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发展与功能的拓展

试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发展与功能的拓展

成洁[1]2003年在《试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发展与功能的拓展》文中提出改革开往以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经济是报业发展的原动力,二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规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报业体制的转轨,中国报业迎来了发展高峰期。 报纸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之一就是报纸专刊门类多样,内容丰富。本文对新时期中国报纸专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这对办好今天的报纸专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对我国报纸专刊的产生和早期发展进行了简单梳理,然后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新时期报纸专刊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接下来分析了专刊的功能拓展,指出了当前报纸专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办好专刊提出了建议。 论文通过分析认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繁荣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我国报纸商业化、及当前受众的消费需求关系紧密;专刊的发展源于与受众关系的互动。

陈叙[2]2004年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长在文学与新闻,文化与报业结合处的副刊是中文报纸的民族传统。一方面,副刊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文艺的传播载体,参与建构并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补白到报屁股到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之一(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副刊又成为报纸文化品位的标识,成为报业竞争的另一个战场。副刊的两栖性使它充分感应着报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脉动,受到二者深刻的制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轨迹。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加深加剧的时代,也是报纸副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文人副刊传统在90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曾经在中国现代报业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艺副刊逐渐走向边缘和分化。市场化取向下,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考量往往使副刊处于尴尬的状态,对副刊的砍伐一度成为90年代中后期报业的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报纸越来越厚,而副刊的文化空间却受到极大的挤压。一方面,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芜杂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生存的危机和焦灼使副刊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微观的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理论话语较为陈旧,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和误区,如对副刊界定的混乱,对增强副刊新闻性的认识误区等等。 副刊这样一个已具百年历史的报业文化形态,是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消费环境和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它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转变,这一切都亟待梳理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90年代的中国报纸副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副刊的交叉特性出发,将之放置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传媒生态中进行立体透视。从文学、文化的视角和传播的视角对之进行考察,以把握90年代副刊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反思其在转型与调整中的缺失,思考其在报纸传媒中的功能定位和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澄清一些理论误区,从而更好地承接副刊的民族传统,指导副刊实践。论文本着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理论演绎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全文主要涉及到文化转型、媒介生态这两大影响副刊变迁的动因,以及在二者制约下90年代副刊总体的发展趋向;传统文艺副刊式微现象的剖析;副刊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以及在其制约下编、读、写叁者身份的变化和副刊文体的新发展;副刊形态的多元化;对90年代副刊发展的反思与前瞻等五个方面。 本文的论述表明,20世纪90年代报纸副刊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由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文化副刊发展。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入都极大地动摇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副刊传统。又具体体现在副刊内容、功能和文化趣味的变迁上。副刊越出传统的文艺范畴而与日常生活呈现出同构性,向着新闻化、娱乐化、时尚化、主题化的方向发展。从偏于严肃教化的文化教育园地到市民文化的建构到中产阶级身份的书写,娱乐功能得到极大的张扬。 2、从新闻改革的急先锋到报业兴盛的边缘落寞再到对报业文化品格的塑造,这是90年代以来副刊在报纸内部位置的变动历程。90年代初期,副刊边缘化的特质使它成为新闻改革的急先锋,掀起了周末版的热潮,甚至于形成“以副压正”的现象。90年代中后期,来自商业性专刊和新闻版的挤压以及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衡量,使副刊处于边缘化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报业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副刊对报业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得到重新认识。 3、副刊的新闻化与新闻的文学化也是90年代副刊发展中呈现出的一种现象,归根结底,仍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资讯娱乐化的一种体现。 4、90年代副刊的生产由自主性的精神生产向着市场化生产转移,受众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编者的单向度运作向受众、作者的多方参与发展,策划性的增强使副刊由单一的来稿加工向话题设置拓展。副刊的市场化运作培养了新型的自由撰稿人群体,副刊编者也由传统的文化人向深谙市场规律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转型。副刊文本生产也向着市场化、大众化、消费化发展,出现了大特写、时评、新媒体散文等易于参与和易于消费的文体形式。 5、从单一的副刊形态到雅俗分流,多元共存的副刊格局。由精英文化主导的传统文艺副刊式微,随着报业格局的调整,尤其是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兴起,副刊的形态也趋向多元。 论文在揭示90年代副刊发展特点的同时,也对其发展和转型中的缺失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如副刊写作的快餐化,创新力不足,副刊文化空间的局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低俗与媚俗倾向等等,并指出副刊在冲破狭隘的文人圈子的同时又要警惕落入中产文化趣味的自我陶醉中。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首次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报纸副刊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此前,对90年代报纸副刊变迁的研究主要是单篇文章,而且主要是副刊从业人员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系统性和理论性有所欠缺。2、本论文选取了交叉性的视野,注重从副刊的边缘特性出发,从文学、文化和传播的视角来研究副刊的变迁。3、对业界较为流行的“大副刊”概念,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了不

操慧[3]2004年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叁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叁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叁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叁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刘枫[4]2005年在《厚报时代的大副刊现象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报纸分为四大块: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可见副刊在报纸传媒中一直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新时期中国大地上兴起的改革大潮使得报纸变厚正成为一种趋势,我国报业进入了厚报时代。厚报时代的来临,是报纸吸引读者、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报纸变厚是世界报业发展的趋势和进步的标志。厚报时代报纸变成厚报,而厚报的新闻版面基本未变,副刊的版数则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之相适应,报纸除了新闻容量的增加外,副刊在版面的设置与安排上也发生了一些根本变化,使得报纸副刊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 如今注入新思维的副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而是被一种大副刊的概念所定位,既有反映社会面较广、内容多样的综合性副刊; 又有以某一专题为范围,满足特定读者的特殊需要的专题性副刊,如国际副刊、妇女与家庭副刊、周未副刊等; 还有以某种专业为范围、传播某一领域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副刊,如史学、经济与管理、文艺、教育、健康副刊等,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也就是说今天的报纸副刊已经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几乎将新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包括了进去。大副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涉及面非常广泛,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旅游、时尚,以及道德、法律、伦理等等各方面; 它不受时空内容形式等等的限制,从远古到未来,从国内到国外,从天文到地理,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同时更能贴近生活,与时代共振。这种融古今中外知识和信息于一体的特殊个性,使大副刊成为现代文化现象的复杂综合体。这既是由于现代人们信息需求量不断扩张应运而生的结果,也是现代受众对新闻需求多元化的集中体现

潘荣华[5]2010年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沈玲玲[6]2010年在《试论《安徽日报》版面视觉传播形式的发展与创新》文中指出在这个时间与注意力资源短缺,空前强调效率与阅读快感的时代,任凭内涵多么优质的报纸,都需要在形式上做足功夫来吸引读者。因此,读图时代报纸版面视觉语言的力量就愈发强大,它能够有效的向阅读者传达信息,可以通过给文字和图像附加各种信息,强化或削弱它们的意义,甚至能够改变原本的含义,不同的版面形式能够不同程度的吸引读者的眼球。实践证明,报纸版面不单是新闻报道的形式语言和表达方式,更是占领读者市场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量。面对当今报业自身的激烈竞争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其他各类媒体的冲击,作为省级机关报的《安徽日报》其原本的版面形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读者需求,它被逐渐非主流化,报纸的版面革新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党报也逐渐摒弃以往一成不变的版面设计,在不完全舍弃党报模式的基础上,呈现全新的视觉版面来争取更多的受众和市场。本文以《安徽日报》为研究对象,从美术学、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等视角对《安徽日报》版面形式的历史沿革、发展历程、版面内容、设计特色等方面做多方位、多角度地解析,探究其版面视觉传播形式的变革动因、变革思路、变革措施等,并试图在理论分析过程中找出实践的不足,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借此探索以《安徽日报》为代表的党报版面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其他党政报纸的版面变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胡笑源[7]2016年在《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困境与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强大,各类的新兴媒体对于党报以及纸质媒体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再加上现代报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的发展空间在无形之中被控制。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副刊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在充分施展其“留客”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中,这是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副刊一直难以逃避的复杂问题。本文较为系统的对党报副刊加以研究,《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党报,其有着悠久的副刊办刊历史,通过对《内蒙古日报》副刊的剖析,总结出党报副刊再次振兴的途径或策略,同时,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副刊所面临的困境与目前《内蒙古日报》所存在的问题,利用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学界研究党报副刊提供学术上的思考与经验的借鉴。

韩伟表[8]2006年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旨在从学科发展范式的角度,对自1840年至2005年学术界关于近代(1840-1911)小说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希冀为新世纪的近代小说研究提供借鉴,也为今后建立“近代小说研究史”这一小说研究史的分支学科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本文分四章予以阐述。 第一章“承绪与萌新”,评述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近代小说研究。从学科建设考察,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发展的酝酿萌芽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800篇(部)左右。其中传统形态的序跋、评点是最主要的评论形式。从评论的内容而言,19世纪4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的序跋和评点在观念、旨趣、视角等方面基本上与此前一脉相承。但从19世纪70年代,尤其是19世纪末开始,随着中西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新思潮的迭兴、文艺报刊的涌现、新小说的产生,评论的形态和内涵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与新小说、新思潮等互为表里,评论者在序跋、评点中大量表现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术语。另一方面,作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最主要的评论形式的专题论文开始出现,虽然数量还很有限,篇幅也还不长。这一阶段,从总体特征考察,在近代小说研究史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近代小说研究。但其在学术和学术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并不能因此而轻忽或低估。要言之,主要有:首先,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序跋、评点等评论文章与具体作品的创作时间相距不远,有些甚至基本上与创作同步,因此保留了许多有关创作经过、作者身世、作品意旨、版本演变、本事源流等方面的原始资料,有些本身就是极其宝贵的史料。而这些正是研究赖以进行与深入的根本基础。其次,这一阶段的序跋、评点中对新观念、新思想、新术语等的尝试与运用,孕育了学术研究新范式的萌芽,成为20世纪20年代小说研究现代转型的先导。还有,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近代小说研究奠基期的许多研究者,有不少是在这些序跋、评点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这对他们今后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就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等等。 第二章“初创与杰构”,评述20世纪20至40年代末的近代小说研究。该阶段是近代小说研究学科建设的奠基时期。该阶段的各种研究文章共700篇(部)左右。其总的特点是,在中国学术现代转型的背景中,鲁迅、胡适、阿英等,在

孙勇[9]2004年在《转型期综合性日报经济报道取向及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市场经济体制进程的展开,国内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正经历着一场全方位的转型,新闻改革就是所有转型中的一种。经济报道呈现急速发展的态势,是新闻改革中的一大特点。国内各种媒体纷纷开设经济专栏或专题节目,不仅经济类报刊,就是综合性日报,也纷纷占领当前新闻报道的前沿;不仅中国,就是世界范围,也呈现类似的趋势。经济报道的变革已逐渐在国内新闻改革的话语空间占据越发重要的地位。由于人们的需要与经济新闻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就是经济新闻价值,所以从经济新闻的价值属性、取向及其实现着手,是解决经济报道现存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尝试对新时期综合性日报的经济报道取向及相关问题作出探讨,以求在理论层面加深对此问题的认识,进而对实践产生一定的借鉴。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背景及转型必要,对国内有关的研究作了一定归纳。 第二部分对经济报道的界定及相关。对国内学术着作中对经济报道(新闻)的定义及相关理论,进而尝试作出自己的定义。 第叁部分经济报道的“新”功能。此处的“功能”指转型期经济报道的功能,在论述中注意突出了功能的“新”和“嬗变”。 第四部分国内经济报道取向简要回顾及当前生存状态。对历史的回顾,是为现在寻找坐标,还通过对当前的鸟瞰,初步得出目前国内经济报道生态不太令人满意的结论,这也是本文论题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五部分几个有益的取向视角,进而对取向的实现过程展开阐述。价值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取向带有一定的抽象性,然而体现在新闻报道这一实践性极强的社会活动中,却并不枯燥。本部分就是结合报道实践对此进行阐述,尽量突出契合转型期内在要求的新方面。 第六部分结语。指出经济报道价值取向的擅变就是新闻转型的活生生的现实和丰富成果的重要展现。体现一种新的语境和话语规则的经济报道的价值取向的转型应当是当下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起点之一。关键词:经济报道价值取向实现途径

吴定勇[10]2005年在《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个“嫁接”出来的、定位于综合性市民生活报的新兴报种——都市报在中国报坛上异军突起,取得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在都市报效应带动下,许多新创办的早报、晨报、时报、快报、生活报,一些老报纸如部分商报、青年报和大量的晚报等,通过改革、改版也纷纷走上了综合性市民生活报道路;少数机关报亦与都市报“对接”而带上了浓厚的都市报色彩。故广义上的都市报实际上应涵盖上述各类报纸,而当今中国报业市场上读者最多、效益最好、影响最大、最有活力的报种亦非都市报莫属。 令人瞩目的“都市报现象”是近年来新闻传播理论界一大热门话题,学者们带着惊喜的心情、欣赏的眼光和高度的热情,对都市报现象投入了极大的关注。论者或对都市报的崛起进行现象性描述和考察,或剖析都市报的报纸定位、新闻理念和新闻策划艺术,或阐述、总结都市报的实践创新和理论贡献,或探讨都市报同晚报、机关报等报种之间的渊源关系和矛盾冲突,或对都市报的竞争形势和竞争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也有学者对都市报的特质与特征、内涵与外延、都市报的经营管理和营销策略、都市报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未来走向等话题进行把握和考量,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和精彩之笔,为业界实践提供了有用的理论支持,也为对都市报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作了必要的铺垫。但就笔者所见,这些研究基本上还局限在比狭窄的视野里,主要是对都市报现象本身以及都市报新闻竞争问题等进行比较微观、具体的探讨,且多停留于经验总结、技术分析和竞争对策等操作性层面,未能从更为宏观的社会时代背景和更加深入的学理性层面上对都市报横空出世笑傲江湖的内外部原因加以比较系统深入的把握和透析,不能不说是一大缺憾。

参考文献:

[1]. 试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发展与功能的拓展[D]. 成洁. 广西大学. 2003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 陈叙. 四川大学. 2004

[3]. 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

[4]. 厚报时代的大副刊现象研究[D]. 刘枫.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5]. 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

[6]. 试论《安徽日报》版面视觉传播形式的发展与创新[D]. 沈玲玲. 安徽大学. 2010

[7].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困境与策略[D]. 胡笑源. 内蒙古大学. 2016

[8]. 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 韩伟表.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9]. 转型期综合性日报经济报道取向及实现[D]. 孙勇. 四川大学. 2004

[10].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都市报新闻传播策略[D]. 吴定勇. 四川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试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发展与功能的拓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