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肖洁

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肖洁

摘要:目的,针对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临床保守治疗模式中的实际护理体会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方法,在2017年6月到2019年6期间,从我院儿科实接诊的外伤性脾破裂患儿中选取20名患儿的病例资料做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结果,20名小儿外伤性脾破裂患儿在采取保守治疗模式中无一例患儿出现中转手术治疗的情况发生,均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结论,在小儿外伤脾破裂的临床治疗中,结合患儿的实际病情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临床护理方案,提升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有助于患儿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还能直接降低病情对患儿的伤害与不良影响,是提升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效果的基础与保障。

关键词: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模式;护理体会

在人体腹部内脏器官中,脾是受损器官类型相对较高的,脾脏破裂现象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据了20%~40%的比例。脾脏,是人体重要的中枢性免疫器官,同时也是人体淋巴器官中体积最大的,所以脾脏被称为人体的应急小血库。针对外伤性脾破裂病情的治疗而言,传统的治辽方式是手术治疗,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变革的影响下,使得对脾脏功能的研究与实际诊疗水平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与进步,在充分保障患儿生命安全的基础上,非手术模式已经成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的主要方向,这一点在儿童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17年6到2019年6月期间,从我院儿科接诊的外伤性脾破裂患儿中随机选取20名患儿的病例资料做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20名患儿中有9名女性,11名男性,具体年龄范围在4-15岁之间。有6名患儿有腹痛与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的征兆,其他14名患儿均无明显的不适。在B超监测或CT扫描的检测下,患儿均为脾破裂现象。

1.2诊断外伤性脾破裂现象的具体依据

(1)患儿具有明显的外伤病史;(2)在B超监测或CT检测的结果中,明确诊断了患儿脾破裂的问题;(3)在具体的临床中伴有出血情况;(4)对患儿的血液分析中,红细胞,血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的比容均有出血提示;(5)在对患儿进行腹腔诊断性穿刺检查中,抽出的血液均为不凝固的状态。

1.3保守治疗模式的具体适应证

(1)具有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特征;(2)无剧烈的腹痛,并且无腹膜刺激征程或为轻度状态;(3)在B超显示中,患儿的脾脏伤为浅表性,或者血肿面积小,同时患儿的腹腔内无大量积液的现象;(4)患儿的腹腔穿刺结果呈阴性,或者在腹腔中出血的但红色血液的量较少;(5)针对青少年患儿,以保守治疗模式为主。

1.4实际治疗方法

当患儿的病情得到确诊后,要及时将其收治到ICU病房中采取保守治疗的模式开展治疗,并且充分保障补液治疗,交叉配血治疗以及输血治疗的效率,避免患儿出现休克症状,科学应用抗生素与止血剂等药物。

2具体护理方法

2.1急救护理方面

如果患儿已经出现了休克症状,则立即取患儿的休克体位进行吸氧治疗,并对患儿口腔中的相关异物进行科学及时的清除,确保患儿呼吸道的通畅性;对患儿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确保血容量得到及时的扩充,使患儿休克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2.2心理护理方面

造成脾脏破裂现象的大部分原因都是意外,所以患儿具有病情重,痛苦大,并伴有明显的创伤出血和极度恐惧的心理,同时患儿家属的情绪又特别焦虑与急躁。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患儿,不仅哭闹不安,还无法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所以医生要重视患儿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共同提高患儿治疗过程中的配合度,从而保证实际治疗效果。可以将无陪病房张贴卡通图片,适量摆放儿童喜欢的玩具,在这样具有童趣的环境里患儿心情会放松许多;无陪病房的护士要承担多种角色:母亲、朋友、老师,了解患儿心理,减轻患儿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依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治疗的过程中要选派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护理,如果无法开展正常的治疗措施则可以考虑使用镇静剂辅助治疗。

2.3病情观察方面

全面监测与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例如体温情况,脉搏呼吸方面,血压情况,血氧饱和度方面以及患儿的精神反应与状态等等。并且生命体征的记录要保持每三十分钟一次,在休克程度评估时要充分结合脉搏与血压方面的监测结果。按照常规要求进行导尿管的留置,并且随时观察在单位时间内患儿的实际尿量,并密切关注患儿是否存在休克体征,例如观察患儿有无面色苍白现象,四肢厥冷现象以及进行性血压下降等情况。另外,要对患儿腹部的体征变化高度关注,对患儿实际腹痛位置,疼痛强度以及性质进行详细的询问与检差,确诊患儿腹痛症状的具体类型与程度。如果病情所需,可以采取床前B超复查模式,一旦发现患儿腹痛程度明显加剧,并且伴有显著的血压波动下降或其他异常情况,要立即将其详细的上报给主治医生,并积极协助治疗。

2.4饮食护理方面

在对患儿禁食24小时,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对患儿的胃肠进行科学的减压,确保患儿胃肠的通常性,避免患儿出现腹胀,同时有效降低腹部闭合损伤时对患儿带来的损害。待患儿胃管拔除后,饮食只能给予流食,并且要充分结合患儿的喜好,后期给予患儿丰富多样,易消化的营养食物,保障患儿的营养需求。

2.5基础护理方面

确保病房环境的通风性与清新性,避免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儿卧床休息的时间要严格控制在72小时以上,避免便秘,咳嗽等,待病情稳定时方可下床进行轻微性的活动。

2.6其他护理方面

如果患儿有其他合并伤情,要积极的配合医生对患儿进行全面检查与治疗。在做常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要与加强与手术室方面的联系,为患儿转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2.7出院指导方面

出院后的修养期为2-3个月,并且要保障排便的通畅性,严谨咳嗽,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定期复查。

3结果

采用非手术治疗的20名小儿外伤性脾破裂患儿均痊愈出院,并且在2个月后的复查中均未发现异常与不适。

4讨论

脾脏由于血运丰富并且组织性十分脆弱,所以遭受外伤的可能性较大,脾脏破裂现象的比例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位居榜首。单纯性的脾脏破裂现象的死亡率高达10%。相对小儿患儿而言,在脾脏破裂后出血特征具有明显的自限性特点,所以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明显宽于成人。

小儿外伤性脾破裂非手术治疗方式,由于患儿的年龄特点使得患儿的主诉模糊不清,并且病情变化速度较快,所以该模式的治疗风险相对较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与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护理工作的不断完善,采用非手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脾破裂均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护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与熟练的护理技巧,由于小儿病情变化较快,所以要加强对患儿的观察,确保患儿的异常情况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发现与治疗。第二,重视患儿的心理辅导与疏通,避免患儿因情绪波动厉害而影响治疗效果。第三,严格执行医生的医嘱,并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第四,责任护士直接参与患儿的各项护理工作,确保对患儿动态掌握的全面性与及时性。通过对患儿的精心呵护与耐心护理,并且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诊治,对小儿外伤性脾破裂的非手术治疗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的降低患儿治疗期间风险的发生概率,促进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袁远程.儿童外伤性脾破裂诊治体会[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2,1(5):380.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59.

[3]吴孟超.黄家驷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30-1331.

[4]李彩艳.外伤性脾破裂患儿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5):138-139.

论文作者:王肖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小儿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肖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