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的临床应用论文_王蹯禧

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的临床应用论文_王蹯禧

王蹯禧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甘肃 张掖 734000)

【摘要】 目的:观察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在术后腹壁肠粘连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行腹部手术治疗且伴有肠梗阻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确诊给予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并将诊断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诊断符合率。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检查,诊断率100%;根据诊断结果,所有患者均给予全麻下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术中发现患者肠粘连情况与CT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100%。结论: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检查能清晰显示患者腹腔肠粘连部位、范围、结构组成等特征,且临床操作便捷、简单、安全,在术后腹壁肠粘连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人工气腹;胃肠对比;CT造影;腹壁肠粘连;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7-0108-02

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技术加用对比物质,检查期可清晰观察患者腹部器官及周围结构情况,进而明确诊断腹壁肠粘连,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1]。近年来,为提升术后腹壁肠粘连诊断率,我院采用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技术进行诊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期间于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31~66岁,平均(45.5±1.5)岁;距第一次手术后发生肠梗阻9个月~20年,平均(28.5±1.5)月;原手术切口腹壁右下14例,左下26例;根据手术史划分,阑尾切除术26例,宫外孕9例,暖巢囊肿切除术5例。所有患者肠梗阻发生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等整张,且腹部X线检查显示有阶梯形状液气平面,临床初步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并在禁食、补液、肠胃解压、灌肠等治疗后有一定缓解。

1.2 方法

(1)肠胃稀释液口服:将75%泛影葡胺20ml置于100ml温开水中稀释后叮嘱患者口服(800~100ml)。(2)建立人工气腹。肠胃稀释液口服2~3h后,选择远离原手术切口腹壁,在局部浸润麻醉后,将腹腔穿刺针缓缓刺入腹腔,并用注射器将0.25%利多卡因缓缓注入腹腔。若注射器内液面下降速度缓慢,则表示液体已进入腹腔。(3)液体滴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取平卧位,将无菌液体装入吊瓶内并滴入无菌瓶内,再经无菌瓶内的高压灭菌空气注入腹腔。注入气量增加的同时,患者会伴增腹胀、恶心、后背胀痛等不适感。(4)全腹部CT扫描。待患者耐受力达到极限时停止注气,随即行全腹部CT扫描。检查完毕后患者腹腔内气体会经导管自行排除,不适感也会逐步减轻。(5)结果判读。对患者全腹不同位置情况进行动态观察,以了解粘连器官组成、病变类型、部位等特征。

1.3 观察指标

观察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诊断结果,并与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符合率。以全麻下手术所见作为粘连性肠梗阻诊断的金标准[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录入Excel统计,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CT诊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检查,且均诊断为切口区域局限性肠粘连,诊断率100%。其中CT图像表现为与腹壁平行相连的一段肠管13例(32.5%);CT 图像表现为与腹壁相连的肠管为分段状19例(47.5%);肠管与腹壁间无间隙,粘连紧密8例(20%)。(2)术中结果。40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腹壁肠管粘连范围、类型及结构特点与术前CT影响诊断结果一致。(3)诊断符合率。CT诊断与术中结果比较,符合率高达100%。提示: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准确率高,利于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4)治疗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肠粘连症状均获缓解,且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或作特殊治疗。

3.讨论

腹壁肠粘连是腹腔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给外科手术带来影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较大。腹腔镜后及时观察患者腹壁肠粘连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早给予干预治疗,能显著改善病情,避免病情加重。截至目前,影像学检查仍是诊断腹腔镜术后腹壁肠粘连的主要手段,超声及MRI虽可观察腹壁肠粘连情况,但诊断结果与术后结果符合率较低,确诊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研究[3]指出,气腹临床操作便捷且安全性较高,将其结合肠胃对比CT造影技术对术后腹壁肠粘连进行诊断时,气灌注不易刺伤患者肠壁,且扩充了腹壁粘连空间,在造影剂中结合CT影像技术,患者腹壁肠粘连部位、组织等形态、结构清晰可见,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资料。

本研究中CT诊断结果显示,40例患者均确诊为术后腹壁肠粘连,结果影像学诊断结构,择期就患者实施了肠粘连松解术。术中情况也再次证实了诊断的准确性,诊断符合率高达100%。另外,术后患者康复情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或作特殊治疗。提示: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临床操作简单、确诊率高,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技术在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因CT诊断主要利用气体衬托将腹壁膨起,进而将腹壁肠粘连组织部位、形态等清晰呈现出来,但若没有气体衬托CT诊断则缺乏有力的背景,因此具体诊断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冯莲崧,植金兴,文建军等.口服2.5%等渗甘露醇作为肠道对比剂在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J].海南医学,2013,24(19):2863-2865.

[2]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80-481.

[3] 严培虎,周会平,陈治川等.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01):76-80.

论文作者:王蹯禧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  ;  ;  ;  ;  ;  ;  ;  

人工气腹加胃肠对比CT造影诊断术后腹壁肠粘连的临床应用论文_王蹯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