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口区域分布看我国经济关键点的西移_经济论文

从人口区域分布看我国经济关键点的西移_经济论文

从人口的地域分布看我国经济重点西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我论文,地域论文,人口论文,重点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口的地域分布对一定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人口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倾斜,使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愈来愈大,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发展”,使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逐步西移。这一战略举措必将对西部经济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人口地域分布状况的分析,探讨这一宏观决策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人口的分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受到自然、经济、历史、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口的地域分布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既能产生直接的积极作用,也可以产生消极影响。

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1995年2月15日是中国的“12亿人口日”,从这一天起我国人口总数突破12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的22%。据人口学家预测,到本世纪末我国人口还将以每年净增17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且其增长趋势并不到此结束,即使我们仍然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增长到2040~2050年仍要达到峰顶,届时人口总数将是15~16亿。人口总量的过于庞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据世界银行1991年提供的数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2万多亿元,折合3697亿美元,列世界第10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370美元,列世界第95位,仍属低收入国家。这么多的人口,分布还极不平衡,一方面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而另一方面给养活着占世界22%人口的有限国土带来极大压力。我国的耕地仅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人均占有耕地为1.2亩,林地为1.6亩,分别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8。近两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和生猪、肉类、禽蛋的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被庞大的人口一分,人均值就退到世界后位。问题在于人多地少、资源短缺,人口的地域分布不平衡又加剧了这些矛盾的激化,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严峻的事实将告诉我们这一切。

1995年我国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达到125人,高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5人的2.57倍。而且人口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最高的江苏省平均每平方公里达600多人,最少的西藏自治区每平方公里不足两人(1.6人),相差悬殊。从全国范围看,我国人口主要偏集在东部各省,西部特别是西北部广大地区则很稀少,人口密度由东向西逐渐递减。根据1994年人口统计资料,按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基本上可将全国人口分布分为以下四个等级地区:

每平方公里人口在300人以上的非常稠密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六省三市。本区土地面积较少,共88.58万平方公里,仅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9.2%;而人口却集中了4.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8%,平均每平方公里501人,是我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

每平方公里人口在200~300人之间的很稠密区。包括湖北、湖南、广东、海南、福建、江西和辽宁7省。本区土地面积为104.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0.8%;人口为2.9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5%,平均每平方公里285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28倍。

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200人之间的较稠密区。包括山西、陕西、四川、贵州、广西以及吉林6省区。本区土地面积为152.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5.8%;人口为2.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4%,平均每平方公里为183人,仍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人以下的较稀少和很稀少地区。包括东北的黑龙江,华北的内蒙古,西北的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和西南的云南、西藏8个省区。本区地域辽阔,土地面积共为61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3.7%;但人口却只有1.45亿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24人。其中黑龙江、宁夏、甘肃、云南四省区的人口密度较高些,每平方公里65人;其余4省区人口都很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8人。

概括我国人口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地区多,山地、高原地区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暖湿润地区多,干旱寒冷地区少;开发历史较久的地区多,开发较迟的地区少;沿江、沿海及铁路沿线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少。我国人口分布“六多六少”的这一特点,充分反映了人口分布与经济社会基础的重要地域差异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我国人口地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经济社会基础的重大地域差异,给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东西部经济差距日趋扩大。

资料表明:1949年至1979年,我国东、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之比为6.81∶6.78∶7.25,中西部地区略高于东部地区。而1980年至1994年15年间,上述比例变为19.88∶16.20∶15.78,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地区间经济总量所占比重也呈东升西降的趋势。1980年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31.3%和16.5%,到1992年东部12个省区国民生产总值所占比重则由52.11%上升到56.55%,与此有关的区域间贫富差距更加明显。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看,1980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1.33元,东、中、西部地区之比为1.39∶1.11∶1。到199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21元,这一比例变为2.25∶1.75∶1,东部地区高于西部776元。再从城镇居民收入状况看,1993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生活费收入分别为2879元、1886.8元和2045.1元,差距比1992年继续拉大。另外,全国592个贫困县中的90%集中在中西部地区,1994年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中约有5000万人在西部地区。其实,我国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早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在1935年发表的《中国人口分布》一文中提出:从东北的瑷珲到西南的腾冲作一直线,分全国为两部分,结果发现,面积占全国64%的西北,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4%;而面积占全国36%的东南却居住着全国总人口的96%。1982年的人口普查数字表明,西北半壁的人口比例仅增至5.6%,而东南仍占有着全国总人口的94.4%,变化很小。其实,不需划线,只需将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的面积相加亦可算得这四省区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人口只占全国的3.73%。其中西北半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只有10.7人,仅为全国平均密度的10%。另外,西藏每平方公里只有1.57人,上海却有2043人,江苏有605人,三者之比为1∶1301∶385,高低差几百倍到一千多倍!尽管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以至发展到今天已是积重难返,引发了许多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突出表现为:

——东部地区人多地少,劳动力资源利用潜力大,技术水平高,经济中心多,加工能力强,但能源资源严重不足,尤其矿产资源十分短缺,往往造成物资长途运输,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受到极大破坏。据对全国1845个城镇调查,80年代初排放的废污水量达315亿立方米,其中90%以上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这是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经过十余年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一问题现在就更为严重了。全国乡镇企业最为发达的苏州、常州、无锡地区,1980年以前水质基本上是好的,但到目前已有80%以上的水体受到污染。在科学家评价过的河流中,有66%的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标准,11%的水质不符合农业灌溉的要求,6%的水中有毒物复合量超过污水排放标准或受有机污染达到黑臭的严重程度。全国受一种以上毒物污染的河流有850条,其中严重污染的达230多条。而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又都是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水资源比较紧缺的地方。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流动,给交通运输乃至社会治安和就业造成巨大的压力。权威的调查表明:北京几年间汇聚了330万外来务工经商人员,上海250万,深圳180万。广东东莞、江苏华西等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外来人口几十倍数十倍于当地居民。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中西部的四川、陕西、江西、湖南……。另据调查,全国跨省流动的劳动力约2000多万人,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向沿海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跨度几千里。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成为近年来铁路部门乃至劳动力输出、输入地区政府部门最头疼的事。春节一过,大量民工出山,郑州、西安、武汉的交通枢纽人满为患,铁路增加车次,仍无济于事,地方政府部门更是束手无策。鉴于此,如果我们在中西部建有若干吸纳劳动力的大企业,如果西部的经济也像东部地区,沿海地区那样飞速发展,我们的劳动力流动会更趋合理,更不会为本已相当紧张的运输带来压力。

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早在古代就曾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解决的办法多是带有强制性质的迁徙。例如,明朝初年以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为本源的人口大迁徙,迁出人口计35800户,估计179000人,遍及冀、鲁、豫、陕、甘、湘、鄂、川各省,至今尚流传着记载其事的民歌:“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清王朝对罪臣及其全家的充军流放也属强制性的迁徙。另外,人民迫于生计艰难,自发性的迁徙从未中断,例如山东人向东北三省迁徙的“闯关东”,陕北人的“下西口”,甘肃人的“闯口外”便属此例。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分布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决定在“九五期间逐渐使全国经济重心西移,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东西部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帮助西部摆脱贫困,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以至国家长治久安。

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现在,全世界都承认,人口问题是全球至关重要的问题。当前,粮食不足、人均资源不足、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国际社会,这都是人口过多的结果。人口过多,分布又不平衡,更加剧了一系列经济社会矛盾的激化。人口压力首先会产生生态压力和资源匮乏,导致过度的开荒、耕作、捕捞、放牧和环境的破坏,然后又转化为经济压力即产量低、效率差、失业、通货膨胀、分配困难,接着又转化为社会压力即饥饿、社会福利和保障水平低,教育陷入困境,社会道德观念沦落,管理混乱,最后会转化为政治压力——引起社会冲突和战争。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西部9省区中就有44个少数民族生活在这里,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3905.11万人,占民族自治地区总人口的56.03%。少数民族人口占9省区总人口的14.7%,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国家历来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给予了最大的扶持和照顾,但由于历史的、自然的以及人为的多种因素制约,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这里的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由此而埋下了许多隐患。历史地看,我国许多朝代的战乱都是最先由西部引发事端。江泽民同志曾深刻地指出:“要把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和个人贫富悬殊的问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加以研究和解决。如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差距过分拉大,经济问题有可能引发出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可以预见,随着全国经济建设重心的逐步西移,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西部人民的生活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不难看出,国家经济建设重心的西移,不仅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于加强民族团结,保证国家长治久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使5000万西部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经济发展明显呈区域“梯度倾斜”发展态势。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则呈下降态势。1993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3%,东部沿海地区的增长率高达20%,而西部各省区的增长率只有8~10%。另据统计,1994年全国有7000万人处于贫困状态,其中有6000万人口年收入只有二三百元,而其中有2700万人每年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即低于贫困线,这些人口中的80%分布在西部地区。199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20.98元,北京、上海、浙江达2000元以上,而西部9省区中没有一个省区突破1000元。当然,西部的贫困受自然环境、地理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东移造成西部经济投入严重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以陕西为例,“一五”时期以及7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由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西部以及秦巴山区,短期内奠定了陕西工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有24项安排在陕西,占15.4%,为全国第二位。在“一五”期间,陕西先后建成投产的大中型工程28个,其中国家重点工程项目12个,大大改善了工农业生产条件。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11.47亿元,比1952年增长139.3%,平均年增长19.1%;农业总产值21亿元,比1952年增长41.1%,年均增长7.2%。同时,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和文教卫生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三五”和“四五”时期,陕西作为战略后方,定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中央各部门在陕西安排项目就有100多个,十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5亿元,全部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96个,新增固定资产67.67亿元,使陕西在电力、航天、飞机、电子等领域走在了全国前例,煤炭工业和铁路运输也得到了新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陕西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所占比重连年下降,逐渐失去了在全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可见,固定资产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预见,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西移,在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方面予以倾斜,必将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缩小东西部差距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我国的各种资源相当齐全,种类之多,居世界首位。目前世界已知的140多种矿产资源中,在我国都有相当储量。其中居世界首位的有钨、锌、钒、钛、稀土、硫铁矿和菱镁矿物,铁矿储量仅次于俄罗斯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煤炭储量占世界32%,可开发的水力资源37900万千瓦,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现有耕地居世界第4位,森林面积居世界第6位,草原面积居第5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尽管多种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拥有资源量则相对贫乏,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对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引起高度的重视。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为我国步入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以西北为例,全国已发现的140种矿产资源中,这里就有120种,其中20多种的储量居全国首位。仅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远景储量即达200多亿吨,我国大陆近年发现的三个大型气田,也全部都在西部地区,其中陕(西)甘(肃)宁(夏)盆地中部3200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我国大陆发现的最大的气田。甘肃、青海境内的黄河水力资源以及西南地区的金沙江、大渡河、澜沧江等6大流域的梯级开发表明,这里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水力资源。西部地区地大物博,土地、水力、矿产、林牧等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但人口少、劳动力缺乏,城镇既小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地区经济开发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事实证明,资源的开发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吸纳大量的人口,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以新疆为例,1949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仅7.2亿元,而工业总产值仅占0.5%。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新疆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全区形成了包括石油、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学、纺织、食品、皮革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建成了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喀什、哈密、阿克苏、库尔勒、伊宁、和田等工业基地。全区总人口由1955年的523.2万人增加到1994年的1605.3万人,增长了3.07倍,远远高于全国同期2.05倍的平均水平。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西移,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必将变成经济优势,也必将吸引区外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到西部开发建设,促进全国人口的合理流动,使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标签:;  ;  ;  ;  ;  ;  

从人口区域分布看我国经济关键点的西移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