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算管理是电力企业日常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企业生产、企业决策带来更多的科学依据,其管理效果将关系到电气企业的日常工作运行。当前我国电力企业在实际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其预算管理的实际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凸显,对于电力企业的全面发展不利。新时期背景下,电力企业需要全面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价值,通过有效的管理对策,合理优化企业资源、企业资金等等,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有效策略
引言
新时期,经济迅猛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基础行业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电力企业也开始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模式,逐步融入市场竞争中。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的加强迫在眉睫,作为重要一环的财务预算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平稳和顺利发展至关重要,这也就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企业管理与财务预算管理的分离
一般而言,电力企业要改善企业管理会从生产出发,对企业整体管理水平进行改善,希望的是开源节流,从而忽视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这样导致内部管理的不全面和不合理,没有最大限度的挖掘预算管理的作用,忽视了预算管理应有的作用。预算管理作用的忽视,导致决策存在偏颇,脱离了企业的实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1.2缺少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方案是建立在企业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情况包括企业的方方面面:资金运转情况、员工流转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制度执行情况、市场经济情况等等。在现代的情况下,电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都缺乏制度保障,难以确保其落实情况,这就造成预算管理的随意性。而且,在预算方案确定之初,也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来对预算方案进行把关和审核,预算会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或缺失某些方面或盲目拔高,这本身就是对预算的严肃性的忽视,对财务管理工作极为不利,会对下一个会计区间的财务情况带来隐患。
1.3忽视了必要的动态管理
在当前大多数电力企业中,预算管理方案的编制的方法种类十分繁多,,但电力企业采用的方法是较为传统的编制方法,一般而言就是固定预算法和定期预算法,而这两者编制方法并不完全符合电力企业的现状,对电力企业预算管理造成障碍。静态的预算管理模式缺乏灵活性,与之相比而言,动态的管理模式可以为企业的实际管理增加效益。
1.4预算人员综合素质还待提高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预算的具体操作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这就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专业的要求,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固守旧的知识体系也必将无法适应时代的脚步。电力企业的财务部门是预算编制、管理和监督的直接参与者,如果财务部门的相关预算人员业务水平低,将直接影响企业预算管理质量的好坏。尤其对老员工的要求宽松,才使得预算管理工作得不到进一步提升。同时,负责人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全面,对预算工作要求流于形式,也是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加强对财务预算管理措施的问题
2.1增强预算管理重视程度,创新预算管理工作手段
电力可以基于“杠杆原理”,基于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预算管理指标模型,形成规范性、全面性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电力企业可以积极学习其他优秀单位的预算管理方式,增强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明确企业预算管理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电力企业可以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融入到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保证信息的实时共享、实时交流,提升电力企业的行业竞争能力。电力企业需要提升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更加积极整合内部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比如电力企业可以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流程,积极分析当前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业务流程的规范性运转,全面的绩效监控管理制度等,提升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综合效果。
2.2对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监督执行
科学严谨的预算管理体系是保证电力企业资金正常运作的前提,同时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要有机的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制定全面、细致的预算计划。在制定预算的过程中,对每个数据都要进行科学的分析,要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同时还要具有可行性,如果没有可行性,预算管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2)加强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一旦预算管理起动,预算中的每个数据就会生效,因此预算管理人员每月对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和总结,对预算完成不好的部门和完成好的部门都要进行科学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如果是预算制定的不科学、不详细则对执行部门进行严厉处罚,责令重新制定,对预算完成好的部门再一次进行分析,通过加强管理能否还存在利润空间,通过反复分析研究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得到利益。
2.3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预算管理的成功与否和预算管理的水平,预算管理人员不仅要懂得财务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才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数据。电力企业的资金流动密度比较大,这就要求预算管理人员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超的业务能力,提高预算人员的素质一般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1)每月要聘请专业人员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通过业务培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风险意识和心理素质。2)每年要对预算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对不合格人员重新进行补考,再不合格予以调岗或者辞退,更好的保证预算管理队伍的素质。
2.4完善财务管理体系
供电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合理地规划供电企业的成本支出,明确供电企业的支出范围和支出成本,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除此之外,通过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还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财务风险,降低成本,增强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供电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增强供电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还要根据供电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财务管理方案,并且要求各部门严格实施,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的效果和质量。
2.5加大预算考核评价力度,以保障预算管理成效的发挥
当前的预算评估仅为指标结果,缺乏总体评估的预算执行情况,从而导致对业务部门横向作评估很难实施;评估结果得不到有效的激励,从而导致预算评估使用不能保证充分执行企业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财务部和资产管理作为集中管理的预算归口,应认真评估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数据的准确性、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和责任的执行核实,结果将关联到各部门的绩效,以制定适当的措施,预算参数的错误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是重要一环。所以,认真提前规划,实施过程不打折,实施后再深度分析,总结出改进措施,并不断强化预算管理水平。
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电力企业来讲,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机遇大于挑战,要建立完善的预算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积极的开拓市场,电力企业就会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参考文献
[1]钟佩玲.电力财务中的预算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中国外资,2013(15):13.
[2]李建国.探讨经济时代电力财务管理的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2(18):78.
[3]徐莉萍.企业预算管理中的风险及其防范[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5):163.
论文作者:刘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预算管理论文; 预算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财务论文; 企业论文; 情况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