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及肢体功能的影响论文_曾德华

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及肢体功能的影响论文_曾德华

(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 重庆 璧山 402760)

【摘要】目的: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联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将其中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内固定法治疗,将剩下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加快患者的愈合速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关键词】内侧柱支撑重建;常规内固定法;肱骨近端骨折;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031-02

Effect of medial column support reconstruction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on healing and limb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Zeng Dehua

Chongqing Bishan District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Chongqing 40276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treat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by using medial column support reconstruction and conven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During the hospital (2017.4.1-2018.4.1), 50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25 of them were included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subjected to conven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The remaining 25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edial column support reconstruction and conven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improvement were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after the combination of medial column support reconstruction and conventional internal fixation in our hospital, the patient's condition can be effectively treated, and the patient's healing rate can be accelerated. The quality of life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Key words】Medial column support reconstruction; Routine internal fixation;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 Combination therapy

针对肱骨近端骨折主要采用的是Neer分型,就是指将患者肱骨上端的四个组成部分为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以及肱骨上端,并将该四个部分相互移位的程度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当移位大于1 厘米或成角大于45°就能认定为是移位骨块。肱骨近端骨折的检查和诊断较为简单直观,通过X线检查就可以进行确诊,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1]。为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可以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在本院通过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联合治疗以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将其中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内固定法,将剩下的2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62.32±4.11)岁,男17例,女8例。14例为摔伤,7例为交通事故,4为高处坠落。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63.24±4.10)岁,男18例,女7例。15例为摔伤,8例为交通事故,2例为高处坠落。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的患者,患者及其家属的签字同意参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进行单一的常规内固定法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X光片和CT扫描,并对患者进行跟骨折部位进行消肿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使患者保持仰卧的姿势,入路位置为患者的肩关节前侧,将患者的三角肌和胸大肌进行分离,并有效切开患者的深筋膜,使患者的骨折部位充分的暴露出来,并将骨折部位的血肿位置进行有效的清除,并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复位,采用金属螺钉、钢板、髓内针、钢丝或骨板等物直接在断骨内或外面将断骨连接固定起来,最后逐层缝合患者的切口[2]。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联合治疗。首先采用C型臂X线机对患者的骨折部位进行观察和检查,尽量采用肱骨近端内侧骨皮质部位进行解剖,解剖方式为肱骨近端内侧骨皮质解剖或者是嵌插入围,如果患者的骨折部位有缺损时,应采用异体骨条植骨进行支撑,如果患者的内侧柱骨有明显缺损时,要采用异体骨块对肱骨近端内侧进行支撑重建,当骨折部位牢固以后,在对患者的切口进行冲洗,并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切口进行逐层缝合[3]。

术后,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常规的加压包扎,敷上一定的药物,并安装负压引流管,对患者进行止疼治疗,必要时可以使患者服用止疼药或者打止疼针,并注射消炎药物[4]。

1.3 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显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不适感,疼痛感较轻,无不良反应,且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有效: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稍微不适感,存在一定疼痛感,几乎不存在不良反应,且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无效:上述无改善。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生活质量采用百分制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改善情况越好。

其中,肩关节功能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其中包括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肩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日常活动能力、局部形态及各方面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为44%(11/25),有效的患者为48%(12/25),无效的患者为8%(2/25),总有效率为92%(23/25);对照组: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为28%(7/25),有效的患者为40%(10/25),无效的患者为32%(8/25),总有效率为68%(17/2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χ2=10.365,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100%(25/25),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68%(17/25)。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χ2=10.125,P<0.01)

2.3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生活改善质量评分为(43.46±5.67分,患者通过治疗后,生活改善质量评分为(72.2 3±5.54)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生活改善质量评分为(43.35±5.34)分,患者通过治疗后,生活改善质量评分为(94.56±2.12)分。(t=12.574,P<0.01)

因此,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主要症状为单一肱骨外科颈骨折、肱骨解剖颈骨折、外科颈骨折、单独小结节撕脱骨折以及肱骨上端骨折合并肱盂关节脱位[4]。

在对患有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其诊断较为容易,采用肩部正位X线片就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患者的骨折类型,如果要详细的知道患者的骨头是否存在旋转、嵌插、前后重叠、移位、畸形等症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侧位片拍摄。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防范并发症的发生,其中主要常见的并发症有血管损伤、臂丛神经损伤、胸部损伤等,患有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病患者,由于血管硬化、血管壁较脆等原因,容易发生血管损伤症状,一般发生血管动脉损伤以后,患者的患者会出现局部膨胀性血肿症状,且疼痛感较为明显。胸部损伤容易发生外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等症状[5]。

综上所述,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和常规内固定法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加快患者的愈合,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喻烨,潘科良,王刚祥.肱骨近端34部分骨折脱位锁定钢板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04):726-728.

[2]吴善栋,李纯志.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影响[J].浙江创伤外科,2018,23(04):762-764.

[3]王铭,李洪峰,王云力,等.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的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8,26(16):1463-1467.

[4]赵大庆.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关节恢复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2632-2633.

[5]雷如军,李燕妮,谢铁松.不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0):106-107.

论文作者:曾德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内侧柱支撑重建联合常规内固定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愈合及肢体功能的影响论文_曾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