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唐晓冬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唐晓冬

陕西高速机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身份证号码:61052619851008XXXX

摘要: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水泥混凝土路面开裂、破损、结构损坏等多种问题,使得交通出行受阻。针对我国公路使用年限偏低、运行维护成本高且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必须优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确保沥青路面的稳固性及平整性,起到节约成本、降低污染的作用。为此,有关部门必须推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创新,切实提升公路质量。

关键词: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和其他路面结构不同,其采用的是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沥青混凝土又具有较大的优势,首先,对沥青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更加方便,可以分期进行修建;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性较好,路面不仅结实还耐用,车辆行驶中的振动相比其他路面也较小;最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扬尘较少,有利于人们的健康,降低环境污染,其透水性也较好,不易形成水坑。沥青混凝土路面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施工费用花费大,但总体而言,其优点大于缺点。由于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流程较为繁琐,在施工中使用的工艺也比较多,这就需要在施工时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都进行严格把控,建立完整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从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势

通过实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主要具备以下优势:首先,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加,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能够提升车辆行驶的舒适度,并有效降低噪音;其次,天气及环境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小,能够避免产生粉尘及积水等问题,对比水泥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舒适度高、环境污染小等突出优势,在公路中得到广泛运用;再次,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效率高等突出优势,能够降低对周围环境及居民的影响。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原材料的把控

控制质量首先要控制原材料的采购,进场的所有原材料必须有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质检单。确保碎石的材质,玄武岩优先选购,确定碎石的级配、针片状、酸碱性、黏附性、压碎值、含泥量等指标是否符合图纸要求,沥青的质量更要严加把控,试验结束合格后方可卸车,沥青罐要做好防水措施。矿粉按批次检验矿粉的细度、亲水系数、安定性。

2.2配合比设计

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关键环节,配合比设计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的所有技术指标是否合格,直接决定着路面的使用寿命,配合比设计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设计,本项目工作试验室尽量提前完成,有了初步的目标配合比才能确定各种材料的数量,避免盲目备料,拌合站正常运转时及时通过热料仓筛分和混合料抽提后的筛分调整配合比确定生产配合比,在正常施工时通过通过每日的筛分和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分析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确定最佳的施工配合比,施工配合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稳定度,平整度、渗水。沥青含量过低、级配不好都会使稳定度降低,混合料的间隙率、饱和度等指标也会超出合格范围内导致路面渗水不合格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流值超出合格范围内混合料在摊铺碾压时会产生料推移,流值的大小直接影响的就是路面的平整度,而影响流值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沥青含量,混合料的级配。

2.3混合料运输质量控制

混合料运输车辆,要综合考虑运输距离、车辆载重量、拌合站生产能力、现场摊铺碾压等因素,合理配置运输车辆数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确保混合料温度,车厢两侧采取保温措施,顶部油毡帆布覆盖,防止运输过程热量损失。运输车辆车厢清洗干净,涂刷隔离剂,防止粘黏车厢,方便卸料。车辆装料时采用“前、后、中”的方式,减少离析现象发生,装料时不宜过慢,防止车辆运输途中漏料,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车厢侧面打温度检查孔,专人负责检查出厂温度,混合料出厂温度以155℃~170℃为宜,不符合出厂温度的混合料,不得运至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运到现场的温度不得低于130℃~150℃,已经结团或受雨淋的混合料不得摊铺。倒车卸料时,专人负责安排指挥车辆,避免运料车撞击摊铺机,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车,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牵引前进。

2.4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

在沥青混凝土拌料运输到制定施工现场之后,施工人员立即需要落实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就当前实际状况而言,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需要借助专用摊铺机完成,且摊铺过程必须保持均匀性,最后实施碾压作业。具体来看,正式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首先应当对所用机械设备的完好性进行全方位检测,确保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故障问题从而引起作业中断的现象。这是由于沥青冷却速度较快,且其硬度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需要在碾压作业的过程中把温度维持在1600℃上下。不仅如此,熨平板的温度也应当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规避部分过日的现象,这是为了防止出现局部沥青摊铺质量不达标的状况。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期间,施工人员还应当根据路面的实际宽度,确定实际使用摊铺机的数量,并对摊铺的温度进行严格把控,若是在摊铺作业的过程中出现不达标的现象,则需要及时采取人工摊铺作业的方式进行补救。除此之外,摊铺机作业的速度也需要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过快、过慢都不可以。一般来说,摊铺机作业的速度应当维持在6m/s左右;并且,施工人员还应当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详细标准,对摊铺作业的宽度与厚度进行确定。针对部分对摊铺厚度要求较高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需要落实分层摊铺作业,并对各个层次之间摊铺的时间间隔进行严格把控。同时,对于摊铺作业可能出现的接缝,也需要完善压实处理。

2.5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

为确保沥青混凝土公路上、中、下三层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施工人员还需要对路面实施碾压作业。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状况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的次数,通常不得低于三次;碾压的频率也需要结合摊铺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能随意指定。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作业包括三个部分:①初次碾压;即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相互配合,针对碾压作业进行科学把控、规划与设计;而初次碾压结束之后需要及时对路面碾压的状况实时全方位检测。在实际碾压的时候,需要配备两台钢轮压路机,并对沥青混合料铺设的路面实施碾压,碾压次数一般为两次,并且保证整个碾压过程中其温度都不低于135℃。除此之外,初次碾压的速度需要保持在3km/h以下。②重复碾压;结合初次碾压的实际状况,确定合理的碾压次数,通常为两次,不能超过三次,并确保碾压温度不能低于110℃。③最终碾压;一般来说,碾压次数不能超过两次,碾压温度不得低于90℃。

3结语

沥青混凝土的坚实度高、平整度适宜、具备良好的耐磨性能,凭借其突出优势,在公路建设中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环节,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施工流程规范和标准的指导下开展具体施工,并完善质量检测环节,为切实提升公路施工质量奠定基础,有效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朱相宇.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准备及工艺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09):60-61.

[2]杨岁朝.公路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措施之研究[J].居舍,2019(09):63.

[3]李峰.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3):241-242.

论文作者:唐晓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论文_唐晓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