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论文_段勇

浅谈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论文_段勇

云南省地震监测中心云县地震台 云南省临沧市 6758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活动对于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大,而地震台站的监测设备也经常面临着人为破坏和被盗的风险。本文以目前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破坏的类别作为切入点,深入而详尽的探究了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的有效方法,从而提升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质量,希望能对我国地震观测行业的深入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地震台站;监测设施;观测环境;保护

引言:地震台站的监测设施包括地震台站的设备、遥测台网的设备设施以及其他地震监测的设施。而地震观测环境则是对于相关设施能够正常发挥设备性能的环境因素。对于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能够提升地震台站监测的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提升地震台站的监控能力的监控范围,为我国的自然灾害防范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托。

一、地震台站检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破坏的事件类别

地震台站是采用相应的地震检测设施和仪器进行地震情况监测的观测站点,也是对于地震现象预测和进行地震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地震台站建设之中,促进了地震台站的数字化建设和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落实,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对于地震情况的监控能力和监控范围。当前,我国已经建成的国家级地震台站就有139个,省级的地震监测台站有267个,市县级别的地震监测台站有588个,而区域级遥感地震台网有三十多个,地震的检测站点有8000个左右,对于地壳运动进行检测的网络站点有25个,基本站点有56个,不定期的观测站点有1000个左右。然而,虽然我国地震台站检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备,却仍然存在着设备设施以及地震检测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根据科学的数据统计表明,当前我国流动地震监测的年破坏程度在百分之8以上,部分地区的破坏程度超过了百分之20,而当前对于地震站台检测设施以及地震观测环境的破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监测设备设施被盗

地震台站的监测站点大多数都处于无人值班和看守的状态,这也导致了相应的设备设施被盗的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大地区的地震台站监测设备都有过被盗或者被毁的现象,单以江西省的都昌地震台站为例,一年之内就发生过九次应急电线被盗的情况,累积被盗的设备设施更是不计其数。这种情况可以说是目前地震台站检测设施和观测环境被破坏发生最多的情况,很多不法分子为了牟取利益,不惜以身犯险,盗取国家财务和相关设施,甚至还出现过地震台站仪器被盗并卖到废品收购站的现象[1]。

(二)城市基础建设对于地震监测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过程之中,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也在逐渐增多,对于地震的观测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早在2006年,北京地区就发生过一起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导致的地震台站被强拆的情况,导致太平庄地震台站的观测资料以及相关数据被全部埋填,相关地区的地震观测也被中断达到数年之久,对于地震资料的留存以及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在2010年,陕西宝鸡地震台站因为高铁的建设施工受到了过多的环境干扰以及流散电流的影响,使地震的观测数据失去了准确性。城市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之中,对于土体的挖掘以及设施的施工都会导致地震观测数据失去准确性,同时会对仪器设备和管网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

(三)人为活动的影响

人为活动对于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也会造成很大影响,不仅会破坏地震台站监测设施的运行,也会导致相关数据无法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说,在江苏宿迁的地震台站观测之中,台站受到周边地区企业管理者的影响以及人为的爆破活动影响,导致地磁观测和短水准观测的观测数据无法正常使用,相关的数据信息难以为地震活动的观测与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的参考价值,相关氡值数据的分析与论证也无法正常进行。

二、地震台站监测设备和观测环境的保护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

地震台站的建设是我国进行地震活动观测并且做出预防措施的重要依托,因此,维护地震台站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对于观测环境的保护对于我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为活动对于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案,增强全社会对于地震台站监测设备与观测环境的保护意识,减少人们盗取地震台站设施设备以及光缆的现象,营造一个安全的观测环境。同时在地震台站之上应该设立更加显眼的指示标志,并明确保护范围,并对于底下的电缆所在位置通知相关单位。相关单位应该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的配合,通过报刊、电台、宣传资料的印发等宣传形式,对于地震监测台站周边的居民进行科普知识宣传以及法制工作宣传,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到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地震监测台站的设备能够安全的运行和工作[3]。

(二)加强治安管理

在进行地震台站检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同时,应该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并充分发挥公安工作的职能与优势,发动派出所以及村治安保护工作的优势,建立更加完善的安全责任联系制度和检查制度,切实的将相关工作治安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使相关力量能够进行有机协调统一,共同做好地震监测台站的治安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之中,应该加强行政执法,明确各个地区人员对于地震台站监测设施以及观测环境保护工作之中的义务和责任,严厉打击偷窃地震设施设备的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之中的相关规定,对于破坏以及盗窃地震监测设备设施的行为进行刑事责任的追究。同时,应该加大相关案件的查处力度,从而起到威慑犯罪分子的作用。在治安管理的过程之中,也应该进行破坏地震监测环境行为的严厉打击,对于地震台站环境监测保护范围进行有效划分,同时对于观测环境保护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处理,对于由于施工过程造成的地震监测仪器的损坏,应该依照法律进行赔偿。同时应该对于地震观测环境范围内的障碍物进行有效清理,防止电磁辐射装置对于观测井水的污染[4]。

(三)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在进行地震台站检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保护过程之中,应该注意对于各个有关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加强与公安部门的配合力度,充分运用法律武器来加大观测设施设备以及观测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协调力度,从而取得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支持,防止由于城市规划建设造成地震观测环境的破坏;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力度,使地方政府能够对于区域内的居民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并保障地震台站的水电供给。比如说在2014年,大临铁路在建设过程之中,很有可能会破坏云县地震台站的监测环境,因此相关领导进行了有效的协调。协调过程之中,相关领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建设要求与规范,同多个相关部门领导进行了交流与沟通,明确地震台站的重要性以及铁路建设对其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铁路建设避让要求,同时提供了铁路路线的优化方案。在各个部门领导积极的协商和解决之下,不仅促进了祥林铁路的如期建设,同时也使云县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得到了全面保护。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的破坏主要是因为监测设备设施被盗、城市基础建设对于地震监测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在进行地震台站监测设备和观测环境的保护措施时,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加强治安管理工作以及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从而全面为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提供全面的保护,促进我国地震观测事业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周健,梁雪萍. 探讨地震台站监测环境的保护问题[J]. 高原地震,2008,(2):57-59.

[2]李超,周大为,吕坚,等. 浅谈如何加强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J]. 山西地震,2013,(1):38-39,44.

[3]姚伟中,冯武,许传仓. 从宿迁地震台情况探讨观测环境的保护[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6,(3):65-68.

[4]陈冬柏,张璐. 地震台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实践与思考——以西安基准地震台为例[J]. 高原地震,2011,(3):46-49.

论文作者:段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浅谈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论文_段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