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论文_李燕夏,陈美燕,钟劲(通讯作者)

(广东省珠海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6年4月至9月门急诊处方1729张处方,并将结果整理分析并点评。结果:共查出不合理处方115张,其中处方不规范93张,用药不适宜35张,主要表现为临床诊断不全、适应症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等。结论:我院门急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之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医院必须加强处方质量管理,以促进门急诊合理用药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

【中图分类号】R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5-0293-02

处方点评是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合理用药,应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卫生部2010年3月颁布实施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1],对处方审核点评提出了较系统、全面的要求。为评价我院门急诊患者处方用药安全、有效及经济性,现对2016年4月—9月的1729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规范》要求抽查我院2016年4月—9月的门急诊处方,抽取每月门诊处方约250张,急诊处方50张,4月至9月的门急诊处方共计1729张。

1.2 方法

处方点评以《处方管理办法》[2]、《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新编药物学》(1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4]和药品说明书及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医药学专业书籍为依据,在处方点评工作表中认真填入处方相关信息,对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及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宜性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2.结果

2.1 处方基本指标情况(见表1)

3.讨论

3.1 处方基本指标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同时应用多种药品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应尽量避免多种药品联用。我院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3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标准(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说明我院在联合用药方面比较谨慎。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在临床甚为常见,抗菌药物使用率可以反映其在医院药物应用中的总体水平及合理性。我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2.8%,门诊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8.3%,低于卫生部规定三级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40%的标准。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易引起细菌耐药,研究报道多数细菌的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仍应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为基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征,合理应用。

3.2 不规范处方

本次抽查的处方中不规范处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处方前记内容不规范:我院门急诊实行了电子处方,解决了医师字迹潦草和书写不规范的问题。但是门急诊电子处方仍然存在患者年龄错误等问题,如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明日、月龄;还有将患儿年龄“6个月”错写成“6岁”等,使药房调剂药师在处方调配时,难以核对医师用药剂量的合理性,甚至导致本可防范的用药错误发生。

3.2.2临床诊断不规范:我院门急诊处方还存在临床诊断等方面的问题,如有的处方诊断未“健康查体”、“体检”、“腹痛”、“呕吐”等,对于这类处方药师无法依据诊断来判定用药的合理性;腹痛、呕吐仅是一种临床症状,不能作为临床诊断。

3.2.3其他:一些应做“过敏试验”的药物未注明需“皮试”字样;超过7天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而未注明理由;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

3.3 用药不适宜处方

3.3.1药品使用途径不适宜:诊断为龟头炎,使用红霉素眼膏“涂眼”,使用的途径不适宜;诊断为中耳炎,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

3.3.2适应症不适宜 处方临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开具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对细菌性感染有抑制作用。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其感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与抗菌药物的适应症范围不相符。

3.3.3用法用量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给药时间间隔给药,如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处方中开具bid、tid,应严格开具为q12h、q8h等。处方中存在有给药频次不合理情况,如一些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等半衰期短者,处方频次为qd给药,此类药物具有时间依赖性动力学特点,应2-4次/d给药;而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为浓度依赖性药物,应1次/d给药。部分药的用量严重超出说明书的最大用量,如左甲状腺素钠片处方中开具200ug,bid或tid,使用频次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qd开具。

3.3.4重复用药或联合用药不合理:临床诊断为肾结石,处方同时开具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泌尿系统感染一般感染的菌株为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而头孢西丁和左氧氟沙星都是对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同时使用为联合用药不合理。诊断为鼻炎,同时开具通窍鼻炎颗粒和鼻渊通窍颗粒,通窍鼻炎颗粒和鼻渊通窍颗粒都含有辛夷、苍耳子(炒)、白芷相同成分,为重复用药。

3.4 超常处方

3.4.1无适应症用药:部分诊断为鼻咽癌,医生给予头孢呋辛等药物;诊断为肾衰竭给予头孢丙烯、头孢克肟等;诊断为感冒、发热给予抗菌药物。上述某些疾病是有病毒所致,一般不需要用抗菌药物,应选用清热解毒中成药及对症治疗,必要时选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只有在明确有细菌感染依据时,才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综上所述,建立处方点评制度,认真开展处方及医嘱点评,既有利于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也有助于药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促使药师加强自身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将药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结合,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通过处方点评可以及时了解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医师沟通,合理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随着处方点评制度力度的加大,也有利于将“事后点评”提前至“事前认真审核处方”,使“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理论体系体现在门急诊的药品调剂、发放过程中。我院通过处方点评提高了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使临床用药逐步趋于合理用药,抗菌药物有临床应用管理指标基本达标;还有效减少医疗缺陷和医疗纠纷;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S].卫医管发[2010]28号.

[2]《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令 第53号.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化制品卷)[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附件.

论文作者:李燕夏,陈美燕,钟劲(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  ;  ;  ;  ;  ;  ;  ;  

我院门急诊处方点评与用药分析论文_李燕夏,陈美燕,钟劲(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