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_农业银行论文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_农业银行论文

关于农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银行论文,几个问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转变支农观念,促进农业产业化

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不转支农方向,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实现信贷支农的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统一。

农业产业化,是以企业为龙头,按市场化、集约化生产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加工、经营的整体构思;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市场化、集约化这两个方面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它代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两个转变”的方向和路子。与此相适应,农业银行要转变支农观念,大力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在工作安排上,可抓以下三个环节。

支持当地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具有当地特色和竞争力的优势产品。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立足本地优势,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各种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逐步形成一批集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主导产业。

支持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商品生产。要支持乡镇企业发挥好“龙头”作用,把带动千家万户走向市场作为发展的重点。

支持生产基地建设,支持粮棉油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系列化开发,全程化服务,企业化经营,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商品生产。

要把支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处理好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运销业的关系,把农村一、二、三产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统筹规划,促进联结,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实行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路子。

适应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信贷工作也要转变支农观念。首先,要从分散的、一家一户的、按项目发放贷款转变为全方位的、系列化的,按企业集团发放贷款。这就要求贷款前的调查、评估、贷款的审查、发放和贷款后的检查,要从当地的经济特点、自然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一个地区、一个集团(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贷款问题。其次,要提高县市支行信贷决策水平。随着农村企业集团、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的发展,农村贷款需要适度集中管理、集中投放,讲求规模效益。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规划主要在县市。因此,迫切需要提高县市支行信贷决策水平,农业信贷的安排与发放,农村信贷效益的检查,主要由县市支行来承担。农村信贷决策要由分贷款、批项目转到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化上来。

二、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是推进“两个转变”

农业银行深化改革,是要建立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同时,业务发展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业务发展方式转变是经营机制转变的重要标志,经营机制转变是实现业务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保证。“两个转变”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的。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要靠改革的深化,同时也有利于改革成果的巩固。加快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形成有利于集约型经营的动力与约束机制,这是转变业务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和条件。

农业银行改革与发展要紧紧围绕“两个转变”开展工作。一方面,通过信贷、结算、利率、信息、咨询等手段,促进农业、乡镇企业和国有工商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要加大支农力度,改善服务质量,重点支持高产、优质、低耗、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转变。支持乡镇企业适当集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同时,对国有企业也要转变信贷投入方式,坚持贯彻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经营原则,使资金流向产品有市场、经济效益好、还本付息有保证的企业;流向科技含量高,外向型企业,促进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另一方面,农业银行本身也有一个实现“两个转变”的问题。我们一方面要促进农业、乡镇企业、国有企业实现“两个转变”,但又要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好自己的“两个转变”。同时,通过自身的“两个转变”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两个转变”,这是经济与金融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三、农业银行改革的重点,是内部改革

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逐步创造和完善商业银行的外部条件下,当前重点是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业务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大型向内涵效益型转变,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

首先,改进领导制度,完善行长负责制。各级行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业务经营管理,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和解决银行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农业银行实行行长负责制,并要健全行长领导下的副行长分工负责制度。要建立监事会,加强对信贷资产质量等情况以及管理人员违法、违规、违章行为的监督。进一步完善银行系统的干部垂直领导和管理制度,改进总行对分支机构干部任免的运作方式。总、分行要重点抓好一批跨世纪领导干部的培养工作,造就一批银行家和更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改革人事制度,建立银行行员制度,努力造就一支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和勤政、高效的银行职工队伍。实行行员制度,要突出内部激励机制,体现竞争原则,实行科学的录用考核,辞职辞退和奖惩,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优秀者要表彰重用;对不称职者,要组织离职培训;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章程和损害银行利益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严肃财经纪律。积极发现和大胆起用优秀年轻干部,不断完善民主选拔干部制度,通过民主评议、民主推荐发现优秀干部。注意从关键岗位发现人才,注意在哪些能够正确处理重要业务问题的干部中发现人才,注意在改革和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发现人才。同时,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其次,进一步改革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加强全行的集中统一,完善系统资金调控机制。通过总行的集中统一,更好地发挥全行的整体优势,以产业政策和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发展为目的,促进资金优化配置,更好地支持经营效益好的分、支行和一些比较好的企业和好的项目。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要掌握协调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的经营艺术,寻找三性的最佳平衡点、使资产在效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之间保持较好的结构,以实现经营目标。银行要能应付客户随时提取存款、满足客户必要的贷款,应当加强流动性管理。为了保持必要的流动性,可考虑建立二级储备制度,即在库存现金和交纳存款准备金之外,购置一定比例流动性较强的短期国债作为二级储备,这样可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也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效益性。随着农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深入,应将目前总、分行准备金分级管理的体制改为由总行以一级法人身份统一管理全行流动性的体制。这是强化资产负债管理的需要,也是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条件之一。

四、推进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更新发展观念,科学决策,严格管理

要实现业务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得转变发展观念,从注重信贷规模、总量、增长速度,转到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上来;从注重增量转到搞活存量、加速资金周转上来。要走集约化经营的道路,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应当明确,不讲质量的速度不是真正的速度,没有效益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发展是在高质量、高效益基础上的发展,而非粗放型、高耗能、低效益基础上的发展。

《孙子兵法·兵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这就是说,商业银行的决策者在经营过程中,应善于运筹帷幄,科学决策。

首先,要系统收集和研究经济金融方面的重要信息,预测市场发展变化的趋势,分析比较金融业竞争的状况,科学地运筹帷幄,确定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要从发展经济出发,正确处理政府、银行、企业和财政四者之间的关系,注重银行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求得经济与金融共同发展。银行只有积极为经济发展做贡献,才能取得政府的支持与爱护,才能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提高信誉度,金融事业才会发展。企业上规模,推动经济发展,市场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政府所要求的。我们期望形成政府支持银行、银行促进企业、企业保财政、财政保稳定的格局。

其次,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银行业务经营中,信贷决策是经常的、大量的,要把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效益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这是对过去多年信贷工作经验教训的高度概括。今后一定要把质量和效益这两个方面作为考核和评价各级行业务工作和管理好坏的首要标准。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高效稳健的经营管理原则。提高信贷决策水平,要从发展经济出发,认真研究产业和产品的供需关系和市场信息,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一方面科学地决定信贷的投向、投量,力求保证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改造、改组、加强管理的建议措施,促进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品结构;促成企业联合、兼并。这后一方面也应做为信贷决策的内容。

强化经营管理是农业银行深化改革的内容,也是业务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银行的管理是以经营为核心的全方位的管理,包括:信贷管理,结算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机构管理,劳动管理等。强化经营管理的重点是加强内部管理的基础建设。管理是商业银行生存的生命线,我们一定要把经营的各项制度建设好,这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加强基层管理,为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打好坚实基础。

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系统中,无论管理中枢、职能部门,或是基层经营机构,任何一项业务的开展都是通过对人的管理来实现的。人的素质高低,是决定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要通过管理建立起内部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运转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银行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继续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依法维护客户的权益,为客户提供准确、快捷的金融服务,要提高金融职业道德水平,做到敬业爱业、公正廉洁,依法管理,依法经营。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银行队伍整体素质的根本办法。要采取多种形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银行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主动、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要重视干部职工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和金融政策、金融法规教育,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五、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盘活资产存量

信贷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是商业银行转变业务发展方式的关键性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结构的优化是与集约经营方式相伴生或协调一致的。

优化资产结构,要突出效益原则,大力培植农业银行的重点信贷区域、高效信贷行业和优良贷款客户,逐步实现信贷资产组合的整体优化。要尽量减少非生息资产占用,提高盈利性资产的比重。积极参与外汇市场的买卖,增在外汇资产所占比重。适度降低一级储备(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增加二级储备(短期国债、短期贴现票据),实现资产效益性和流动性的兼顾。

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筹资成本。组织存款必须讲核算,讲成本,讲效益。在保证存款持续增长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对公存款和活期存款的比重,努力降低负债成本。要提高资金的自给能力,减少高利息的负债,严格控制高利率拆入资金的比例。要切实防止不计成本,不讲核算,不顾政策,乱拉存款的做法。

盘活贷款存量是实现集约经营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抓下去。现在各地在实践中已创造了许多好经验。依靠地方党政支持,建立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实行同收贷挂钩的优惠和奖罚政策;参与企业改制,以增量促转化,恢复企业造血功能;帮助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适销对路产品;促成企业联合、兼并、实行以强带弱,弱弱联合,改变企业亏损状况;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大清收力度等,这些有效措施可以继续实行,并创造新的经验。当前需要探索的有两个问题:

一是对不良贷款从指标设计、资料来源到考核奖罚办法,需要研究改进。现在按逾期、催收、呆帐分项的办法,可否改为按贷款风险度分档考核,值得研究。

二是对于企业政策性亏损应由财政拨补而尚未拨补的部分,应当进行债务转换,让财政部门真正承受债务负担。对于国有企业挪用贷款搞固定资产投资的部分,可考虑由贷款转换为财政拨款(投资)的办法。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农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_农业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