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文学论文

论“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文学论文

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比较”这个方法,我们认识事物常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方法运用得法,许多概念性的东西就容易变得具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浓厚,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就将会进一步提高,因此,笔者想就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方法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正于同志们。

一、比较的对象和内容

在教生字、新词时,往往采用比较法。如教杜甫的《石壕吏》中的“三男邺城戍”的“戍”字,有的教师将它跟“戌”、“戊”的音、形、义相比较;教《木兰诗》中的“双兔傍地走”的“走”字,跟白话文中的“走”的意义相比较。教学时,这样的比较用得较多。但是,适用于比较的对象,远比这样的比较为广、为多。范文中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常常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揭示;而如果不用,则往往需要很多的讲解,花费很多的时间,其结果,学生都不一定理会。

1.字的比较

范文中常常出现一些“炼”字,这些“炼”字,使范文在表情达意上平添生机。如《回延安》中的“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贴在心窝上”。一个“抓”字,一个“贴”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和作者对延安的无比热爱。但是,如果仅仅作如是讲解,学生不易领会。教师如果引导学生将“抓”字与“捏”、“棒”等字进行比较,将“贴”字与“放”、“靠”等字进行比较,学生不但能通过比较,懂得“抓”、“贴”二字之妙,而且懂得了用字讲求精确的重要性,一举两得。

鲁迅的《药》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把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这段引文中的着重号,均为本文作者所加。)

讲这段文字时,除了可用上面的方法,分别将加着重号的字跟与之相近的字进行比较,领会这些字突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的作用之外,还可以作另外的比较;一是将写老栓的字跟写刽子手的字相比较,如“摸”出洋钱和“抓”过洋钱,“交”给他与“塞”与老栓;二是将写刽子手的字前后加以比较,如开始是“嚷”,后来是哼”,开始是“抓”,后来是“捏”。这样的比较,就使得分析思想内容不致脱离课文,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就可有血有肉,印象深刻了。

2.词的比较

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同中之异,以区分它们细微的差别,做到正确运用;掌握词语不同的感情色彩,以区分它们的褒贬;了解反义词相对或相反的内涵,以领会它们在对举运用时产生的作用,这些无疑都是属于词的比较,但还有一种比较,更应引起我们教学时的重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开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总共不过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这里,我们会发现“停止思想”、“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这些词语,用得非常确切,能够充分地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深沉的悼念和无限崇敬反映出来。怎样将这样的涵义讲述清楚呢?”这些,如若能将“思想家”与“停止思想”相比较,将“停止思想”、“睡着”等词语与“死”、“逝世”、“永远离开我们”等词语相比较,学生会深蕴字里行间渗透着的感情。

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许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这里,“不敢”、“不愿”、“不屑”,分别表现了三种不同的态度,但在词序的排列上,却很有讲究,可以让学生将这三个词语的位置颠倒一下,与原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就可以明白地理解鲁迅用这三个词语并将它们作如是的安排,既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上海报章的不同态度,又突出了主要的倾向,从而显示出五个青年作家遇害时社会舆论的震动,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白色恐怖的酷烈,这样的比较,比单纯地正面讲解,要简单得多,又深刻得多。

3.句的比较

有些不同于一般的句子,在表情达意时常常产生一般句式产生不了的作用。要理解这些句的妙处,“比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白杨礼赞》课文中“……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等四个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层层延伸扩展的反问句,用得精采,很有气势。运用比较法讲解,可先引导学生将它们改成陈述句,如,你就不会只觉得它只是树,你就会想到……,你就会联想到……你就会更远一点想到……,这样,先帮助学生正面理解这四句话的意思。接着,启发学生将改成的陈述句与原来的反问句比较。通过比较,学生便对这样的句式所饱含的激情,以及那启发读者思想的魅力,那不可抗拒、冲决一切的力量,获得比较具体的认识。象这样的比较,讲解排比、反复、对偶等句式,同样可以进行。

对于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也可以通过比较加以理会。如杨朔《泰山极顶》中这样的句子:“那黄河和汶河又洽似两条飘舞的彩绸,正有两只看不见的大手在耍着;那连绵不断的大小山岭却又象许多条灯笼,一起滚舞——整个山河都在欢腾着啊。”通常的说法,河是婉延曲折,山是高低起伏,整个山河非常壮丽。杨朔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两两比较,散文中这样的比拟,既具体地描画出他于高山之巅所见的山河的逼真形象,字里行间又洋溢着作者无比喜悦的激动心情。传神的比拟,不正是为了起到这样良好的状物、抒怀的作用吗?简单的比较,胜过多少繁复的讲述!

句子有长短,句式有整散;有时如江河直下,有时回环曲折,有时平直舒缓,有时跌宕短促。如要领会它们各自的作用,也可以在比较中进行。

4.篇的比较

这里的篇,是泛指。陈字、词、句之外,命题、立意、布局、详略、层次、过渡、照应、开头、结尾,诸如此类有关文章全局性的内容,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同样显著。

笔者曾以何为的《第二次考试》为补充教材,在篇的比较上作过尝试。这篇散文在布局上,一开始在对比中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悬念;然后作淋漓尽致的铺陈,先扬后抑,将两次考试作了突出的对照;最后通过苏林教授的访问,柳暗花明,真相大白,陈伊玲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跃然纸上,苏林教授的“伯乐”精神亦感人至深。文章就是通过这样的波澜起伏,吸引读者从中悟出写作的真谛。照行文的次序,层层讲来,学生不一定懂,可以让学生阅读全文,然后回答: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这篇作品的材料应怎样组织?学生稍加思索,就从陈伊玲复员讲起,不难复述。接着再问: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学生经过思考、讨论,用自己的话,讲出这篇作品结构的特点。这样做,时间省,学生活动积极,而且既熟悉了全文内容,又掌握了全文结构特色,亦能提高他们写作选材、组材的能力。

二、比较的范围和方式

在字、词、句、篇的教学中可用比较,在范文和习作的教学中也可运用比较。可作比较的对象和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可谓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这里,想从另一角度,谈一谈比较的范围和方式。

1.各种范文的比较

不同文体的范文可以进行比较。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是议论文,周而复的《截肢和输血》是记叙文,两文都是写白求恩,但由于文体不同,表述方法也就不同。通过比较,可掌握有关文体的知识,并在写作中注意记叙与议论的区别。同是写周总理,诗歌《周总理,您在哪?》和《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有同有不同,与散文《一次难忘的航行》、《一件珍贵的衬衫》相比,又有同有不同,将它们进行必要的比较,不仅可获得必要的文体知识,还可体会选材、布局等的妙处,对于怎样从不同角度、选择不同材料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有所帮助。

2.范文与习作的比较

有时需要学生学习范文进行习作。将习作与范文进行比较,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于范文的理解与认识,又可以看到习作的长处和不足。有些范文,如鲁迅的《一件小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表达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特有的心情。学生仿作,可能不能得其“神”而仅摹其“形”。通过比较,有助于学生准确地写当今时代的“小事”或景色。

3.不同习作的比较

同一题目,习作中出现好、中、差的区别,是正常的事。在评讲时,有选择地将三者作比较,在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以表扬、肯定为主的前提下,发扬优点,指出不足,是一种公认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有时,同样的题目,让学生再写一遍甚至两遍,然后,引导学生将初稿和修改稿进行比较,这样,学生的收获可能比盲目地写上七八篇作文要大得多。

4.习作与生活的比较

写人、叙事、状物、绘景的习作,有的能较好地反映人或事物的特征、本质、全貌,有的则不然。可引导学生将有关习作,与记叙的生活真实相比较,在比较中学习懂得应当怎样取舍,怎样抓住特征,怎样突出重点,等等。这样的比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概括能力等,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在进行上述范围的比较时,大致可用以下九种方式:

选择式。为了领会范文字、词、句、篇之妙,可提供与之相近的内容,使学生在选择中进行比较。也可以提供不同的开头、结尾二至三个,供学生比较后选择较好者,并说明理由。

增删式。有的范文,详略剪裁非常得当。讲“略”时,可针对学生实际补上一些内容;讲“详”时,可有意删去一些内容,以此作比较,使学生领会原文处理的得体,并懂得所以然。

改写式。长文的缩写或短文、短句的扩写,然后将缩写、扩写的文字与原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但要掌握缩写、扩写的要领,还要体会与原文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想象等能力。也可以作人称变换的改写、中心人物更换的改写、从诗歌到散文的改写、将叙述变更成描写或对话的改写……在这些改写中,同样应当重视与原文的比较,只有通过比较,才可能加强对原文的理解,又可促进改写能力的提高,使二者相得益彰,相互补充。

评述式。采用这种方式,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范文、习作的某些方面加以评论,而评论的观点,是自己经过比较以后的产物。如学生自己比较自觉地掌握了这一方式,教师的“教”,就可以向“不教”过渡,学生学习语文,便可进入一种比较自觉的天地了。

三、“比较”法的恰当运用

“比较”这种方法,在语文教学中虽然有着如上所说的功能,但要使用得当,并非容易。在这里,关键是要加强对所比较的对象的钻研和理解。因为任何方法,都是为目的、内容服务的。明乎此,就不致舍本逐末,追求形式。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掌握恰当的时机,也是“比较”能否奏效的重要一环。古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愤悱”之时,然后运用比较,进行启发,学生才会高度集中自已的注意力,奋然思虑,然后豁然开朗。

比较的方法,又不能滥用。可以不用比较而能使学生简明地了解者,可不必用;反之,则滥,学生就会失去比较的兴趣。此是一。其次,比较时不注意分寸,也是一种滥用。我们讲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妙,往往离不开具体的作品和特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因此,在比较时,孰好孰坏,孰优孰劣,不能绝对化。

启发学生自觉地掌握并运用比较的方法,尤为重要。古往今来,凡大作家、大手笔的名作,大都是通过比较以后的产物。“推敲”的典故,“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逸事,讲的其实就是一种比较,鲁迅手稿上的改笔,也是对初稿内容进行研究、比较以后的结果。如果学生在阅读课文或课外读物时,能时时注意比较对照,学生习作时,能自觉进行比较对照,那末,学生的‘教师”,就不止是课堂里的语文教师,学生的读写能力,就可以扶摇直上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并教之以法,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多么重要!而“比较”这种方法,不就是学好语文的一把“钥匙”吗?

标签:;  ;  

论“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