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的关键论文

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的关键论文

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的关键

谢玉兰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心态平和的意义以及已有研究中保持心态平和的措施,指出已有措施很难让心态平和成为我们的常态。认为心态不平和的根源是我们的思维,并据此提出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的关键是回到我们的内在去觉察和体验。具体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觉察到内在的不平和来自我们的思维;识别自己的情绪并感受它;时不时把注意力去到我们的内在身体去感受能量的流动。

关键词: 心态平和; 思维; 内在身体;感受

平和在汉语词典上有几种释义,针对人意思是性情或言行温和。心态平和是一种面对俗世的繁华,常保内心的平静与喜悦,是人生一种至高的境界。人的一生中在某一段时期内保持平和的心态并不太难,难的是在荣誉、地位和困境纷至沓来时,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心态平和并不只属于那些远离尘世喧嚣的僧人和隐士,作为俗世中的凡人,我们也可以让它成为常态。真正的平和不依赖外界的条件和环境,而是通过特殊的练习来获得;不仅在一切顺利的时候,而且在任何困难和不舒服的环境里都能保持平静。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不自觉地渴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临危不乱”“泰然自若”的平和状态,但很少有人知道心态平和的重要性和意义。

②随着偏置电流的增大,变压器铁芯磁导率发生变化,变压器中的磁通量对于施加的偏置电流大小关系呈现非线性,最终造成测量结果的非线性。

一 心态平和的意义

1. 心态平和使我们内心稳定、平静,经常能感受到内在升腾起的喜悦;很少被别人对你的想法或说法影响,能够自我主宰和自我掌控。

众所周知,今年五月份开始土耳其等新兴市场连续陷入金融危机。继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暴跌,国际评级机构降低对土耳其二十多家金融机构的评级之后,阿根廷、巴西、南非兰特等国家也出现金融危机并在不断蔓延。那么为什么金融市场会出现危机?危机的传导机制又是什么?能否寻找有效机制预防和阻断金融危机的产生和传导?这些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从理论梳理和案例分析两个角度来探究这些问题。

2. 心态平和使我们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习或办事效率更高;在生活中充满灵感和创造力。

3. 心态平和帮助我们去除消极、无用的想法,获得去掉烦恼和压力的能力;使我们不被事件和困难动摇,让我们的判断和常识更清晰。

综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使用胺碘酮治疗,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4. 心态平和使我们人际关系和谐,让我们享受和睦相处的快乐。

当我们坐着、站着、走着或做着某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思维会不断地来打岔,让我们很多时候注意力不能全然地就在那件事情上。它经常会把我们带回到过去,让我们放不下过去,要么因过去而后悔,要么因过去而沾沾自喜。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因思维纠缠过去而自责或指责他人,常用的话语模式是:“我(你)要是不那样做的话,我(你)现在就不会这样了”。它也时常让我们去琢磨未来,要么对未来很忧虑,要么对未来很神往。我们经常用的一个话语就是总在未来:“等到……之后,我就会很快乐(轻松、放心、幸福等)”。思维总是告诉我们该这样过那样过,但很少让我们就在当下平和地、真正地活过。

2. 思维喜欢比较和分析,喜欢把焦点放在问题和错的地方

二 已有的保持心态平和的惯常措施

(一) 已有研究中的措施

已有研究中,谈及心态平和的重要性和如何保持心态平和的文献并不多。张荣生认为心态平和乃养生第一要义[1]。龚仕贵认为心态平和乃长寿之本[2],他提到从这些方面着手保持心态平和:平衡心理,淡忘疾病、仁爱,知足常乐,乐观,交好朋友,到大自然中去开阔眼界,读书、看报、书法、绘画、写诗、填词,淡忘年龄。梁丰年、叶文英认为平和心态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涵[3],提到教师自身保持平和心态的措施:第一点,要有一颗平常心;第二点,不能有攀比之心;第三点,要有自信心;第四点,要有宽容忍让之心。

(二) 日常提到的惯用措施

1. 知足常乐,减少欲望和攀比。“知足常乐”可以说是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认为这样我们才能心态好。欲望和攀比让我们痛苦时,也告诫自己要减少欲望和盲目攀比,由此缓解痛苦。

在现场,试验田里的项目牌上赫然醒目地标示此块水稻试验田的处理方法,设置钾的五种配比:常规施肥、不施钾肥、50%钾肥、100%钾肥和120%钾肥。在试验田的各处理田块中,参会人员能清晰对比出,100%和120%施用钾肥的稻谷分蘖情况和稻谷籽粒饱满程度明显好于其他。

6. 对己对人宽容。我们经常在自己或别人犯错的时候,感到不舒服,这时不少人会告诉自己“哪个不犯错”,由此来宽容别人和宽恕自己,让自己心情平复。

3. 与人为善。我们认为要保持心态平和,就要对人友善,无论别人怎么做,我们都要减少攻击别人和与别人发生冲突。

4. 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兴趣和爱好是很多人认为可以在生活中确保多数时候心情舒畅的途径。比如弹奏乐器、下棋、看书、书法、绘画、旅游、养花种草等等都是被大家认为陶冶性情的兴趣爱好。

根据公式1可以知道随着模型复杂度的提升,即弱分类器数量增加,集成模型的准确度即系统的偏差会降低,但同时系统间基分类器预测值间的方差将会增大,导致系统的预测误差会提升。在实际集成学习中,模型复杂度过高会导致过拟化,即模型在训练样本中有很好预测精度,在应用数据或训练样本中表现一般,如果模型复杂度过低则会导致欠拟化[20]。图3分析了集成模型在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中的预测误差。

5. 勤奋努力,积极进取。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勤奋,要不断进取,不断进步;当我们一段时间平平淡淡、无精打采或萎靡不振的时候,就会有人在我们耳边说“打起精神,继续前进”。好像这样做 ,我们就可以不断冲出生命的低谷,一直前进。

2. 淡泊名利,不计较得失。一般认为看重名利和得失会让我们徒增很多烦恼,因此不少人认为心态要平和,就要看淡名利和得失。

三 心态不平和的根源

已有研究和日常我们提到的保持心态平和的措施,可以看出无非是从这样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从思想上说服我们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和攀比,看淡名利,要知足,要乐观;二是在外在的行为上要友善,要不断进取,要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让我们来看看从这样两个方面真能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吗?我们在生活中一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心理不平衡,或想要这想要那,把自己搞得烦不胜烦的时候,这时候为了让自己舒服点,就开始在思想上给自己开导,接着心情舒畅一些。于是我们就这样一阵烦乱,一阵平静地循环往复,而且多数时候是烦乱,真正的平静是少有的。我们在外界要友善,无论怎么友善,我们都无法保证别人对我们也很友善;当别人对我们不尊重时,很多人都会感到受伤害,有些生气。我们要不断进取,这是一个无底洞;无论怎么做,我们总觉得不够;它会让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一直疲于奔波。当我们有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时,也许能让我们更多的时候享受其中,让我们心情舒畅;但是一旦我们被兴趣和爱好控制时,也就是自己的状态很依赖这些时,我们也很难保持心态平和。

3. 思维把我们导向过去或未来,让我们无法活在当下

1. 思维会自动播放

思维制造的自我,称为小我。只要我们在小我的模式里与他人互动,我们与任何人都会有冲突。小我有两大特点:一是小我依靠认同外界的东西生存。如财富、外貌、名誉、地位、成就、认可、关注等。二是小我依靠优越感来壮大自己。抱怨是小我体现优越感惯用的伎俩,抱怨背后的声音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由此常有的情绪是怨恨。我们可以觉察到:在生活中有一些东西会触发我们的优越感,缺乏某些东西,会让我们觉得逊于他人;我们会不经意地提到所拥有的事物或是炫耀它们,好增加在他人眼中的自我价值,或是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这些其实就是小我。小我对外部事物总是欲求更多,无论得到什么,总想还要更多,这些源自深深的匮乏感,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或“自己不够好”。所以烦躁、不安、焦虑的情绪经常伴随。同时带着这种内部声音,我们与别人也有没完没了的冲突。回到我们的生活中看看:是不是还有很多东西(金钱、美食、地位、情感、认可等)控制不住地想要。只要我们被小我控制,我们就会被这些奴役,生命就变成了大多数时候辛苦地挣扎着,短暂地享乐;而无法让生命享受目前丰富的物质世界,同时轻松地创造着。

杨秉奎的手在一盘残棋上缓缓移动,他在小房子里跟自己下棋。窗上,贴着红纸剪的“忠”字和“公”字,除了一张没刷油漆的单人木床,还有桌子、椅子、箱子、柜子,都没刷油漆,木质已被岁月涂得黑亮。床上挂着蚊帐;炉子上的水壶吱吱作响,突突地冒出水汽;一条大狼狗懒洋洋地卧在炉旁。

管世铭往往以组诗的形式描写战争,而以反映大小金川战役的组诗为代表。大小金川之战是乾隆在位期间平定大型叛乱的最为出名的一场战争,据《清实录》记载,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阿桂被任命为金川战役的主帅[4]600。管世铭创作了诗题为《平定小金川铙歌十八曲》的组诗,诗题后有一“代”字,说明这组诗是代主帅阿桂所作。该组诗以叛乱发生、平叛之战、战后封赏为序,详细描述了小金川之战始末。该组诗首先点明了叛乱者的叛逆之举,谴责了他们无端发动战争的行为。组诗之二《薄伐》的诗序交代,小金川本是清朝九司之一,土司僧格桑侵并了沃日,清廷下旨申斥,僧格桑抗旨不遵,清政府因此出兵平叛。诗云:

我们在学习、工作时需要思维比较和分析,但在生活中它也会不自觉地参与进来。经常我们能听到不少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或者把自己跟别人比较,这样难免就会产生不满意或自卑。还有思维特别容易把焦点集中在不好的和错的方面,我们可以觉察到跟家人相处,很容易看出家人做得不好的地方,在外也很容易挑剔别人没做到位的地方,总是喜欢评价别人就是很好的例证。尤其在教育孩子和夫妻相处方面,不少父母和老师特别容易看到孩子的问题,由此很容易因孩子持续存在的问题而恼怒;不少夫妻之间也很容易指责对方不好的地方,因此常年小吵不断,很难和睦相处。所有这些冲突都是思维在我们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制造的。

综上所述,以上这些措施很难让我们真正保持心态平和,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不平和。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环境千差万别,引起心情不爽的其时其情也各不相同,那到底有没有让我们烦扰、不平和的共同的因素呢?当我们把不平和的共同因素找出之后,我们就可以找到让自己平和的措施。答案是肯定的。德国的精神导师艾克哈特·托利通过自身痛苦经历和与很多心理学者、灵性导师研讨,发现我们人类痛苦的根源是自己的思维[4],而烦恼不断、不平和亦即痛苦的一方面,因此不平和的根源仍然是我们的思维。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思维对我们很重要,它让我们觉得聪明,可以学习、工作及解决很多问题,但我们极少觉察到思维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有它的制约和弊端。

5. 心态平和使我们头脑、身体和神经很容易放松,更有利于睡眠;增强我们的免疫系统,减缓衰老。

Consistent data on the prevalence of malnutrition in gastroenterology units have been limited to a few subsets of patients such as those with cirrhosis[32-36] and Crohn’s disease[37-39].

4. 思维制造的自我,一直在外界寻求物质的满足、别人的认可

我们以为思维总是受我们掌控的,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它思考问题时,它总是在自动播放,如晚上睡觉前,它可能会不断播放过去的经历,或者畅想未来。我们仔细觉察,会发现大脑里总有声音在喋喋不休,这就是思维在自动播放。当它不受我们控制地播放时,我们会觉得烦躁、不平和,这会大大消耗我们的能量。

正因为思维的这些制约,才让我们无法真正地摆脱痛苦,平和地生活。

四 保持心态平和的关键

一直以来,我们以为思维就是我们的全部,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思维来解决;因此当痛苦出现的时候,还是去要求思维给我们解决。但你慢慢我们会觉察到,这永远没有尽头。它给我们制造痛苦,然后我们又和它沟通,改变认知,暂时缓解痛苦。我们就这样随时被外界影响着,想要的心态平和成为常态怎能实现?

由此,思维只是暂时缓解我们的痛苦,思维的制约决定了想通过它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保持平和无法办到,我们得另寻途径。英国的心灵导师奥南朵认为思维是我们大脑的一大功能,我们大脑还有一大功能,即体验或感受的功能[5]。体验让我们就在当下(此时此刻),它不作比较和分析,它很直接和灵活,我们的自发性、活力和创造力都来自体验的功能。当我们在体验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平静和放松。根据艾克哈特·托利和奥南朵的核心思想、操作指导及笔者自身的实践体会,认为回到我们的内在去觉察和体验是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的关键。在此将具体的基本实操介绍出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并去实践,享有心态平和,减少人际的冲突,为我们的周围乃至世界带来更多的美好。

(一) 觉察到内在的不平和来自自己的思维

当我们内在不平和时,其实是自己的观念,也就是思维在发生作用。我们可以觉察到是什么观念让自己不平和,在我们觉察到的同时,内在会升腾起一种平静。在我们意识到不平和来自自己的思维时,我们也可以选择减少认同自己无意识的观念,不再执着于有些观念。在生活中坚持这样的练习,平和的程度会加深。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站在讲台上,我们传递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也传递着我们的思想、态度、品行和价值观,这些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品格的形成。一边教育学生“仁、义、礼、智、信”,一边为所欲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这样的教育是注定不会成功的,而且还会破坏师德形象,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让之前的教育积淀功亏一篑。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但是由于经验和成熟的限制,他们往往缺乏良好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会受到社会不良之风的感染,形成一些不良的观念和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固定下来,进而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 识别情绪并感受它

情绪是我们自己的观念在身体上的反应,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别人怎么做会引起我们的情绪反应,但别人不对我们的情绪负责。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生气、悲伤等负面情绪时,我们选择去表达和感受,表达是私下自己进行,不对别人表达,问题不在对方,问题在于自身有一股负面能量需要释放掉。我们可以去感受那股能量在体内怎么在流动,让情绪从我们的身体自然地流过。如果很愤怒,也可以私底下击打枕头等软软的东西,直到这股能量释放完,平静下来。同样,觉察到别人生气愤怒地对待自己,那也是对方的观念,不是自己有多么不好,减少感受伤害。这时只要对方不对自己有身体上的伤害,就只需要平静地陪伴对方,等对方情绪爆发完,安静下来之后再与其沟通。

(三) 坚持回到我们的内在身体去感受能量的流动

思维让我们一直在外界奔波,让我们身心疲惫;我们需要时不时回到内在身体,这里是我们的家,是最放松、最宁静的港湾。

刚开始练习去体验内在身体时,可以闭上眼睛,以后当我们能轻易、自然地进入体内时,就不需要再闭上眼睛。首先注意一下自己的呼吸,感受自己的呼吸可以到达哪个部位,感受吸进和呼出的气息经过身体的感觉。然后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身体,从内在感受它。从我们的头部开始,依次注意脖子、肩部、手臂、手、胸膛、心口、腹部、背部、大腿、小腿,直到脚,当我们依次注意身体各个部位的时候,我们能感受到有股能量或者意识流在我们体内自由的流动,仔细地去感受它,我们会感到舒畅、平静和放松。别去思考它,感受它就可以了。刚开始时,我们会不断地被思维打断,没关系,当我们觉察到注意力没在内在身体时,我们又可以把注意力拉回到内在身体里。还有最先尝试去体验内在身体时,可能有不少人很难把注意力去到各个部位,那就从自己最容易去到的部位开始,然后再逐步扩展到身体其他部位,坚持练习,慢慢都能去到身体所有部位。

我们对内在身体的注意力越集中,感觉会越强烈,越清晰,慢慢会觉得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变得更有活力。我们可以时时刻刻去感受它,这将会迅速改变和深化我们的生命。内在身体是一个强大而且活生生的能量场,注意内在身体可以瞬间让我们平静和放松,在这一刻我们会感受到外界一切东西都无法与回到内在身体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相比,自然而然我们会放下很多让自己痛苦的观念、人和事。频繁地回到我们内在身体去体验,平和就会成为我们的常态。

参考文献

[1] 张荣生.心态平和乃养生第一要义[J].国学,2012,(10):43.

[2] 龚仕贵.心态平和乃长寿之本[J].第八届亚洲大洋洲地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大会中文论坛讲演暨优秀论文摘要集,2007.10:209.

[3] 梁丰年、叶文英.平和心态:师德修养的重要内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4):142-144.

[4] 艾克哈特·托利(德).当下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5] 奥南朵(英).对生命说是[M].广东:珠海出版社,2009.

本文引用格式: 谢玉兰.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的关键[J]. 教育现代化,2019,6(66):243-245.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6.089

作者简介: 谢玉兰,女,四川广安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标签:;  ;  ;  ;  ;  

让心态平和成为常态的关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