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发展建议_国民经济论文

技术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发展建议_国民经济论文

技术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及其发展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民经济论文,作用论文,建议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技术出口通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贸易或经济技术合作的途径,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技术或技术载体。它是通过技术形态的商品和实物形态的商品来实现的。所谓技术形态的商品,是指专利和专有技术等,通常称为“软件”;实物形态的商品是指关键设备和成套设备等即以设备为载体的技术商品,通常也称为“硬件”。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形态向着技术含量不断提高的方向演进。商品结构在经历了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之后,工业制成品贸易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也在迅速提高。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率较高的代表产品—机电产品,特别是以其为载体的技术出口,即成套设备的出口是整个世界贸易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贸易形态,这类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中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它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整个世界的贸易结构和规模。

我们采用了“波士顿矩阵”原理,进行了仿真定量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出口之所以能在国际贸易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对出口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良好的综合效益(技术出口的综合效益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技术出口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益)。通过扩大技术出口(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成套设备出口)可以增加出口创汇能力,改善贸易条件,扩大贸易规模,推动一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外贸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高效益增长,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动态地获取比较优势,从而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分工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根据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把握世界科技高速发展和一些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机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并制定适宜的出口发展战略,选择重点出口产业,是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和加速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一、带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在生产一种出口商品时,不可避免地要推动其他商品的生产。例如,要生产出口服装,首先必须有布料,这就推动了纺织工业的发展。而服装发展又推动了生产服装所需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出口一种商品,除了使生产这种商品的许多部门受到推动之外,在出口过程中,运输业、仓储业和港湾产业等诸多相关产业也要受到影响和推动。这种生产和出口某种商品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波及效果,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倍增发展,产生对外贸易乘数效应。

不同商品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例如,农、副、土、特产品生产,波及产业部门少,所以其产品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波及效果就小;而制造业部门产品出口的波及效果就大。仅以我国火力发电成套设备为例,一项火力发电成套设备的生产,涉及200多家相关设备生产企业。据日本有关部门调查,一项150亿日元的炼油厂成套设备出口影响450家企业的生产,具有巨大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效果。迂回度不同的出口商品,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小也不相同。成套设备迂回度大,其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有强大的带动度(所谓某商品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度是指因某商品出口增长引起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与该商品出口增加值的比率)。我们分别计算了成套设备和纺织品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成套设备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度为3.89倍,纺织品出口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度为2.4倍(这与日本、韩国的数据大体一致,据日本通产省资料表明,日本成套设备出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度为3.37)。

二、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工业化 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高创汇率的机电产品,特别是成套设备的出口,不仅是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和增强出口后劲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更好地利用国际市场总需求的变化趋势,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虽然是由现有的产业结构决定的,但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对一国产业结构也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如我国通常生产发电设备的频率都是50赫兹,但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研制并生产出60赫兹的出口发电设备。可见,为适应国际市场的不同需求,必须通过对科技成果的产品化、工业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品,从而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及其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不仅是“科技兴贸”的方向,也是“科教兴国”、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途径。

三、带动相关材料、零部件和其他产品出口 增加国内外就业机会

一个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水平和先进的设备也为这个国家的商品赢得越来越大的市场。技术出口已逐渐成为开拓商品市场、带动商品出口、增加国内外就业机会的重要手段。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一项技术出口往往可带动几倍,十几倍金额的其他产品的出口,从而增加国内供求总量,扩大生产,带动就业,同时还可为劳务出口提供有利的条件。如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和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向布隆迪出口麻袋和编织袋两项生产技术和成套设备,平均1美元技术出口可带动6美元的设备出口。

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汇规模大

一般来讲,成套设备的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都较高。这是由于成套设备出口集硬件、软件出口于一身,故其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率高居各出口产业之首,同时其资源利用效率也较其他行业要高。我们曾对成套设备、电子器件、计算机零件、汽车及其零配件、通讯设备、飞机和船舶等7大类机电产品进行了专题研究,通过仿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成套设备技术密集度高达74%,附加值率高达37%,在这7大类深加工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属最高,创汇规模最大。

五、换汇成本低 出口效益好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主要决定于其换汇成本。在不影响国内市场供应的情况下,应选择换汇成本低的商品出口,以获得最大的比较利益。技术含量较高的成套设备的换汇成本低于一般商品。在一般商品中,虽然有的项目换汇成本不是很高,但这些产品或者是高能耗、高物耗的产品,或者是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创汇机会。前者不符合我国实际资源禀赋情况,后者随着时间推移,市场会有较大的变化,不能作为我们的主导出口产品。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成套设备出口的换汇成本在1美元比7元人民币左右,利润率约15%,其经济效益远非一般商品出口所能相比。

以日本为例,纵观日本战后出口贸易的发展,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出口商品结构也依次经过轻纺、重化工产品,到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如船舶、汽车、飞机和成套设备等,出现了一波高于一波的,依序更替向前发展趋势。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不断提高。由于成套设备具有规模大,附加值率和资源利用率高,对经济的刺激度大,不易引起贸易摩擦等优点,因此50年代就被日本确定为重点出口产业,看作是日本实现“贸易结构升级的希望”。日本政府所扶植的重化学工业,特别是成套设备、机电产业,为日本通过“贸易立国”战略,实现经济腾飞起了决定性作用。其中,汽车、成套设备,船舶出口产业的大力发展成为扩大对外贸易的基础。1970年至1980年日本出口贸易呈现大幅度增长,而成套设备的出口直接带动了这一增势。在增加的近千亿美元出口额中,由成套设备实现的份额占11.1%,而也正是在这一阶段,日本的出口结构随之又跃上了一个高度,由重化学工业为主的出口结构转向以汽车、成套设备等机械产品为主的高附加值的机电产业出口结构。可见,技术出口对于日本的出口贸易规模的扩大和出口结构的升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进一步发展我国技术出口的政策建议

“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我国外贸出口目标是:2000年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元,2010年达到4000亿美元。这一宏伟目标,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的确是非常艰巨的。因为就目前我国的国情而言,现阶段我国劳动密集型轻纺产品出口,几乎每年都占出口总额的50%左右,主要依靠轻纺产品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进行低价国际竞争。以1996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为例,资源性初级产品和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纺织品占出口总额的27%。这些商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有些是以不可再生的资源做原料,难以作为长期出口的货源。而且,很多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外贸企业,出口换汇成本高。在失去较高的出口退税的支撑后,企业不仅出口规模下降,而且经营难以为继。这种状况说明,我国每年要用大量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和初加工工业制成品,去换取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高附加值的深加工制成品,不仅创汇规模小、效益差,而且使我国在国际交换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不言而喻,长期依靠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品的出口是不行的。有鉴于此,我国本世纪末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出口产业发展战略应该是:除继续维持轻纺产品在我国出口产业中的支柱地位外,把重点出口产业放在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产业——机电产品产业,特别是以成套设备为载体的技术出口,这是我国今后外贸出口的一个战略核心,也是改善我国出口结构,扩大出口规模,保持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将会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此,建议国家采取措施,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提供必要的政策导向和扶植手段,提高技术及相关产品,尤其是成套设备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国内企业创造平等的国际竞争机会。

一、加强技术出口的法律建设 规范技术出口工作

我国技术出口立法还不够完善,现有的一些法规亦难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客观上要求尽快出台相关法规,逐步实现技术出口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当前,国家应加强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秩序的管理,对这类出口企业进行必要的资源审查,防止削价竞销、打乱仗的现象,以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和国家、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我成套设备出口的国际信誉和形象。

二、加大技术出口的金融支持力度

1.扩大成套设备出口信贷规模。成套设备出口的特点是工程项目大,所需周转资金多,回收外汇周期较长。所以国际上成套设备出口80-90%都是采用卖方信贷方式成交的。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我国成套机电设备时,绝大部分以卖方信贷的前提。我国由于没有卖方信贷而丢掉的项目很多。预计今后大型国际项目中标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是生产技术实力,二是资金保证。所谓资金保证就是出口信贷。仿真研究表明,成套设备出口信贷国家年注入资金适度规模为11.5-15亿元人民币。

2.国家设立“成套设备出口信贷专项贴息贷款”,以扶植我国成套设备出口。在此之前,对现行的成套设备出口的中长期卖方信贷实行优惠利率。目前我国成套设备出口的中长期卖方信贷利率虽下调为单一固定的8.73%水平,但仍高于国际上的利率水平,对我国成套设备和大型设备出口的价格影响较大。随着国家对存贷利率的进一步调整,逐步向国际上的低利率水平靠拢。

3.银行对资信好的技术出口企业,通过资信评估,按信贷原则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在授信额度内开具投标保函、预付金保函和履约保函,减免资产抵押。

4.授予一些资信和经营良好的企业一定的对外融资权,促进技术出口,并视情况逐步扩大对外融资规模和使用范围。

三、实行优惠税收政策 提高我技术出口的竞争力

1.坚持和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对成套设备出口实行优先退税。在退税程序上,首先安排成套设备出口的退税指标,并按现行税率足额退还。通过实践,不断完善税制,对我成套设备出口尽快实行零税率政策。

2.对进行成套设备出口的企业,适当降低其出口产品的企业所得税。如,把企业成套设备出口项目所得税率降低到10%左右,以提高我国成套设备出口的竞争力。

四、健全保险制度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充分保障

对我国成套设备出口提供出口保险,包括:异常风险、信用风险和企业风险的保险。出口保险是政府为保障出口企业安全收汇,促进本国出口而采取的政策性保险措施,经营机构不是纯商业公司。对成套设备出口提供政策性保险,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且险种也要不断完善,使出口保险起到政策性扶植的作用。或者建立主要面向技术及成套设备出口的风险基金,帮助出口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

五、充分发挥外贸发展基金作用

每年从外贸发展基金中划出1-2亿元人民币,作为技术出口发展基金,用于资助重点项目的宣传、促销以及前期可行性研究等,扶植技术及成套设备出口。这方面广州市已有成功的经验。

六、采取灵活多样的交付方式

在成套设备出口中,必要时可实行补偿贸易的做法。如接受对方以我国建设急需的原材料和产品支付。对于有些大型基础设施性项目,可探索BOT或BOO等经营方式,以加强大型项目的竞争力度,增强中标机会。

标签:;  ;  ;  ;  

技术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及发展建议_国民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