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挫折与展望_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的挫折与展望_中美关系论文

中美关系的挫折和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关系论文,挫折论文,前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同意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美以后,中美关系遇到了严重的挫折。美国驻华大使因任期届满而离开了北京,中国驻美大使也奉召回国述职,国际舆论敏锐地注意到,这种情况,中美建交十七年来尚未发生过,中美关系处于十字路口。

现在,人们关心的是:下一步,中美关系会如何变化?是逐步好起来呢,还是越来越糟?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中美关系受挫的原因中去寻找。

说到中美关系受挫的原因,美国装作很委屈的样子,反反复复地说李登辉的美国之行纯属私人访问,美国并没有改变“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中国方面反应过度了。但是,从美国近年来在亚洲的一系列微妙动作来看,它正在暗布棋子,构筑遏制中国的态势,让李登辉到美国本土去活动只是其中的一着棋罢了。

冷战结束后,美国曾一度决定收缩在亚洲驻军的规模。但到了今年2月27日,美国国防部发表了《东亚战略报告》,称不再从亚洲撤军,要在那里保留10万军队,并把日美安全条约称作它的“亚太安全和世界战略的基础”。这明显的是日美合作控制亚太的格局。

在南沙问题上,这个报告还持比较超脱的立场,但菲律宾大叫大跳之后,美国立即为其撑腰。4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在某种情况下,我们同某些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保持着安全关系。”美菲之间的安全条约不包括中国领土南沙及其附近海域,这一点,原本是明确的,现在悄悄地在变化了,有事实为证。3月30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委员斯坦尼·罗思访问菲律宾,据报道,双方达成协议,要“加强和扩大双边防御条约”。5月10日,美国国务院又发表声明,称“在维护南中国海的和平与稳定方面美国有持久的兴趣”,并表示愿意向提出领土要求的方面提供帮助。这是公然把水搅浑,鼓励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另一个国家越南,近来一改常态,表示欢迎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担负起所谓维护安全的责任。这正中美国下怀,估计越美建交为期不远了。中国当然欢迎别人捐弃前嫌,言归于好,只希望这种和解不是针对第三国的。

再回到台湾问题。去年9月,美方公然提升了美台关系,允许高级官员互访。现在,居然允许李登辉访美。这些都是鼓励分裂活动的实际步骤了。在这个问题上,美国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策略,有了一,就会有二,得寸进尺,逐步推进。

以上是作为一个关心国际问题的中国人个人的担心。那么,这种担心是否庸人自扰,杞人忧天?看来好象不是,有美国负责官员的言论为证。2月9日,前驻华大使、国务院负责亚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德在国会听证会上说:“中国不对我们构成直接威胁,不过显而易见的是,今后几十年,中国将变得越来越强大。因此,我们正在奉行一种政策,以便设法遏制这种潜在的威胁。”

有这句话就够了,我们明白了,以往“欢迎一个统一、繁荣的中国”云云,都是外交辞令,都是迷惑人的假话。

为了遏制中国,美国不仅自己干,而且发动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煽起对中国的恐惧,以便发动别人和它一起干。据查证,“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乃美国传统基金会的刊物《政策研究》。早在1992年的9月17日,该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正在觉醒的龙——在亚洲真正的危险来自中国》。该文说:“自拿破仑以来,西方人一直在预言,一旦中国龙觉醒,全世界将为之震惊。在经过几乎一个世纪的起步失误之后,看来中国终于坚实地走上了一条经济飞速发展、军事上显示其锋芒的道路,而这的确将在整个亚洲和全世界引起反响。这对于美国的经济利益和安全利益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是世界上军事力量正在迅速扩大的唯一大国,而且它是一种共产主义制度正在满足其人民的经济愿望的第一个实例。”

一犬吠日,百犬吠声,“中国威胁论”自此成了时髦的话题。

这就奇了,世界上谁不想过得好些?可在某些人心中,谁都可以富强,唯独中国不可,中国只有保持过去一百多年的积弱状况,任人宰割,任人欺凌,他们心里才舒服。于是乎就有了遏制政策,有了分裂中国的图谋,有了“人权牌”等等。

说到这里,文章开头所说的问题就有了答案了,中美关系遇到挫折,皆是由美国的冷战情结引起的。原因找到了,解开中美关系疙瘩的关键也就不言自明:美国切实放弃冷战心态,放弃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设和维护两国关系。这样做了,两国关系就可能健康发展。但目前看来,美国某些人的冷战情结还一时难以解开,中美关系虽不至于破裂,磕磕碰碰是难免的。

标签:;  

中美关系的挫折与展望_中美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