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定向培养士官生教材《军队基层管理》编写思路论文

浅谈定向培养士官生教材《军队基层管理》编写思路论文

浅谈定向培养士官生教材《军队基层管理》编写思路

扈永强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 培养“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军事化士官人才是定向培养士官生的根本任务,军人思想、军人意识、军人作风和军人纪律等军政素养的教育培养,是定向培养士官生的基本内容,编写《军队基层管理》新教材适应新时期士官生发展的培养要求,是士官生进入基层参与管理实践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定向士官生;基层培养;实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推进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部队依托地方,通过定向培养方式,借助地方院校的专业、师资、技术、设备等优势,为部队培养、输送士官人才,优化兵员结构, 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防信息化建设。 结合目前士官生人才培养方案和基层士官生工作需求,特编写《军队基层管理》新教材。

该课程对部队基层管理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对我军基层管理的丰富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总结, 紧紧抓住 “思想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和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这一中心,让士官生真正学会指导思想工作,掌握军队基层管理的原理、 本质和规律, 具备较强的政治理论水平。 教材对新时期带兵治军特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对新形势下基层管理出现的新情况、 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当前基层管理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分数均显著提升(P<0.05),而观察组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1 背景及意义

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军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更加科学扎实有效, 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拓展深化, 全面建成现代化后勤步伐坚实有力, 国防科研和武器装备发展成果显著, 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力和实战能力不断增强, 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能力不断提高, 在此大形势下, 定向培养士官生的基层管理能力是军队发展的需要,“三分打仗, 七分管理”,能够运用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保证基层工作稳定有效的发展[1]

根据士官生培养体系的要求, 结合士官生培养特点规律,军政课程将军政技能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优化组合,统一管理,确定相应学分,打牢士官生军政素质基础[2]。 《军队基层管理》分为军政理论、军政技能和军政实践。 士官生通过学习军政技能,可以提升自身军政素养,掌握军人职业技能,为其将来入伍能带兵、能训练、能发展、能干住打下坚实的的职业能力基础。

《军队基层管理》是军队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一门实用理论, 是目前军队院校培养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要课程。 我校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 以及对2015 级、2016 级入伍士官生的追踪跟访, 确定了本课程对士官生入伍后的促进作用, 士官生能更好更快参与到部队管理工作中。 目前使用的教材, 编写时间久远,内容相对单一,实用案例较少,满足不了新时期部队发展的需要, 现在需要一本符合部队发展需要,适合高职士官生人才特点, 满足士官生基层管理能力培养需求的新教材,因此有了本书的编写。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能打胜仗是核心, 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军队建设的根本指向; 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军队的性质、宗旨、本色。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更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确保军队全面建设发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不懈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 加大从严治党、 从严治军的力度, 始终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

2 指导思想

步骤3:通过坐标系变换实现姿态角解算,确定辐射源与目标视线、接收机与目标视线在机体坐标系下的方位角、俯仰角。

核电工程项目工艺技术复杂、关键活动不可逆、安全和质量要求高,相关的经验反馈工作一直受到重视。尽管日本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6年多,却时刻警示核电国家,核电厂的建设和运行必须围绕安全来展开,发展核电必须稳步、有序推进。经验反馈作为核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核电集团公司必然更重视经验反馈的工作效果。同时,随着各核电集团公司机组数量的增长,必然形成多基地建设和群厂运营的局面,这恰恰为核电工程建设项目经验反馈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3 编写思路与内容

(1)《军队基层管理》 是研究军队基层管理活动及规律的学科,内容包括三个模块,第一篇:理论教育;第二篇:管理内容;第三篇:素质及培养。 军队基层管理的过程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而且是一种思维模式;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素养;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是一种文化。《军队基层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应切合军队基层管理的实际需要,为士官生将来的管理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教材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介绍新阶段军队基层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总结基层实践管理经验,参考有关学者、专家的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适应军队发展需要,是定向培养士官生的必修课程,授课学时为36 学时。

按照部队承训机构和定向培养士官生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本教材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现代军队基层管理的发展变化, 调整、 充实了相关内容,提高了本书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可操作性[3],着力培养符合部队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士官人才。

(3)培养士官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树立科学的管理观念,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士官生基层管理实际运用能力, 在教材编写实施过程中, 使士官生在了解管理学一般常识和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部队基层工作实际和管理特点, 理解军队管理的原则、 方法和过程, 培养士官生的科学管理思维和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不断创新教育模式。军队基层管理课程以提高士官生的科学素养和基层管理应用能力为目标, 遵循一条主线—法规意识; 突出一个重点—基层管理;解决一个难点—管理方法;研究一个热点—新形势下部队基层管理,结合高职士官生认知水平和特点,遵循士官生学习规律,选取了大量实际案例,深入浅出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4],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联系,既有理论支持,又有实践锻炼,着重培养军队基层管理的实用型人才。

(4)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配合实训教学, 分章节分模块, 将理论学习和部队生活实际相结合, 使士官生掌握部队基层分队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士官生的管理素质, 能够将理论熟练运用到部队实际工作中, 能够进入部队担任班长、 基层分队管理者、思想和技术工作骨干。

(5)课程编写重点是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 特别是培养士官生的基层管理能力。 在定向士官生培养过程中开展军队基层管理教学,“管理能力” 是士官的第一任职需要, 即培养带兵打仗、建设部队的基本技能,牢固树立“管理为战斗力服务”的主线, 提高管理课程的重要地位, 将管理课程进一步融入学习、训练中,增强课程发展潜力。

对于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展的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自身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与影响,大部分国外媒体认为,其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令人满意。

执干戈以卫社稷,铸忠诚不辱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强国梦, 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 坚定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道路, 努力培养适合部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实用型士官人才, 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守凯,张惠.军队专业技术院校学员初级岗位培训与部队任职结合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7):245.

[2]周范林.浅谈高校精品教材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09):93-94.

[3]李书权,初壮,李江,赵珩.地方高校特色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8(02):185-186+18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Talking about the Directional Training of the Textbook “Basic Management of the Army”

HU Yong-qiang
(Shando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eifang Shandong 261061, China)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military officers and sergeants who "listen to the party's command, can win the battle and have a good work style"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the scholastics, and the training of military and political literacy such as military thought, military consciousness, military style and military discipline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cultivating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preparation of the new textbook of "Basic Management of the Army" to meet the training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 and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entry of sectarian students into the grassroots to participate in management practice.

【Key words】 Orientation of sergeant students; Grassroots training; Practical talents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9-0180-002

DOI: 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9.088

作者简介: 扈永强,高校教师,军事辅导员。

标签:;  ;  ;  ;  

浅谈定向培养士官生教材《军队基层管理》编写思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