹈元素,采取云南最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元素组合,服装道具设计制作采取各民族着装的生活原型,70%的演员来自云南各地州甚至田间地头的本土演员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原创精神,自2003年8月公演以来便引起全省乃至全国的强烈反响,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便公演75场,接待观众3.5万人次,票房收入突破260万元,[9]创造了民族歌舞乐演出的辉煌业绩。

3、民族节日文化产业

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贯彻落实,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的法定节日,节日期间便是各种民俗文化活动的集中展演时期,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因此,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早巳被各地当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平台而进行开发,诸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拉祜族的“葫芦节”、纳西族的“三朵节”等,都在进行节日活动的同时给少数民族群众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近年来,随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文化不仅能够搭台,而且也能够唱戏,仅仅是节日文化活动本身,便能带来滚滚的人流和财源。于是,各地对将民族节日文化活动进行产业化开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对各民族传统的节日活动进行多方面的宣传与炒作,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根植于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新型的节日文化,诸如每年举办一次时间长达一个月的昆明国际旅游节、每年定期举办一次的“罗平菜花节”、“腾冲火山热海旅游节”等等。仅昆明国际旅游节,便在全省15个地州市设有分会场,在每年的4月10日至5月10日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内,全省26个民族的节日文化活动都得以集中展示,由此带来了数百万游客和数十亿元人民币的收入。2003年虽然受“非典”的影响而有所下降,但造成的损失在后来的“十一”黄金周中大部分得到了弥补。

4、民族服饰文化产业

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多样性堪称世所罕见,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亦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产业开发搞得较好的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白族服饰和巍山的扎染衣裙,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畅销国内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如马关县、屏边县的苗族村寨,利用与国外苗族的关系,把苗族妇女组织起来,加工精美的苗族服饰和蜡染制品,远销到美国和越南,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则将加工好的民族服饰拿到各个旅游景区景点向游客销售,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一些大宾馆、大酒店如昆明的锦华大酒店,还招收了一批刺绣技艺精湛的少数民族农村妇女,专门为外宾表演少数民族手工刺绣,表演者亦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而在民族文化生态村建设中,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自然成为保护与开发的重点项目,2003年2月,我们在对基诺山巴卡小寨进行实地考察时,就亲眼看到一群日本游客在参观游览该村的同时,兴高采烈地向村民购买基诺族服饰和基诺族用传统的挑花刺绣工艺制作的领带。此外,党和政府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而在民族地区投资兴建的许多国有和集体的民族服装厂、民族特需用品生产厂家等,也在进行着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产业化开发。

5、民族饮食文化产业

受云南生态环境多样性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亦堪称世所罕见,仅楚雄彝族自治州,初步调查整理出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菜谱就达300多种,据此初步推断,云南全省的地方民族菜肴当有数千种。这些民族特色菜肴的用料,从普通的山茅野菜到多种花、草、虫、鱼再到各种珍奇的山珍海味,无不应有尽有。这些原料都是无污染、无农药的天然生态有机食品,正好符合当代中国人解决温饱问题后回归自然、追求绿色食品的时代潮流,再加上许多少数民族的菜肴烹饪方法都有吃鲜、吃生、吃青且烹炒不过度的良好习惯,因而获得了广大食客的欢迎并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商机。现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几乎每一个县、乡,都开设有本乡本土本民族的特色菜馆,并将其扩展到北京、上海、昆明等大都市,仅省会城市昆明,就有大大小小的各民族特色饭馆上百家,诸如拉祜酒家、傣味园、傣香饭店、龙欣园白族餐厅、香格里拉藏族风情宫、摩梭饭店、僾尼山庄、怒江大峡谷酒店石月亮餐厅……等等。据说,最火爆的时候仅白族风味餐馆在昆明就有200多家。[9]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是显著的。据调查,仅大理白族“三道茶”一项,就在大理州开设了10多个展演饮茶点,旅游旺季时每天展演数百场,淡季时每天展演几十场,每场10多人至100多人不等,每人参观饮茶费10至15元,每天都有数千至数万元的收入,再加上其他餐饮费用,民族饮食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在大理州每年数十亿元的旅游业收入中当占有一个相当的份额。此外,近年来在市场上销售日趋火爆的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云南干红葡萄酒”,来自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藏秘”系列干红、干白酒等,已成为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产业中的精品名牌。由此可见,民族饮食文化产业开发具有广阔的前景。

6、民族建筑文化产业

民族建筑文化是民族特色最直观的形象化表现和民族特色的标志性符号。因此,随着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保护与产业化开发的问题,已引起了民族自治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界有识之士的重视,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各地都提出了保护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明确要求,对已毁损的古建筑的修复都必须严格遵守“修旧如旧”的原则。二是一些自治地方如大理州,早在几年前就已明确规定,凡在楚雄至大理、大理至丽江公路两侧新建的白族住宅,都必须严格按照白族传统风格修建,以使游客一进入大理地界,坐在车上就能欣赏到白族传统民居的风韵;迪庆藏族自治州为增加州城的藏文化特色,新建的州政府和州政协办公大楼就按照藏族传统的碉楼式民居来修建,带动了大批宾馆、酒店也纷纷改造成藏式建筑。三是许多地方在规划建设大批民族文化生态村、民族文化特色保护村、保护区的同时,也明确制定了这些村、区的民族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方案。四是各地都积极鼓励具有从事民族传统建筑工艺技能的各民族工匠,大力进行民族建筑文化的产业化开发,如剑川的木匠、大理的石匠、鹤庆的泥水匠、藏族的画师等等,都获得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广阔空间。以上诸多民族建筑文化产业的发展,虽无确切的统计数字反映其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但从“剑川木匠走天下”的民谚所反映的历史盛况,到今天剑川县仅从事木雕工艺生产一项每年就创产值四、五千万元的现实来看,整个云南民族建筑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当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7、民族医药文化产业

民族医药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奇葩,是少数民族群众以生命为代价、积千百年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凝结而成的瑰宝,是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绿色健康潮流的具有巨大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产业。目前,经民族学和医学专家调查整理并经国家医疗管理部门鉴定认可的自成体系的主要有藏医学、彝医学、傣医学、瑶医学等,但尚未系统调查整理的其他民族的医药文化还很多,是一个有待深入发掘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宝库。仅以彝医学为例,彝族民间草医曲焕章先生,广采彝族民间验方并结合自己的祖传秘方,于1914年研制出“云南白药”并形成产业化生产后,历经近90年畅销国内外而不衰;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盘龙云海药业有限公司根据彝药开发的“排毒养颜胶囊”,风靡全中国、享誉海内外;近年来,楚雄雁塔药业有限公司开发出的彝族新药“彝心康”、“彝止痛”胶囊,大姚金碧制药厂开发出的彝族新药“咽舒欣”胶囊和口服液,云大科技、云南特安呐制药将彝族草药与现代高科技结合开发出的“益心康”胶囊等新药,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0](P5)其他如迪庆州的藏医药文化、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的傣医药文化、红河州的瑶医药文化、文山州的苗医药文化等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产业化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8、民族文化旅游业

近年来,云南以自然景观多样性和人文景观多样性的双重优势吸引了大批海内外游客,旅游业已迅速发展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2002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130.36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19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5110.1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25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289.93亿元,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省GDP的12.8%。[15](P188)上述国内外旅游者数量及其旅游业收入,民族自治地方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仅原丽江地区,以丽江和宁蒗两个民族自治县为主的旅游业,2002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37.5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4.28万人次,外汇收入4180万美元,旅游综合收入达23.4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取得的收入,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达到47.3%。而据丽江市文化局和旅游局估计,目前,在整个丽江的旅游业收入中,大约有70%来自自然景观即是通过生态旅游创造的,另外30%来自人文景观即是通过文化旅游创造的。16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旅游业是一个能够创造巨大财富的文化产业,随着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推进,云南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所创造的财富将会日趋增多。

二、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一)面临问题

上述分析向我们展示了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应当说,自从中共云南省委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以来,云南民族文化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相比,与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要求相比,所取得的成绩仍然是极为有限的。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深切地感到,繁荣发展云南民族文化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对保护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普遍认为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贫困地区,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繁荣发展民族文化是以后的事情;二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与先进文化的关系认识不清,担心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多样性便会违背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等等。

2、基础资料不全,家底不清

目前,一说到云南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大家都会眉飞色舞,情不自禁地用丰富多彩、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等词汇来形容,研究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著作也已出版了不少。但是,只要一具体深入地探究某一种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例如,云南少数民族究竟有多少种民族服饰?有多少种民族工艺品?有多少种民族民间歌舞乐?诸如此类的问题,就很少有人能说得清楚了。这就说明,我们的民族文化研究,多年来缺少统一的整体性的基础工作,众多研究机构和众多研究人员大都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题各取所需,结果是研究多年、积累多年仍未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基础资料,给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和民族文化大省建设造成了困难。

3、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猛烈冲击下,云南的民族文化出现了加速流失的危机。以基诺族为例。基诺族是云南省人口较少的民族,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民族,但据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学者杜玉亭调查,与其快速发展相伴随的,是基诺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的特性日益消失。该族长老在与民族学者座谈时预测:“鉴于中青年已不穿或压根儿不再有传统民族服装,甚至有的老年人也跟随时尚穿上西装,所以民族传统服饰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作为民族文化载体且是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面对这个预测,基诺族长老的感叹是:“基诺族不久就没有了!”[12](P275)与民族文化加速流失的趋势相一致,民族文化传承亦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危机。据省民族工作部门统计,云南无文字民族的优秀民间艺人现仅存500多人,再过10年,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将过世,而他们的传承人至今尚无着落。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时间将其身怀的绝技传承下来,那么,10年之后,这些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便将面临人亡艺绝的窘境,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当年翻译整理东巴文化典籍的10多位东巴大师,如今已全部撒手人寰了。因此,民族文化流失和民族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4、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滞后

云南虽然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则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但实际上民族文化产业的推进则比较缓慢。2003年以来,云南省委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连续召开了几次大规模、高规格的会议进行部署,使云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开始呈现出日趋活跃的状态。但是,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似乎更重视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和报业等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而对立足于少数民族社区、以少数民族为主体、能为少数民族群众带来直接利益的民族文化产业,则关注不够。

(二)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调研中与基层民委、文化部门的领导和群众以及乡土民族文化专家进行了反复研讨,形成如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一是要大力提高全社会对保护、发展、繁荣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就提出了“文明的冲突”的理论,尽管这一理论对世界八大文明发生冲突的预言值得商榷,但他对文化重要作用的突出强调却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他指出:冷战结束后,“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文明的冲突模式“强调文化在塑造全球政治中的主要作用,它唤起了人们对文化因素的注意”。[13]2003年,他发表《再论文明的冲突》的长篇文章,进一步明确指出:“21世纪是作为文化的世纪开始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互动、冲突走上了中心舞台,这已经在各个方面变得非常清楚。在一定程度上,学者、政治家、经济发展官员、士兵和战略家们都转向把文化作为解释人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最重要的因素。”

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伟大政党。面对世纪之交国际风云变幻、全球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且文化的作用日趋重要的现实,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便将文化与经济、政治并列,系统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纲领;党的十六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15]这些论述,标志着党中央对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战略高度,对于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通过大张旗鼓、理直气壮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将党中央的认识转变为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和全社会的共识。要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云南在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具有比较优势的宝贵财富,是云南在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能够独树一帜的一大名牌,是云南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能在西部乃至全国后来居上的坚实基础。云南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一旦消失,与其相互依存的生物多样性也将随之消失,云南就将成为一个没有任何特色和优势的落后省份,这是一幅任何人都不可接受的非常可怕的前景。因此,云南的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二是正确认识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先进文化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已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中的一个重要代表是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什么是先进文化?我认为,凡是能准确地反映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现状并能科学地揭示其发展方向的文化就是这个社会的先进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明确了先进文化的含义之后,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民族文化多样性既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依据是:

(1)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时期,当然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繁荣发展的时期。因此,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邓小平在其著名的《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讲话中,就提出了消除民族隔阂,真正形成中华民族美好大家庭需要做好的三件工作。即要使少数民族相信:“在政治上,中国境内各民族是真正平等的;在经济上,他们的生活会得到改善;在文化上,也会得到提高。所谓文化,主要是指他们本民族的文化”。[21]在这里,邓小平把保护、发展、提高民族文化放到了与民族平等、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1988年11月2日,为祝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邓小平特别题词:“加速现代化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17]这一题词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但却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战略思想。因此可以说,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国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在民族问题领域的具体体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发展自然也就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内容。

(2)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的民族文化既包括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包括56个民族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文化上就体现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在这个格局中,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体,各民族的文化是多元。因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本身,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具体表现;换句话说,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本身就内含了文化的多样性,单一的文化必然缺乏生机与活力,因而也决不是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3)如果把我们的视野扩展到全球,就会发现,文化多样性特征更为明显。因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多样性是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18](P526)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维护和尊重世界的多样性。世界各国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信仰和价值观。多样性是世界文明的基本特征。多样性意味着差异,差异需要交流,交流促进发展。各种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和借鉴,不断丰富和发展,将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19]温家宝总理最近访问美国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亦指出:“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更加复杂。文化因素将在新的世纪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语言各不相同,而心灵情感是相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同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各民族的文明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对人类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20]中国领导人的上述一系列讲话表明,中国共产党已充分认识到文化因素在21世纪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宝贵价值。

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与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大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

2、积极配合国家文化部开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普查

为摸清全国56个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家底,以便开展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国家文化部已报请国务院批准,将于2004年开始,对全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普查,云南已被列入综合试点省份,这对云南来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云南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组织省内专家学者配合文化部开展好这一工作,其所取得的成果,将为云南的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打下基础。

3、采取切实措施保护与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

省文化厅和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已先后认定了两批省级民族民间艺人,各地、州、市、县也应开展地、州、市、县级的民族民间艺人的认定工作。在此基础上,各级财政都应拨出专款,对这些艺人进行保护并帮助其培养传承人。同时,也应制定优惠政策,广泛吸收国内外和全社会多元投资。

4、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云南要建设的是民族文化大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大省;因此,云南要大力发展的也是民族文化产业,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这才是云南在全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从而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唤醒并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反过来便会提升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云南仍应继续重点发展上述八大民族文化产业。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可采取下列鼓励政策。

在所有制方面,应采取政府支持,个体私营企业和作坊式运作为主的所有制形式,同时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民族文化产业建设。

在投融资政策方面,一是省、地、州、市、县各级政府财政专设“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投资支持示范项目的启动和运作,同时对新兴和创新性的文化产业项目给予财政支持的低息或贴息贷款。二是各级商业银行设立“民族文化产业建设小额贷款”,对经由省“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认证通过的民族文化产业手工作坊式加工项目,给予1-5万元的小额贷款,以支持项目业主改进工艺、扩大生产规模。三是鼓励“股份合作制”文化企业的运作,动员政府职能部门、民间文化人或团体、资本所有者和社区群众共同集资合股发展文化产业,并从中获取相应的利益。四是由政府主持,将拟发展的文化产业项目,做好可行性研究论证后建成项目库予以公布,积极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大力吸引外资投入文化产业建设。

在税收政策上,一是对个体私营手工作坊式文化企业,五年内一律免税;二是对具有一定规模的股份合作制文化企业,各项税收一律减半征收。

为了保证民族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并能持续赢利,还可模仿国际上对绿色食品进行认证以保证真正的绿色食品生产者获得高额利润的办法,开展民族文化产品及其艺人的认证工作。对通过认证的民族文化产品,发给专用商标,予以公示,并协调各级财政对认证产品的发展给予资金支持;对通过认证的民间艺人,授予称号,颁发证书,予以公示,并协调商业银行,对其领衔创办的民族文化企业给予小额贷款支持。

收稿日期:2004-03-13。

标签:;  ;  

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报告_白族服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