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阶段园林设计的不断发展,行为心理学逐渐被应用到园林设计当中。由于园林设计是以人的实际需求为方向的,所以将人的心理以及行为融入到实际的园林设计中也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介绍了行为心理学在园林布局以及植物配置上的应用进行介绍,最后就其在园林设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行为心理学;园林设计;景观设计
前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随着之而来的是对各方面的生活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对于居住环境而言。在这样的情形下,行为心理学逐渐在园林设计中出现,以此来更好的满足当下阶段人们的实际需求。
1行为心理学在园林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1.1在稳定、安全性空间选择上的应用
当一个人身处于一个单独的空间环境时,通常会产生一种占有心理,即自己想要独自占有当前环境条件下所拥有的全部空间,这种心理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其一是对环境进行单独占有这样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程度的安全感[1],这样也方便与其它更多的周围事物进行交流;其二,通过对某一区域的单独占领可以让其在该区域享有一定的身份,进而对该区域自行进行支配。例如,在实际园林设计环节中,墙体上的一些藤蔓性植物可以对墙体产生一定的装饰作用,进而加重了墙体的厚度,也让人产生了一种安全感,而且这些爬墙性的植物对于墙体的安全性也有一定的保障。
1.2在开放性、私密性空间选择上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人们将私密空间分三类:一是个体在群体中隐姓埋名的隐士倾向,二是个体单独处在某一特定空间,三是个体由于自身需求而对环境进行改变,也就是说个体不会因为其他个体的存在而受到干扰。在当前阶段,对于公共设施设计而言,其通常会运用围合的设计方法,这样的设计能够使空间环境保持一定程度的私密性,如此既满足当下人们的实际心理需求,又能为人们的实际行为带来一定的帮助。比如在一线城市中,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人们有时候更需要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土来放松身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进而使心情更加舒适。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设计师要结合行为心理学理念,并将其融入到实际的园林设计当中,设计一些能够满足人们私密空间的生活区域,例如,可以在整个园林设计中保留一小部分安静的区域,亦或是一些特殊的植物,进而为人们提供相对隐私的环境空间。这样的设计举措,不仅可以让人们在园林当中放松身心,还能使园林设计更加美观合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在实用空间以及人性空间上的应用
实际的园林设计,不仅要注重其美观性,更要注重其经济实用性。通过增加相应的经济实用空间,可以让人们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自行进行学习。比如,在设计公园时可以单独设计一些与科普相关的庭园或者是一些便于采摘的果园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还可以让人们获取一定的心理满足。除此之外,在园林设计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实用性比较强的公共设施,像在大树下设置一些桌椅,供人们休息。在草坪四周创建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为人们提供较为充足的活动场地。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还要注意,对于场地较差的区域,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方式或者是建筑场景进行遮挡,掌控人们的视觉空间,进而让人们更好的观赏风景。
2行为心理学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2.1有序性设计
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有序性设计可以增强园林设计的整体框架感。在道路景观中对植物配置进行合理有序的摆放,不仅可以使道路更加规整,还会使园林建设的美感得到增强。合理进行植物配置设计,不仅可以帮助游客进行道路指引,还能够让其对适于自身的地区进行更好的选择。在给园林道路做植物配置时,虽然可供选择的植物配置样式多种多样,但是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还需要设计师对园林的整体情况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对植物进行合理地选择,这样才能使其设计的整体效果更加美观。人们根据实际的植物配置,对于前方风景进行充分遐想,进而向园林更深处进行探索。
2.2园林边界设计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需要将邻近的风景进行一定的区分,以便于人们更好的进行观赏。所以,在实际的园林设计中,需要对不同区域的园林景观进行分割,通常运用的就是以植物配置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边界效应。常用的边界效应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实隔,二是虚隔[2]。对于前者而言,其主要是通过矮墙或篱笆等实际的设置将不同的风景区域进行分隔;而后者则主要是通过灌木丛或者草坪等对不同景致进行分离。通过间隔的设置,增加了风景与人之间的神秘距离,而且在不同区域之间设置隔断,还可以缓解空间的紧张布局,进而增强人们心里的私密感。
3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问题和有关建议
3.1关于行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较少
在园林设计当中,人们对于行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更没有多少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且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行为心理学与园林设计也并没有较为清楚地认识,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致使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很难将其与行为心理学进行有效融合。因此,针对当前的这种情况,相关人员要加强对于行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并注重与具体的园林设计进行结合。
3.2心理学在建筑方面研究较多,园林方面相对较少
在当前我国的一些研究领域当中,与设计及心理学有关,并且研究相对较为深入的要数建筑学领域了,而与之相比,园林设计当中的行为心理学研究则少之又少[3]。但是由于建筑设计与园林设计本身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建筑学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研究,来开展园林设计与行为心理学之间的研究,并且要在具体实践操作中不断的进行总结完善。
结语:
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在进行园林设计中,要将行为心理学充分融入到其中,充分考虑到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让其与具体的园林设计进行有效融合,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而且还能够使园林设计达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郄亚微.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现代园艺,2016,(06):89. [2017-08-11].
[2]陈佳丽.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赤子(上中旬),2015,(23):75. [2017-08-11].
[3]罗梦,张玮,苏静. 行为心理学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6,36(10):212. [2017-08-11].
论文作者:徐丽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园林设计论文; 心理学论文; 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空间论文; 区域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