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论文_焦绪华,刘传圣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论文_焦绪华,刘传圣

(青岛大学医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21)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小切口髓核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JOA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且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快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204-01

我院对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发现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标准,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年龄23~74岁,平均(49.9±3.5)岁。其中参照组患者中有30例男性,20例女性,研究组中有28例男性,22例女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50例患者应用小切口髓核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保持俯卧位,对其实行常规消毒以及全麻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患者椎骨病变部位应用C臂X光机进行观察和定位,将4厘米左右的切口在患者脊柱中央部位纵向切开,逐层切开肌肉组织[1]。在将手术操作通道建立成功之后,需在术野下突出病变组织间隙下的小关节和椎板,在关节突和椎板缘内侧应用咬骨钳消除1/3,从而将圆形骨窗构成,在黄韧带的游离下,将相似于骨窗的窗口咬出,将神经根和硬脊膜露出,对椎间盘突出的病变组织进行确定,彻底切除髓核,对切口进行逐层缝合,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对引流管进行放置[2]。研究组50例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患者保持俯卧位,对其应用局部麻醉和常规消毒,其操作需要在锥间孔镜之下进行。将后路锥间板间隙技术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行,将在棘突中线旁进行部位经皮穿刺,长度为2厘米。如果患者属于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就需要将杨氏锥间孔镜技术对患者实行,在棘突中线旁进行部位经皮穿刺,长度为10厘米。如患者属于旁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就需将锥间孔镜技术对患者实行,在棘突中线旁进行部位经皮穿刺,长度为12厘米。在穿刺成功之后,将针芯拔除,将对比剂注入,对椎间盘突出的突出程度以及具体部位进行明确[3]。将导丝沿着穿刺针插入,拔除穿刺针,随后将可扩张导管沿着导丝方向插入,随后缓慢扩大手术通道,在锥间孔镜显示的指导下,及时摘除已经病变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在应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之后,将椎间盘消融减压术对患者实行。缝合切口,将相关部位仔细消毒清洗,并且将无菌敷贴贴上,不对引流管进行放置。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JOA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以JOA评分结果作为依据对疗效进行判断,0~29分为JOA分数,患者腰部功能障碍水平与分数为反比。治疗后评分改善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29-治疗前评分)]×100%。疗效判定标准如下:①患者改善率在25%之下为无效;②改善率在25%到59%之间为有效;③改善率在60%到99%为显效;④改善率为100%,即为痊愈。总有效率=显效率+痊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JOA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评分为(9.6±1.8)分,治疗后为(29.1±2.1)分;参照组治疗前评分为(9.9±1.9)分,治疗后为(23.1±2.4)分。研究组治疗后JOA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有1例无效,7例有效,26例显效,16例为痊愈,总有效率为84%;参照组有7例无效,12例有效,22例显效,9例为痊愈,总有效率为62%。在治疗有效率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3.讨论

作为造成腰腿疼痛的主要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解压神经根,将突出椎间盘髓核切除是其手术操作的主要原则。开放性手术虽然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是其不良反应也较多。所以,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种有效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治疗的方法[4]。随着医学的发展,在临床上逐渐推广应用了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这种手术能够经皮穿刺,对创伤减小,且其操作在镜下进行,能够对神经根减压并且有效摘除病变组织,因此这种手术方式高效且安全。

本次研究可见,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快的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仁高,胡军祖,粟玉斌,梁立升.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5例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6,(22):28-29.

[2]葛梅.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医正骨,2014,(09):79-80.

[3]胡振春,鲁亚君.经皮穿刺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28):26+28.

[4]王金辉,李廷林.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01):62-63.

论文作者:焦绪华,刘传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  ;  ;  ;  ;  ;  ;  ;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论文_焦绪华,刘传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