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浮式储油轮底板腐蚀检测论文_戚文阳

戚文阳

中海石油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

摘要:基于海洋石油在役储油轮的安全,对储油轮提出针对性的检测,本文从检测设备、原理、安全等方面介绍了水下C扫描配合潜水定位的检测方法,并简述了此方法在现场中的应用,验证了此检测方法的可实施性。

关键词:海洋石油;船底板腐蚀;C扫描;检测

石油工业高度关注对环境的保护,除了员工和公众的身体健康,泄露事故的发生也是石油工业里的头等大事[1]。所以储油轮的强度安全成为了海洋石油安全生产及预防海洋污染的重中之重。

储油轮结构中,相比较之下,船体底板最易发生腐蚀[2],那对船体底板腐蚀的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海上储油轮的生产关系到与其相连接的多个平台及作业区,如果停产对船底板进行检测,不但会涉及惰化、活化及清洗等工作,更是严重影响整个作业区的生产几计划。而水下C扫检测系统配合船底定位技术,利用潜水员在水下进行辅助检测,就很好的解决了在役船体底板腐蚀检测的问题。

1.引言

为了保证油田平台安全及作业区的生产,浮式储油轮底板的在役检测势在必行。本次检测采用水下C扫描系统对定位中的腐蚀坑进行检测,由潜水员配备空气潜水设备在水下进行配合扫查,得到的检测结果与原始数据相对比,通过分析趋势确定船体的安全状况。

2. 检测设备及检测原理

由于在役船体底板的检测是潜水员利用空气潜水设备潜入水底,携带检测扫查架至定位腐蚀区域,最终由水上检测工程师利用扫查架的自行功能对特定的区域进行扫查。

2.1水下C扫描系统

(1)水下C扫描检测系统(型号:MS-32)

(2)超声仪(型号:EU-14)

(3)超声软件(型号:U-View-MS-32)

(4)控制部分(型号:MC-13)

(5)检测参数设定:

检测探头频率:10MHz 检测精度:0.01mm 脉冲重复频率:1000Hz

数字化频率:100 MHz 脉冲宽度:50Ns 平均:16次

灵敏度:大底波波副80% 扫查方向分辨率:1mm

步进方向分辨率:2mm

2.2 检测原理

在表面波与底面波之间的内部设置闸门,如果工件内部没有缺陷,则在A扫视图中,会有较低的内部波或没有波出现,根据色卡检测结果的C扫视图中表现为波幅较低的颜色。如果工件内部有缺陷,在A扫中会有较高的缺陷波波幅出现,根据色卡在C扫视图中表现为波幅较高的颜色,可以很好的检测出工件的内部缺陷。

在底面波上设置闸门,监测表面波与底面波之间的距离,从而判断底面是否有凹痕。两种方式可以相互验证检测结果。

3.项目安全风险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由于项目实施未位于海上平台,并涉及潜水作业,水下环境复杂,所以在项目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将项目实施风险及预控措施进行分析:

3.1 施工环境因素

(1)交叉作业

由于在现场工作不止涉及一个项目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与其他工作的交叉,这样便会互相影响,产生安全隐患。而预控措施为施工前与平台沟通确认施工范围,避免交叉作业,禁止其它施工项目影响潜水作业,施工位置有临时变化时提前通知平台相关人员及时调整其它施工作业。

(2)海生物伤害,造成潜水员蛰伤及外伤

潜水员在水下环境工作,可能会遭受到如海蜇等海生物的伤害;针对海生物伤害的预控措施为不触碰与作业无关的海生物,穿戴好相应的潜水防护用品;如有攻击性的海生物出现,注意回避,必要时停止作业。

(3)水下绞缠潜水员,使人无法解脱,造成危险

水下除了存在海生物,潜水员的工作环境中还可能涉及渔网、鱼线等。可能在工作过程中碰触,产生危险;针对此类危害的预控措施为作业前对作业范围内的鱼网渔具绳索等进行彻底的清理,潜水员佩带潜水刀;使用水下监视设备,时刻监视潜水员的作业情况,下水作业人员应注意自己的行走路线并于水上人员保持沟通避免绞缠。

3.2 施工人员因素

(1)潜水员身体不适,造成潜水员伤害

潜水员身体不适便进行潜水作业,在水下很可能会加重不适情况,严重会危及潜水员的生命,针对此项的预控措施为下水前由潜水大夫对施工人员身体情况进行检查,测量血压等。如下水作业人员自身感觉不适,禁止下水,并提前通知潜水监督调换潜水员,由现场医生对不适潜水员进行医治。

(2)潜水员分工不明确,不了解工作程序

潜水员如果在工作前不明确自己的工作,甚至不了解工作程序,很可能会造成现场混乱,导致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针对此危险的预控措施为在工作之前,召开班前会,着重说明对工作的安排及工作程序,确保全体施工人员明确后再进行施工。

3.3施工设备因素

(1)气源耗尽,供气管脱开

呼吸气体是维持潜水员水下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气源耗尽,供气管脱开,必定会危及水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此项的预控措施为空压机设专人看护,空压机每次使用前仔细检查,设置备用空压机,而且保持正常运转,充气备用,下水前认真做好管线的检查工作,水面人员密切注视气泡,严格遵守潜水作业规范和下水前器材检查程序,潜水员携带备用气瓶,平台如需临时停电要提前通知负责人。

(2)失去通信联系

水下通讯系统是水上人员与水下人员沟通的唯一途径,如果失去通讯,会影响水下人员工作,妨碍指令的发出,影响潜水员的安全,针对此项的预控措施为下水前做好水下通讯系统的检查工作,保持双向通讯处于良好状态,潜水作业现场必须保持安静,无关人员不得靠近作业现场,现场禁止大声喧哗,如无法修复通讯,需要指派预备潜水员对水下工作人员进行救助。

(3)其他设备的损坏

为了保证潜水员水下的安全,必须在施工前对所有的潜水设备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各项检查步骤责任落实到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必须对设备进行第三方取证检验,保证所有施工设备证书齐全、有效。

4.主要检测数据对比

本次检测是通过水下C扫描对腐蚀坑进行检测,得到数据并进行分析,随后开舱进入,对腐蚀坑利用测厚仪及腐蚀检验尺进行检测,数据进行对比。

(1)4.2及4.3号腐蚀坑对比数据

由以上检测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水下C扫描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与现场验证的检测数据相差0.1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腐蚀面积检测数据一致。

5.结语

水下C扫描检测配合潜水辅助的检测方式已经成功的在海洋石油在役储油轮的船底板腐蚀检测中得到了应用,检测数据与现场验证数据一致,为后期此类项目的实施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雷.浅海钢质平台的腐蚀与控制[J].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8,25(4):59

[2]魏宝明.金属腐蚀理论及运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45

论文作者:戚文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在役浮式储油轮底板腐蚀检测论文_戚文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