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莘县水务局 252400
摘要:为了增强水利施工质量的可靠性,降低施工成本,应将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于水利施工过程中,促使软土区域水利施工中存在问题得以高效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加强软土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分析,不断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利用效率,确保水利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得以排除,实现既定的水利施工目标。
关键词:水利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本文重点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论述,需要掌握科学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顺利的解决软土问题,进而保证地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应该从地基的土质来决定具体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完成施工,还能保证获得更加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
1换土法
换土法是一种比较有效又直接简单的方法,能够直接快速地改变地基土壤质量,达到地基土质所规定的质量。换土法的施工比较简单,可以用灰土、水泥等土质代替原来的软土,换土之后的土质,能够极大地提高承载能力。但是换土的成本比较高,经常会受到地理位置的约束,需要长距离的材料运输,提高了施工的成本和施工难度。因此如果要采用换土法,应该首先对周边土质进行实地考察,如果软土地基的周边能够有适合的土质,就比较适合采用换土法,就地取材,减少运输的距离,降低施工的成本。换土之后,要将回填的土质分层夯实稳固,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固性。
2旋喷注浆处理技术
综合利用电化学法、气压法、液压法,以高速旋转的方式,把固化的浆液注射到建筑物之间的缝隙或地基的各种介质之中。当软土地基的土质为黄土、淤泥,砂土或粘性土质时,比较适合采用旋喷注浆处理技术。可以利用粘土浆,水泥浆,硅酸盐,水泥砂等物质进行注射,同时还应该采用定喷、泉喷的方式,建造出复合地基的模型。采用旋喷注浆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避免地基沉降,提高土质的承载能力。但是如果软土地基中有比较多而大体积的石块,就应该对这种技术进行适应性地检验,从而确定该方法是否合适。
3桩基法
桩基法的适用条件是:软土地基土层较厚,并且对其进行大面积、大范围的清理十分不容易时。水利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桩基法的桩柱选择由原先的砂石桩和木桩、甚至是水泥搅拌桩逐渐被替换,现阶段较多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这种方法遵循这样的桩基原理:通过人工或者是机械的方式给软土地基打孔,在软土地基的空穴处注入混凝土,混凝土回放热进而产生化学反应,改善桩基周围的土质力学效应,最终有效改善地基沉降几率,地基的承载力得以保障。同时,由于混凝土预制桩性能较好、施工难度较小,成本相应地得到了降低,并且最终保证了施工质量,在水利建设中应用普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强夯施工法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软土基础的施工,还经常应用强夯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处理。在应用这种施工方法的过程中,通常使用80kN的施工夯锤进行施工。将夯锤吊起在6—30m高度范围内进行锤体的自由下落,通过重复不断的自由下落施工来对软土基础进行夯实。强夯施工法最主要的应用施工环境就是工程基础有大量的河流冲击或者是滨海沉积;还有一种环境就是软土中有大量的换土或者是粉土以及杂填土等土质时;上述几种工程施工环境在应用强夯施工法时,施工效果都较为明显,质量都较为优良。
5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是利用有关的排水设施,排出软土地基中过多的水分,为软土地基的固结奠定基础。利用排水固结处理方式,可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增强软土地基土质的承载能力,利用排水固结处理技术进行排水。在目前主要有砂井排水与水管排水这两种方式。但是目前,水利施工人员对排水固结处理方式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对这种技术认识的并不能够全面,他们认为软土地基经过排水之后,土壤的质量会受到许多影响。其实不然,只要施工人员在排水固结的过程中,熟练地掌握这种处理技术,提高操作的技能,严格遵守施工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就会提高软土地基土质的承载能力。
6添加剂处理技术
添加剂处理技术就是将生石灰、水泥等物质,加到软土地基之中,以改变软土地基的原有成分以及土壤的结构,使原有的软土地基凝固成强度比较高的土质。运用添加剂处理技术,要注意土壤和添加剂成分之间的比例,如果比例不适当,就会使土壤太过干燥,也会致使土壤的水分过多。因此,土壤和添加剂成分的比例是十分重要的,掌握了恰当的比例,就能使添加剂处理技术改善软土地基的土质,从而保障地基的稳固性。添加剂处理技术能够使软土地基提高强度和可凝固性,增加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坚固性。
7混凝土坝施工技术
在面积比较宽的水利工程中,混凝土坝施工技术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通过混凝土的碾压、浇筑和配置,完成混凝土坝的修建。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修建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为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提高混凝土坝的施工质量,避免不均匀沉降,以及结构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减少和防止裂缝的出现。正确处理好实际需求与设计方案的关系,防止混凝土发生变形,产生裂缝,降低水利工程的结构强度。此外,水化热现象是水泥的一个特点,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将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二、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注意事项
第一是应该注意关注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问题,现代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采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承载力以及剪切力计算的准确性,从而开展科学化的分析与处理。第二点是要在对深层搅拌桩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冬季施工的影响因素,防止因为天气的原因而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三是在对地质勘察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精度,除了要对水利工程进行测量以外,还要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测量,还要对地形地貌进行测量,这样才能制定出准确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以降低经济损失。最后还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处理软土地基以前,要对基底的土质进行实验,保证其实用性,防止对水利工程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以及损失,从而更好的开展施工建设。
结束语
为了适应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的要求,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是必要的,这需要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创新,健全软土地基处理体系,根据实际施工环境,进行相应施工原则的选择,这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确保各个软土地基处理工作程序的协调性运作。
参考文献:
[1]古军,尚琨。水利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施工技术探讨[J].陕西水利,2013(04):91-93.
[2]宋谦。探讨水利施工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5):60-63.
论文作者:彭,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土地论文; 土质论文; 地基论文; 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