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艳均

程艳均

(阆中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四川阆中637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通过应用疼痛管理临床路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术后疼痛管理临床路径。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前NRS数字疼痛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NRS数字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97.37%,高于对照组的86.84%(P<0.05)。结论:针对骨折患者于术后开展疼痛管理临床路径,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骨折;疼痛管理;护理;临床路径;效果

骨折患者术后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疼痛对于机体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应激源具有伤害性,特别是夜间疼痛感较为明显,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将影响其正常进食和睡眠,且疼痛的控制难度相对较高,通过应用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然而缺陷在于副作用较高,因此限制了临床应用[1]。有报道指出通过做好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有助于帮助骨折患者缓解术后疼痛。本文重点分析通过开展术后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对于降低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度的临床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常规资料

抽取院内自2018年1月起,到2018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76例骨折患者为回顾分析对象,以数字法对入组病人随机分组,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包括患者38例,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24~69岁,年龄均值(40.3±0.5)岁。对照组:包括患者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2~71岁,年龄均值(41.1±0.2)岁。两组入组对象的上述资料比较均衡度高(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有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用药护理及卫生护理等;而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开展术后疼痛管理临床路径,措施如下:(1)术前评估:首先需要做好患者的术前疼痛评估,由责任护士详细了解患者的疼痛经历,全面搜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骨折类型、手术方案、年龄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诱发原因、影响因素及疼痛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制定术后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并在术后护理中严格依据临床护理路径表开展各项护理工作;(2)术后环境护理:患者手术后需要为其提供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确保病室的安静和清洁,同时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以及光线充足,通过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休养环境,提高其身心舒适度进而缓解术后疼痛感;(3)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需要贯穿于围术期内。在手术前需要详细向患者介绍骨折手术的基本方案流程及可能取得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特别是像患者重点介绍术后出现疼痛感的具体原因,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疼痛持续时间等,使患者能够进一步提高认知并做好心理准备,帮助其缓解紧张、恐惧和焦虑心理。手术后仍需要加强患者心理疏导,针对出现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的患者,需要应用科学的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负性情绪提升康复信心;(4)外物干预法:手术后可通过播放音乐、引导患者观看视频或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等方式来帮助其分散注意力,同时鼓励并引导患者参与到喜欢的活动中,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来缓解其疼痛感;(5)手术后可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整,指导患者通过缓慢的深呼吸来保持身心放松,或者采取有节律性的肢体按摩帮助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可利用棉垫对手术切口进行支撑以缓解术后肌肉张力及神经疲劳,进而降低术后疼痛度。

1.3评估指标

(1)以NRS数字疼痛法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度进行测评,0~10分,分值与患者的疼痛度成正比。(2)以问卷调查法对于两组患者关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包括疼痛护理、心理护理、态度、临床操作、病房管理等几个维度,0~100分,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89分),不满意(<70分)。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的相关数据均以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均数标准差通过(±s)描述,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NRS数字疼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在护理之前NRS数字疼痛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NRS数字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骨折患者在手术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疼痛感,并且疼痛症状的持续性存在将对患者机体产生损伤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同时也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术后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其疼痛感,对于骨折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意义重大[2]。常规护理中仅注重患者的环境、饮食、用药等护理,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因素,在缓解术后疼痛度方面效果较差。临床路径是护理人员在护理之前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根据护理目标制定一系列具有循证理论依据的护理措施,有助于确保护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3]。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术后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在术前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术后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并在术后护理中严格依据该临床路径拟定的护理计划方案开展各项护理操作,重点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疼痛干预,通过运用音乐疗法、外物干预法以及按摩法等,帮助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并转移其注意力,帮助缓解患者疼痛感[4]。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术后护理干预之后疼痛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也提示,将疼痛管理临床路径用于骨折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中有助于帮助缓解其疼痛感,同时也可更好的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针对骨折患者于术后开展疼痛管理临床路径,有助于缓解患者疼痛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高璐璐,李玉香,杨建军,等. 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锻炼期疼痛管理的研究进展[J].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 14(6): 469-473.

[2] 宗慧文. 疼痛管理在骨折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18): 121-122.

[3] 赵晶晶,史玲美,褚佳. 四肢骨折患者的路径化疼痛管理[J]. 护理学杂志. 2017, 32(10): 36-38.

[4] 陈小华,隆晓涛,熊浩岚,等. 基于持续质量改进的疼痛管理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疼痛管理效果的研究[J]. 中华创伤杂志. 2018, 34(9): 838-842.

论文作者:程艳均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疼痛管理临床路径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程艳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