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论文_魏丹

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论文_魏丹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毕节供电局 551700

摘要: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分析企业当前的风险程度,以便更好地控制财务,保证企业正常稳定地发展,所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掌握好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不偏离既定的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核心。目前企业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发挥其实质作用、不够重视以及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管比较薄弱等,为了应对当前在内部控制审计中产生的问题,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应注意控制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本、规范其工作方法和程序、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管理机制以及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环境。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意义;问题;应对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正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它是维护企业财务稳定和降低企业运行风险的重要举措。但是近年来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显露出一些问题,其中大部分表现在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上。企业如果不重视内部控制审计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威胁企业的资金安全,因此,内部控制审计被越来越多的提到就是希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残酷的市场环境中稳步向前、持续发展。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概念

内部控制审计是鉴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种现代审计方法,它通过审查、分析评测和评价确定内部控制的可信度。简单来说,内部控制审计就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是企业提高经济实力、控制风险成本和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内部控制审计一般由企业董事会的直隶下属机构或者企业监事会的审计人员负责,有些企业也会选择委托给律师事务所进行审计。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必要性

内部控制是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方法,它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行风险,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风云诡谲的市场形势[1]。电网企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经济效益的提升,所面临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在客观上产生了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需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可行性

首先,我国在法律上是认可内部控制审计的,相关部门为了保证经济高速增长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包括《审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在得到法律支持的情况下,即便尚未完善,也正在快步迈向规范化的目标,所以内部控制审计是具有可行性的。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

企业在施行内部控制审计时一定要基于相应的原则,否则无法保证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顺利进行,这其中就包括风险导向原则。企业会计师在风险导向的原则下评估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所存在的风险,并且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不断修正审计的范围和时间以保证审计工作和企业的风险情况相适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其中,保障企业资产、提升管理水平和保障企业财务信息是内部控制审计的核心目标:加强内部控制审计,统计和评估企业的资产;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保证企业资产的真实可靠,帮助企业客观评价自身实力。

三、内部控制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审计发挥不了实质性的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可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但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电网企业没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甚至有些电网企业根本就不执行内部控制审计政策,它们认为这是浪费精力和金钱的行为。并且由于电网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因此通常都存在着较为官僚的思想,重视裙带关系,无法有效监管企业内部员工行为。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实质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维护企业的稳定以及促进企业的发展,然而现行的内部控制审计策略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二)对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环境差、管理层认识落后和内部控制要素建设不均匀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内部控制审计制度不够重视,大多数的电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都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审计的重要性[2],他们满足于目前企业的发展状态,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企业经营上。很多电网企业的管理层根本没有形成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完整认识,他们对内部控制的意义一知半解,自然不愿意分出精力去施行内部控制审计。

(三)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管薄弱

我国的法律体系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并不算健全,对企业的约束力还不够,因此对于很多企业无视决策风险的情况基本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尤其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它们大多是国有企业,“吃皇粮长大”,根本就没有风险意识,这样就造成了对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不够的弊端。目前由于我国电网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违规成本很低,而政府又对类似电力的国有企业采取纵容态度,因此几乎所有的电网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管都表现的非常松懈。

四、针对内部控制审计所面临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控制内部控制审计的运行成本

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资产安全、降低执行风险,如果在实行内部控制审计时不重视对成本的控制就失去了内部控制审计的意义,尤其是对于电网企业来说,它们的运行成本普遍都很高,加强内部控制审计则可以有效降低它们的运行成本。

(二)规范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方法和程序

对于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应予以相应的规范和指引,并且根据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规范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流程。类似于电网企业的这种国有企业,基本都习惯了不重视内部控制审计的问题,因此电网企业在规范内部控制审计的工作方面就需要付出比一般企业更大的精力和代价。

(三)完善内部控制审计的管理机制

我国相关部门在2008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多个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其目的就在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体制,这对于电网企业来说也是为其内部控制审计体系做出了一个示范性的规划,电网企业只要按照法律文件施行就可以快速完善其内部控制审计管理机制。

(四)优化内部控制审计的环境

电网企业施行内部控制审计需要良好的监管环境,电企的相关监管部门应及时建立健全完善的监管体系,尽可能提升电企内部控制审计的质量,另外,电力企业要对不遵照要求执行的内部机构进行曝光,强化电企内部的监督效力,促进电企内部控制审计合理运行。

五、结语

经济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企业的发展使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这对企业的稳定健康是不利的,为了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朱彩婕,韩小伟.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来自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5):77-82.

[2]李补喜,贺梦琪.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探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J].经济问题,2014,(9):88-93.

论文作者:魏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内部控制审计的成效以及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论文_魏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