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本节约与规模经济--日本系列化生产系统分析_规模经济论文

交易成本节约与规模经济--日本系列化生产系统分析_规模经济论文

交易成本节约与规模经济——日本系列化生产体制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节约论文,交易成本论文,体制论文,规模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各国学者对日本系列化生产协作体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探讨一下这系列化生产协作体制的本质,及其对规模经济形成所起的作用。

系列化生产协作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内部化

系列化生产协作体制是日本企业间特有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指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母公司与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等形成的生产上的分工与协作,在日本被称为“下请制”。在这种体制下,大企业根据生产分工的要求,将一部分零部件发包给系列下的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等中小规模的企业,从这些企业获得订货,产品的生产靠大、中、小企业共同来完成。在这种分工的基础上保证了供货的质量和按期交货;中小企业则得到了大企业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援助,从而保证了稳定的生产和经营。因此,这是一种互利的生产协作体制。这种体制在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以后,迅速在各个行业普及、发展。据统计,在制造业中已有65%的中小企业加入到以大企业为主导的系列。如今,在日本的各个行业都有以一两家大企业为中心的系列体制。如钢铁业的新日铁和住友金属、汽车业的丰田和日产、家电业的松下和东芝、电子业的日立和日本电气等,垄断着该行业的生产。以汽车行业为例,它是推行这种做法的典型行业,在80年代初就拥有协作企业47308家,其中一次协作企业168家、二次协作企业5437家、三次协作企业41703家、还有四、五次协作企业,最后一层协作企业往往是农户兼业的企业。①在这种体制下,现代化的汽车工业竟与农户兼业连在了一起。

分工协作、经营上的互惠只是它们合作的目的之一,不能用此来解释这种企业系列体制在日本存在的普遍性。在系列体制内部,不同规模的企业地位不同,决定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支配地位。那么,为什么会有众多中小企业自愿放弃独立经营的权力而加入到大企业的系列呢?这是由于:第一,市场体系的不完全,缺少包括劳务、销售、研究开发、职工培训、中间产品等在内的中间市场。而缺少这些,企业为了进行正常的生产活动就要付出高的交易成本。第二,企业完全在市场机制下进行交易也要付出很高的成本。签订契约和保证契约的落实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违约和毁约,企业必遭受损失。这样,就需要两方企业都有把持对方企业的“人质”,使交易关系长期化、持续化。因此,就有必要使一部分市场机制内部化,用企业间内部形成的市场取代一部分外部市场,用靠实力、地位等形成的“权力机制”来取代价格机制。在日本是这样,在其它国家也是这样,但在日本却形成了一种独具日本特色的企业系列体制,并且通过垂直持股(大企业占有中小企业的部分股份)、人员派遣(大企业向中小企业派遣经营人员)、系列融资(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实施控制和笼络。这种系列体制的形成,是由日本企业成长的特殊背景决定的。

其一,日本存在着众多的中小企业和少数大企业,形成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两极”。大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员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中小企业经营灵活,工资成本和管理成本低。经济上的这种“两重结构”是日本的鲜明特色。

其二,日本的中间产品市场极不发达,众多企业又集中在狭小的领土上。从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工业技术和市场体制,但市场机制在日本不能得到充分的发育,财阀家族长期的经济垄断和日本政府的战时统治经济对市场机制造成了严重的扭曲;加之日本经济的后进性,使中间产品市场较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更不发达,缺少各种专业化的市场和完整的流通体系;再加上日本国土狭小,迫使共同生活在狭小的国土上的众多企业之间不得不发生各种关系。

其三,是由于追赶型经济的提出,特定历史条件提供的机遇。朝鲜战争创造的特需景气为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这种短期因素的拉动下,大企业不可能通过建立新厂来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而把中小企业纳入自己的系列则是一条捷径。

其四,这种生产体制的雏形早在一战前日本就有,即当时的批发商制。批发商人利用手中掌握的原材料和信息,组织手工业者进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并包销全部产品。在这一过程中,批发商回避了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对此进行的监督、管理,把它们承包出去,但同时,却运用自己的销售渠道维持对生产过程的支配。

正是这些原因,使不发达的中间产品市场这一带有普遍性的因素成为促使日本大中小企业形成系列体制的原动力,并通过垂直持股、人员派遣、系列融资等使企业系列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而在其它国家,内部化的结果则是大企业创办众多100%持股的子公司,企业包容市场,从而造成企业规模的宠大和分支机构的增加。

市场机制的内部化与交易成本的节约

日本的大中小企业形成了独特的企业系列体制,也就具备了独特的优势,市场机制内部化的结果带来了交易成本的节约。科斯在论述企业的性质时指出,企业是市场机制的替代物。企业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可以节约单纯利用价格机制所产生的市场交易成本。系列生产体制在具有企业这种性质的同时(因是由众多企业组成的),又由于实行内部化的结果,使这种体制不能简单等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市场,它成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第三种形态。

企业系列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企业的范畴,是因为组成企业系列的是法人群体,是多个企业按照生产分工的原则组成的不是企业的简单叠加。系列中的每个企业都是一个法人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生产过程和不完全的流通过程。母公司对协作企业的支配,不是介入协作企业内部对它进行管理,而是根据自己生产什么,决定协作企业生产多少,至于怎样生产则是协作企业自己的事。这些协作的中小企业在完成母公司任务后,多余的生产能力仍可依靠市场来消化。

企业系列不属于市场范畴,是因为系列内部企业之间不完全是价格机制在起作用。由于母公司和协作公司、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系列内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就决定了协作中小企业对母公司只有被动的服从。表现在权力上,协作企业的权力是不完全的。虽然人事权、财权相对独立,但经营权被削弱,销售权几乎全部丧失。结果在企业系列内经常发生大企业拒绝接受协作企业的产品、延期支付货款、对产品低价购买等现象。同时,在系列内只有一个总买主——母公司,而有多个卖主——协作企业,这就决定了企业系列内价格机制和“权力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企业系列体制作为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第三种形态,其意义在于:依照交易成本理论,单纯依靠市场交易需要一定的交易成本,而企业的出现则节约了其中的一部分交易成本。但是,企业规模却不能无限地扩大,这是因为,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企业内部产生了新的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的减少与企业内交易成本的增加相抵消,从而限定了企业的规模。可是,日本企业系列体制内部化的结果,却能够同时节约企业内交易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这样,使各企业的规模增大成为可能。同时,又由于系列内企业是建立在分工协作基础之上的,因而,又使整个系列生产规模的增大成为可能。这是日本与其它国家企业体制的最大差别。在其它国家,单纯依靠一个企业实行内部化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否则必须以支付过高的管理成本为代价。

企业系列节约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表现在:(1)管理费用的节约,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由于系列内部在生产分工的基础上形成了专业化生产,克服了系列外企业小而全的弊端。其二,由于产品大部分在系列内交易,可以使各协作企业的销售部门划小或统一于系列内的一个销售部门之下。其三,系列内各层次企业实行分级管理,每个企业只需管理下级企业就能保证母公司对系列的支配,同时,还分担了母公司的经营风险。其四,协作企业依照母公司生产节奏的要求为其提供部品,使整个系列内推行无库存管理成为可能。(2)官僚体制的减弱。企业不同于市场,是因为其内部是用行政命令来代替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官僚体制。官僚体制随企业规模的增大、官僚机构的增多而越发明显。日本企业实行系列化后,每个企业的机构得到最大限度的精简,从而失去了官僚体制产生的温床。(3)激励机制得到强化。企业系列是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按自愿的原则组成的。协作企业虽然在系列内处于被支配地位,但其拥有一定权限,与系列外企业相比,参入系列能保证其经营稳定、利润稳定。对母公司来说好处就更多了。因此,系列化同其它激励机制所起的作用一样,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节约了企业内交易成本。

企业系列节约市场交易成本主要表现在,单凭市场交易必须付出的费用主要是:起草、谈判和保证落实契约的费用;当事人退出某种契约关系仍须付出的费用;根据环境变化对契约关系进行调整引起的费用;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所引起的费用;为确保契约关系的长期化和连续性所必须支付的费用等等。采取企业系列体制之后,由于系列内是以协作企业和母公司的长期交易代替了上述市场中的短期交易,并且,母公司、大企业通过各种渠道保证了对系列的支配地位,因此,能够节约部分市场交易成本。同时,在一个系列内部,各企业使用同一牌号的商标、分享内部的信息等,这些无形资源的共享也节约了企业的交易费用。

交易成本的节约与规模经济的实现

追求规模经济,从而获得规模经济收益,是各国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对单个企业来说,很难摆脱企业规模对规模经济的束缚。日本企业系列体制能够实现规模经济。其一是因为能够节约参入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内交易成本;其二,由于整个系列是建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之上,能够满足企业母公司生产的实际需要,因此其内部结构最优。规模经济能够通过企业间分工来实现,是因为生产分工与规模经济并不矛盾。规模经济从本质上说,是大机器自身的生产技术特点。采用大功率设备和成批大量生产工艺可以节约资源投入和实现更多的协作劳动。在规模经济中贯彻分工协作的原则是基于大机器生产过程中工艺上的可分性和零部件上的可分性。

企业系列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是分层次实现的。第一个层次是中小型承包企业的规模经济。从绝对规模来讲,这种企业虽然只有几十人或上百人,但由于生产品种少、批量大、对单一产品和零部件的生产能够形成规模经济。第二个层次是大企业提供了条件,从而便于大企业强化自己的分工形成规模经济。第三个层次是整个系列的规模经济。大、中、小企业的规模经济带动整个系列大批量生产体系的建立,在生产上降低单位产品成本,在市场上保持一定的垄断地位。以日本钢铁业为例,在70年代末期,日本的五大钢铁厂粗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2.4%;世界上年生产能力在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日本拥有五个。②据统计分析,如果以年产100吨万钢的钢铁厂的生产成本为100,那么生产规模达到500万吨和1000万吨时就分别是73.5和64.5,由此不难想出日本钢铁产业利用规模经济所产生的收益。表现在平均生产每吨钢的成本上,1960年日本为72.7美元,比美国的127.2美元低42%以上;1970年日本为121.0美元,比美国的225美元低46%以上。在整个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出口单价平均提高了18.8%,而日本却下降了4%。日本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这种产品成本差异和价格差异,不能不说是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战后日本经济的复兴,正是这种系列化生产体制在钢铁、机械、建材、电子等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中,发挥了规模经济优势,形成了大批量生产体制。

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形成大批量生产体制,是日本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一个法宝,对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而规模经济实现的理论基础是交易成本的节约,它产生于日本式的系列化生产体制之中。

注释:

①[日]《经济》1980年第12期第166页。

②陈淮编著《日本产业政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6页。

标签:;  ;  ;  ;  

交易成本节约与规模经济--日本系列化生产系统分析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