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论文_李彩英

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论文_李彩英

淮北矿业地产公司 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为了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建立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预算管理体系,有必要加强对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办法的分析与研究,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有效提升工程预算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而使建设项目工程的造价管理能力得到质的飞跃。鉴于此,本文对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工程预算;成本控制;管理办法

一、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控制存在局限性

一直以来,生产成本都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点,对企业的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重视不够,同时对企业的管理成本也是如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不仅要考虑传统成本,还要考虑在市场发展中出现的新的成本因素,如环境成本,如果环评不过关的话,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

2、质量意识薄弱

从2014年的质量事件可以看到,我们企业各层级职工的质量意识都相对薄弱,责任心不强,侥幸心占了上风。尽管你在生产过程中能很好地控制其他成本,但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将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加大,预算失控。同样,服务质量也非常关键,各种安装环境不一样,我们的产品也就要经受各种考验,通过现场服务及时向技术部门和生产部门反馈各种信息,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导致企业成本管理决策失控,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甚至退出市场。

3、企业成本控制责任划分不明确

自2008年企业开始执行预算管理以来,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细节上尚待加强。成本管理不仅是控制各项成本费用,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每个人的责任心管理。目前责任成本仅仅是与相关责任部门发生关系,对相关责任部门进行考核,并没有落实到每一个人,因而在责任成本的执行过程中就出现了推诿扯皮的问题。我们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将相应的预算指标自上而下直接分配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要求每一名职工根据自己的所在岗位签订不同层级的成本合同,并清楚的明白自己的管理责任,进而使每一名职工都能得到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动融入到相关预算工作的实施中。

二、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办法

1、增强工程预算人员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

在项目工程的建设当中,若想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必须增强工程预算人员的经济成本控制意识,端正态度。可以制定一些激励制度来鼓励相关人员,使其能主动为企业着想,从思想上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工程预算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同时还要对项目预算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巩固旧知识,扩展新能力,弥补不足。比如:某施工企业,为了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做好工程预算工作,定期对预算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考核,旨在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从而使实际工程中的成本管理工作变得更得心应手。由此可见,加强对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是提高企业综合管理能力的基础。

2、注重对预算定额与造价费用的选用

要密切关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生产关系与产力的内在联系,以尽可能降低劳动力消耗为目的来进行工程的管理预算。要充分调查和了解建筑市场中安装单位的劳动力平均水平,从而为工程预算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料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有效把控设计变更

尽管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的出现无法避免,但是施工企业可以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与控制,谨防因为过多的设计变更为工程的成本预算控制带来阻碍,因此,要充分重视图纸会审的环节过程,认真研究图纸,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防止因为疏忽和漏洞,而对工程的预算实施带来严重的影响。可以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来进行把控,例如:要尽量使设计变更发生在设计阶段之中,利用先算账后变更的方法来做到对设计变更的有效把控,同时,施工阶段要不断参考图纸,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来操作,预算人员要充分了解工程概况,以防在预算过程中出现纰漏。

4、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

首先在原有的预算管理基础上完善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控制体系,将原来未曾考虑到的质量成本、环境成本等新的成本因素纳入到成本预算中。把企业各层面的工作按作业控制层、管理控制层、经营管理层进行分层管理,并建立分层次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使企业每个层次的成本预算工作都由相应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最终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整套健全有效的成本预算管理体系,使成本管理方案,成本指标得以有效的落实。

其次是要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完善。成本预算并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经营规划来,使预算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如果在产值下降的情况下就降低可控费用指标,对生产部门合适,但对后勤部门来说就不能一刀切。产值在下降,但后勤部门的工作并不是同比率下降,它还要分担其他非直接生产的任务。在预算执行的几年来,成本已经压缩到非常小的空间,即使按上年相同的指标都不一定能完成,再降低指标会严重影响职工的积极性,更不要说创造发明了。预算的执行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完善的过程,当需要对预算进行相应的调整时,需及时按规定调整,才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发展,而不能一味强调预算的刚性管理。再次是要建立成本控制指标的公示制度。目前企业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如果每月对各责任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公示,一方面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现出公开公平公正,让费用透明化,防止出现私下操作的现象。通过公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可以促进每月成本控制指标的高效完成,提高各个部门的计划执行力。最后是要使企业的成本控制预警机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若企业拥有一整套健全的成本控制预警机制,就能有效的监控企业内部各部门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在管理费用方面就做的很好,但对于其他费用就有必要加强管理。当支出金额超过成本预算计划时,就必须向预算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对超额的原因进行详细的说明。若理由不充分,预算安排可以被要求停止。

5、加大预算考核力度也是对成本控制的一个有效举措

目前,企业在成本考核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做到奖惩分明,刚性兑现,不能只是惩罚的力度大而奖励的力度小。俗话说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其表现一定差不了。比如,有的预算单位,本来年底有预算结余,但对于结余奖励的力度很小,这就会导致其将预算用完,造成成本增加,还影响下一年度预算的编制。所以合理有效的奖惩机制可以促使预算的顺利执行,还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员工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新方法和新工艺的深入研究,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稳步的提升,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效果。

结束语

总之,施工企业作为工程建设的主要单位,往往忽视了预算管理工作,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投入到施工方案与技术的研究上,殊不知,成本造价的控制与工程预算息息相关,事后控制必然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不断深入研究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办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艳.XS房地产公司项目成本控制案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2]李清霞.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

[3]冯江娇.全面预算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9:133+16.

[4]石勐勐.供热管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彩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工程预算在成本控制中的有效管理论文_李彩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