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管理探究论文_李福芹

关于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管理探究论文_李福芹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山东 277400

摘要:保障性住房的出现是国家基于中低收人家庭与房价走势等多方因素综合考量后出台的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解决我国中低收人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为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着支撑,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在保障性住房等惠民工程建设和落实的过程中,项目、工程等方面出现了质量低下、管理混乱等问题。怎样才能使保障性住房建设真正惠及人民,让部分贫困群众住上放心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将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管理进行深入探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工程管理

前言

保障性住房的出现是国家基于中低收人家庭与房价走势等多方因素综合考量后出台的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实施有利于解决我国中低收人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为人民的安居乐业提供着支撑,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在保障性住房等惠民工程建设和落实的过程中,项目、工程等方面出现了质量低下、管理混乱等问题。怎样才能使保障性住房建设真正惠及人民,让部分贫困群众住上放心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系统的、比较完备的奖惩机制,无非要发挥两种作用,一是激励作用,二是约束作用。房地产工程项目推行精细化管理激励约束机制,对项目经营取得的成绩、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进行总结、交流、表彰、奖励,并在企业内进行推广,能够有效地解决工程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工作开展不力的部门应实行问责制,能够确保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落实。在项目部更应当建立细致、具体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成为理解、支持、参与精细化管理的原动力和主体。

二、加强保障性住房监督管理

建立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作为稀缺的公共资源,相关政府职能机构必须保证保障性住房的配置、公共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的准确执行并对对公共住房进行适度的干预和调节。上世纪60年代,美国150个城市发生居民骚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住房问题,这迫使美国政府开始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并专门成立联邦政府的房屋行政署,主要负责公共住房管理。只有成立起专门的住房管理机构,使得有专门的负责人为此项目服务,才能使得这项工作更顺利的进行。建立专门的保障性住房管理机构在房价快速上涨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完善保障性住房建筑发展长期战略规划。保障性住房建设涉及多个管理环节、多个部门。应该成立专门的建设管理机构,协调、统筹各部门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的职能,促使各个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能够真正的保障低收入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的权利,为老百姓做实事、做好事。

三、加强现场质量监管工作

由于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售价由政府控制,利润率不得超过 3%,当建设成本上涨时,建设施工就容易发生偷工减料或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再加上保障房建设工期紧,施工安全措施不到位,给保障房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因此必须做好现场施工质量监管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强调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经图审合格图纸及相关规范标准施工,严格全过程施工程序要求,监理单位履行好工程项目全过程监督职责;二是及时按要求做好报请当地建设行政主管单位,安排质量安全监督部门介入,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质量抽检及巡检;三是关注工程质量检查结果的整改反馈是否及时,客观;四是对专业承包单位资质及建筑材料合格检验报告的审查,并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监管及控制质量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做好项目成本管理工作

所谓成本管理通常是指在形成项目成本的过程中,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耗费的费用开支、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进行限制、调节、监督和指导,通过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费用控制在成本的计划范围内,为成本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具体工作中,对成本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1)人工费用的控制。施工企业要根据内部实际情况对其劳动定额进行合理制定,同时,在进行工程量计算时,要结合其内部劳动定额进行人工总量的计算。在对人工总量的合理控制中,实现对人工费用的科学控制。(2)材料用量的控制。施工过程中,要建立严格的用料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材料用量的控制。可以利用包干的形式解决现场施工辅料耗用较大的问题;可以实行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的租赁制,能够实现周转材料和机械设备利用率有效提高,项目部用完后将其向租赁公司的立即归还,在保证施工速度快速加快的同时,还有利于租赁费用的减少。另一方面,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案的制定,使企业在正确选择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促进功效的有效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工程成本的降低。同时,在对工程质量严格把关的基础上,使返工浪费的现象得以减少。(3)间接费用的控制。施工中还要对其他直接费用及间接费用进行控制,可以通过对管理机构进行精简和对管理层次进行减少,使施工管理费用得以节约。

五、加大项目建设安全管理力度

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还要包括对各方面安全管理的强化。通过安全责任制的建立,使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班组和有关各级负责人都担负相应的经济责任;通过充足的安全设施投资,使兼职安全员在施工班组得以配备,专职安全员在施工项目部得以配备,从而促使安全管理的工作得以充分贯彻落实;通过组织和开展安全培训教育,要求各班组在班前要认真开展安全交底并做出相应的记录,从而使施工工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以提高;通过对转岗工人和新工人组织和开展严格的岗前培训教育,使其能够掌握扎实的安全基础要对关键设备、关键部位及关键人员的安全狠抓落实,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要在严格的培训和持证的基础上才能上岗,洞口、临边等关键位置的施工人员要做好防护措施才能工作,大型的重要设备要做到定期检查和及时维护,使潜在的安全风险得以规避。

六、增强服务意识

伴随着征迁户回迁理性,“售后服务”越来越受重视,打造专业队伍,提高服务意识,加强住户忠诚度是该项目组制定政策的依据。尤其是在保障性住房品质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从住户回迁的角度和房屋使用功能的细节要求上出发,尽量在质优价廉的基础上,提高房屋建设的美观性。对于保障性住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尽快进行实际情况调查并解决,让住户感受到管理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热情,使得住户增强买房、住房的决心。

七、结束语

总而言之,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开展是一项惠民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项目和质量的管理需要全方位的落实,项目的完成不是一蹦而就地,需要多各部门的支持和管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参建单位都应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使得部分贫困群众可以真正享受到物美价廉的放心房,继而促进着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宁. 保障性住房项目的建设管理与成本测算[J]. 中国市政工程, 2012(4):36-38.

[2]王军华. 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问题探讨[J]. 中国工程咨询, 2015(4):23-26.

[3]林芳. 保障性住房项目成本控制管理探究[J]. 当代经济, 2015(20):68-69.

[4]常庆. 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管理中的问题探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 5(34).

[5]王磊. 保障性住房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 2014:150-150.

论文作者:李福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关于保障性住房项目工程管理探究论文_李福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