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等级公路施工工序及养护措施论文_郑伟荣

浅谈低等级公路施工工序及养护措施论文_郑伟荣

郑伟荣旬邑县公路测设施工队 陕西咸阳 711300

摘要:本文分析了低等级公路的施工工序,并提出了低等级公路养护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低等级公路;施工工序;养护措施

1、低等级公路的施工工序1.1 施工准备工作在公路的施工与养护中,其准备工作是贯穿于施工或养护全过程的工作内容,而且也是一项先行的工作,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组织落实,技术准备和物质准备,施工准备工作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大致分成三个阶段。①工程开工前准备工作;②工程施工期间准备工作;③竣工验收前准备工作,掌握并落实好各阶段的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1.2 施工放样施工放样的主要工作内容有恢复定线、路基施工放样和小桥涵施工放样等。

1)就恢复定线而言,其主要任务是对中心线控制桩进行复测与加密,对路线高程进行复测与增设水准点,横断面进行检验与补测,同时对设计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其工作程序为:查验原有控制桩的存在情况 现场验证原有控制桩的位置是否正确 改正原有控制桩存在的错误或修正其误差 加密水中心线控制桩 固定正确的中心线控制桩等。当然,在恢复定线之前,首先要详细审核设计图纸,并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搞不清楚的问题认真的记录下来,以便在实地查验或组织会审时证实问题的真实性。

2)路基放样公路路基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和不填不挖等几种类型,其放样的内容包括:①在地面中浅桩处标定填挖高度;②按设计图纸定出横断面的各主要点,如路真正的边缘和坡脚,路堑的坡顶半填半挖断面的坡脚和坡顶;③边坡放样,按照设计的边坡坡度、高度确定边坡位置;④移桩移点,即交施工过程中难以保存的桩志移设于施工范围以外。

1.3 路基施工1)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路基施工的主要内容为:路基的填挖施工,路基综合排水、防护、加围及路基整修;冬季为雨季的施工;取土挖与弃土堆选择,护坡道及碎落台以及由于修筑路基而引起的改沟或改河工程,土石方的施工组织,质量检查,工程验收等。

2)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公路的使用效率,需对路基施工做以下要求:①保证足够的整休稳定性;②满足设计强度;③保持足够的水温、稳定性;④必须精心施工,即在施工中另采用透水性比较好的填筑材料,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同时要注意路基的整体压实及路基排水构造物的施工质量;⑤除在条件极其困难的三、四级公路可采用人工施工,但路基压实必须采用机械压实外,其它等级公路施工应在符合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甲级鉴定过的新材料、新技术、新机具和新的检验方法;⑥合理用地,保护生态环境;⑦严格执行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1.4 路面施工1)路面施工主要有: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等。

2、低等级公路养护2.1 必须了解公路路面病害及病害产生的原因。公路路面在车辆行驶的作用下和自然因素影响下,会发生很多公路病害,最常见的有:坑槽、车辙、波浪、松散、沉陷、啃边、翻浆等几种。

2.1.1 路面坑槽和车辙是各个季节中路面时常出现的现象,原因是除平时养护不够,或路面铺筑时操作质量不好,经过行车碾压发生变形。这两种情况出现时,应及地按工序处理。

2.1.2 路面波浪是由于路面铺筑质量不好,养护不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有规则的起伏,形似“搓板”,不但影响车速,而且加快车辆结构厚度过薄,路面材料颗粒偏细,粘结料不足,施工时拌和不均匀,碾压不密实等都容易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 路面松散是在天气干旱时发生,主要是由于铺筑路面时粘土料含量少,塑性指数低,材料拌和与分布不均匀,碾压不实,或平时养护工作做的不够造成的。此外,由于冰冻翻浆,经和车碾压,路面隆起开裂也将形成松散。

2.1.4 沉陷是路基本身强度不足引起的,当大型车辆行驶到路面上,如其强度不足就会出现坑槽,车辙即深且多,或破坏面积很大且深达基层;或路面沉陷过剧,路基翻浆严重等情况,须进行局部或整段大修。

2.1.5 路面啃边是由于养护不周,路肩缺土或路肩被水冲刷,车辆碾压沉陷和没及时填土养护,经车辆先靠边行驶、碾压造成的。出现啃边后应及时补救以免扩大,否则将来既耗材又费力。

2.1.6 公路路基翻浆的形成是因公路大多都建在靠近农村和团场的农田地带,就是不靠农田的公路,农田冬季灌溉渗入路基底部,随着毛细水的上升,路基土层受水浸透而冻结。待春暖化冻时,路基土层内的水由上而下化解,化解的水继续向下渗透,如果路基土层属于透水性良好的材料,对路面不会产生在太太的影响,但在盐碱地带的路基,如果材料的透水性不好,在行车反复碾压下,路面出现“弹簧”现象,严重阻碍交通,导致翻车、阻车,给公路运输造成的危害极大。

2.2 根治病害的办法2.2.1 必须做到经常保持路面平整、坚实、整洁,对路面的本身变形,要事前做好预防、及时修理,使路面没有破损、裂纹,提高路面质量,延长使用年限,一般常做以下作:(1)经常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消除路面上的碎石、砖块、垃圾、粪便等杂物;(2)路面出现坑槽、裂纹、啃边应及时进行养护、修补,路面损坏严重时应进行被强、罩面或翻修;(3)边坡遇雨水冲刷坍塌时要进行及时培土和维修;(4)路肩经车辆碾压和牲畜踩踏出现下沉时要及时进行填土,保持油路不啃边;(5)有边沟的路段要保持边沟清洁以便畅通。

2.2.2 对路面翻浆的处置。当路面出现翻浆时,采取的根治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换土法”,一种是“打砂桩”。

1)换土法:公路路基由于常年受路边耕地水的侵蚀,每年春季出现路基翻浆,造成路面破损,随时间推移,翻浆越来越严重,导致阻车、滞留车辆,为了解决这种现状,尽快恢复路况,可采取“换土法”来处治该路段翻浆的路基,具体施工方法是:为了不影响通车,先开挖半边路基,一直挖到路基土底层约1.5 米深,将翻浆土全部挖除,最底层50 里米厚采用5 厘米以下粒径的天然砂砾分层填筑夯实,中间50 厘米用粒径次之的天然砂砾分层填筑夯实,最上一层50 厘米厚用75%的天然砂砾与25%的粘土掺配、拌匀分层填筑夯实,在其上可做沥青路面。

2)打砂桩:其具做法:在路面纵横每2 平方米挖一直径为50 厘米,深1 米的坑,为便于行车,采用半边施工,在坑内80 厘米厚分层填筑天然砂砾并夯实,上面20 厘米采和符合做级配层的天然砂砾80%掺配20%粘土,拌匀填筑夯实,在上可直接做沥青路面。

2.2.3 对路面坑槽、松散、破裂、啃边等病害的处理。可挖去路同的损坏部分,将路基下部垫入砾石、洒水、夯实后,洒上冷底子油,将钳缝处刷入沥青,将沥青料拌合好后进行修补碾压密实,一般分为两层,下部为0.5 2.5cm 沥青拌合料,厚度2.5 3cm,上部为中粗砂和0.5cm,绿豆砂拌合料,厚为0.5 0.8cm,通过修补、碾压成形即可通车。

2.2.4 对公路桥涵要进行不定期的养护,保证桥涵畅通、无杂草,发现桥涵损坏时要及时上报主管单位进和维修,阻断通车时要设好安全标记,以防发生交通事故,每年对公里碑、路缘石、桥栏杆要进行两次粉刷,对损坏和缺少的标志牌要进行补齐和更换,保证有明显醒目的公路标志。

3、结束语综上所述,加强对公路的施工和养护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让我们筑路工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心尽力、前赴后继吧。

论文作者:郑伟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  ;  ;  ;  ;  ;  ;  ;  

浅谈低等级公路施工工序及养护措施论文_郑伟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