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自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_学习迁移论文

“四自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_学习迁移论文

“四自动”教学范型的构建与实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地说,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基本上是以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为指导,它的教学取向主要是以“教”为中心,按照“自上而下”的线性设计传递特定客观知识.但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数学学习过程应该是一个“自动建构”过程,儿童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让儿童主动思考、动手实践、自主发现、科学迁移,就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提升思维的品质,体验成功的喜悦.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经过五年多的探索研究已经顺利结题,初步形成了“小学数学四自动教学范型”,梳理出“2233”操作要义;经过大面积教学实践证明,它是提高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路径.

      一、自动操作,做好“两个引导”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自动作发端,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苏霍姆林斯基则更为明确地指出“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说明操作活动对脑细胞生长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自动操作”就是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主动动手操作学具或通过折折、画画等活动,直接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建立清晰表象,促成抽象思维能力形成.

      在“自动操作”学程中,需要做好“两个引导”:

      1.引导学生把握操作的规则与方法

      在教学《认识周长》时(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我们用“迎六一”卡通娃娃的形象引入,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剪图片.

      师:剪好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剪的?

      生:我是沿着图片的边剪的(边线、沿着边剪、沿着边上的黑线剪等).

      师:尽管大家说法不一样,但都是沿着边线剪了一圈.(板书:边线)谁能指图说说,你刚才是从哪里开始剪?剪完后又回到哪里?

      生:从这里开始剪,再回到这里结束(学生对照投影仪屏幕边指边说).

      师:对,我们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剪了一圈后,都要回到原来的起点.

      师:能把你刚才剪的过程,再指给同座的小朋友看看吗?

      (同桌小朋友之间边指边说自己剪的过程)

      师:刚才剪图片时,我们先找到了它的边线,从一点开始,沿着边线剪了一圈,又回到了这一点.

      如上,我们先辅导学生自己剪卡通娃娃图片,在他们具有操作经验之后,组织交流、明确规则、掌握方法、培塑能力,这样外显的活动经过出声的语言、同桌的互动、师生的梳理而积淀了成功经验,形成明晰思维.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操作

      仍以《认识周长》为例,在学生具有自己剪图片的操作经验基础上,首先,分别出示游泳池、操场两幅图,通过“指一指”的方式认识周长,让学生指一指池口、操场的边,特别强调和区分这里沿的线不是边线.接着,说明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有边线,教师通过实物投影仪边说边示范,如: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学生也饶有兴趣地自己摸一摸.然后,在教室里找可以摸的边线,学生纷纷找出了椅子、文具盒、黑板面、课桌面等许多熟悉物体面的边线.最后,出示5个不同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选两幅自己喜欢的图形用水彩笔描一描它的边线,请一个学生在投影上完成,显示描边线的过程,其他同学在作业纸上完成.

      像这样的自动操作均依据教材提供的具体情境,设计剪一剪、指一指、摸一摸、描一描等多种活动,促使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在获得丰富直觉经验基础上,再通过体验、交流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既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又为学生严谨思维提供了“支撑点”.

      二、自动估猜,注重“两个融通”

      “自动估猜”是对研究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材料知识作出符合一定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强调“数感”的培养,提出的主要路径就是“估猜”.譬如: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合理性作出解释等.数学学习首先是被猜想,然后是被证实,它既是科学发现的先导,也是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手段,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猜想、欧拉猜想、四色猜想等,都不同程度地发展了现代数学.

      在大面积实践过程中,我们引导小学生“自动估猜”做到注重“两个融通”.

      1.让估猜与日常生活相融通

      数学源于生活,发展到后来进入抽象的符号化世界.单一的符号化对于小学生而言则较为枯燥、抽象,因此,“估猜”需要充分利用其原有经验,在其间架设一道桥梁,将符号与生活勾连起来.例如:在学习《认识周长》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则导语:“同学们,周长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如操场跑道的长度是多少?一扇窗户需要多长的铝条?自行车车轮一周有多长?各种形状的霓虹灯标牌四周边框加起来多少长……这些,你能估猜出来吗?”贴近生活的导语一下子激起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一个个饶有兴趣地进行估猜,课堂肇始就如百鸟争春,气氛热烈,为后续知识的自我建构奠定了良好基础.课题实验老师让学生估算本年级的人数,估算去新华书店购书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啦啦队的人数,估算秋游前爸妈给自己购买零食所花的钱数等.估猜进入生活就如让符号世界形象起来,让枯燥数字行走起来,让灵感思维活跃起来.

      2.让估猜与自我验证相融通

      估猜,只是对特定的数形做出初步判断,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增强主动探索能力,促进创新思维发展.小学数学虽然不要求作严格论证,但是个体估猜是否具有普遍性,还必须给学生提供探索时空从而验证自己的估猜.正如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让估猜与自我验证相融合,可以发现估猜不足,调整思考方向.

      实验老师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时,先让学生估猜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因为有以前认识角、三角形分类的基础,学生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大家几乎都能回答出是180°.而后我们设计了“三步验证”.

      第一步,激发验证的浓厚兴趣.出示电脑投影后,讲述2500年前伟大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关于论证的说法与做法,让学生懂得“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的.”从而明确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所有的想法只能算一种猜想,需要我们动脑去“验证”.接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具三角板每个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内角和是180°.然后,让学生猜想是不是所有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这样从特殊到一般,学生不知不觉地自动估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验证的愿望和兴趣.

      第二步,运用“测量法”验证一般三角形.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信封里面的3个三角形,由组员用量角器测量,组长记录,老师巡视、指导.在大组交流、研讨阶段,先点评测量十分准确的小组记录单,而后重点关注测量结果并非180°的小组,与大家一起剖析原因:测量的误差.“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信服怎么办?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教师抛出这两个问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验证的欲望.

      第三步,用拼折的方法验证.先让学生各自挑选一个三角形,亲手尝试着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在一起,成为“平角”,再由学生展示验证结果.老师适时播放课件,生动展示拼折结果,佐证结论,巧妙地将“180°”与“平角”链接起来.

      以上设计,渐次推进、拾级而上,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他们逐步养成“大胆估猜—多维验证—自主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自动探究,优化“三个阶段”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现在已经成为课堂教与学的基本要素.“自动探究”则是学生运用原有知识和技能去探求问题的解法,并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动地加以“建构”;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们在课堂上非常注意给学生留足时空,让他们自主探究、发现.

      “自动探究”的实施程序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要求师生共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然后经过讨论,提出问题,诱发动机,确定研究选题.

      (2)实践体验阶段.进入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收集分析信息、操作计算、调查研究、初步分享,形成一定的观念和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

      (3)表达和交流阶段.将探究学习的收获归纳整理,形成书面和口头语言材料,与全班共享;或进行某种模拟创意设计,通过交流、研讨与他人共享成果.

      下面仅以《轴对称图形》(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来阐释这一过程:

      第一阶段,进入问题情境.以北京天坛、舞蹈《千手观音》、流动的图画蝴蝶等进入问题情境阶段,让学生通过原有表象积累,经过观察思考说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对称”,初步感受对称现象带给我们的美与和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积极情感体验.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包括三方面: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是什么,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引出任务驱动中的问题.这一阶段应遵循维果斯基提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创设最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从这里开始进行探究活动.可以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一个大胆的科学设想,一项有争议的技术发明,一条有意义的新闻,一个有歧义的谜语,一道没有答案的数学题等,只要是可以引出学生能够进行探究的问题,都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

      第二阶段,动手实践体验.先是给出多种可资探究的材料,如图形的轴对称: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汉字的轴对称:品、工、日、大、飞、苗等.接着让学生自主搜集与轴对称相关的材料,譬如:部分字母对折后的完全重合:A、X、S;然后辨析生活中的图案标志哪些是轴对称:绿色食品、国家节水、工商银行、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区徽等.这一过程综合运用了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议一议等多种方式的实践、探究、体验,促使学生获得个体领悟.同时,这一过程注意将个体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伙伴碰撞既可以激活学生个体的先前知识,更能够生成更多的信息与联系,还能反思和评判彼此的想法和做法,使探究过程变得缤纷多彩.

      第三阶段,交流分享欣赏.先让每个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相宜对象,通过对折、画图、剪贴等方法亲手做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在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别人欣赏自己的作品.同时讲述自己所理解的轴对称价值:蜻蜓、老鹰等能在空中自由地飞行,是因为有对称的翅膀,才能在飞行中保持平衡;许多著名建筑因为对称,才显得那么美丽稳固、雄伟壮观,轴对称是大自然慷慨的赠予,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展示的同学都获得了成功的快乐体验,没有来得及展示的则在课后布置作业展览.

      这一过程是将第二阶段的实践结果通过适当方式予以展现,从而检视学习效果.这种展示既不是第一、二阶段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终极呈现,它本身就是学习过程,一种借助于学习成果发表,通过思维暴露、视域融合、教学交往等活动,进而获得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这种展示的最佳状态应该是:既有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表现欲望释放,又有学生群体人人参与、形式多样的课堂文化再现.

      四、自动迁移,把握“三大要素”

      “自动迁移”就是学生主动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等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和解决新问题所产生的一种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知识习得势必对另一种后续学习产生影响,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包括迁移,譬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小学生数学学习就是在迁移中实现的.

      为了达到“为迁移而教”的境界,我们要注意把握“自动迁移”的“三大要素”,试以《小数乘整数》(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的一则案例来阐释:

      教师先出示一组练习:0.6元=(

       )角,0.5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872个百分之一是(

       )等等,藉此温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再让学生进行整数的列竖式计算,以此提醒计算过程中的注意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师:0.8×3=?

      (1)看到这个乘法算式,你想到些什么?

      比如说:0.8×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义?3千克西瓜的价钱肯定不会超过几元?怎么想的?

      (2)0.8×3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

      出现了多种做法,都一一展示出来,例如:

      0.8+0.8+0.8=2.4(把0.8元换算成8角,8×3=24(角)24角=2.4元);0.8是8个0.1,8×3就是24个0.1,也就是2.4;先用8×3,再点上小数点等.

      (3)让学生尝试写竖式,用竖式计算.老师友情提醒:小数乘法的竖式与整数乘法的竖式相同,是按“末位对齐”的方式来写.计算也是先按整数乘法的方法来算,先把0.8看作8,用8×3,三八二十四.这个24能做它们的积吗?为什么?这里的24表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4个0.1用小数表示就是2.4.所以最后要点上小数点.

      (4)师生共同交流、梳理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法则——

      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也是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来进行的.先用整数8乘3,得24,由于这里的8表示8个0.1,8个0.1乘3就是24个0.1,24个0.1用小数表示就是2.4.

      这则案例实质上体现了“自动迁移”的“三大要素”:

      要素一,“自动迁移”要将新知系在旧知的锚桩上.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现自动迁移的基本条件.因此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学生原有知识,使之达到“正向迁移”.上课伊始的一组练习和列竖式计算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旧知的再现让学生脑海浮现已有表象,就能比较轻松地接受新内容.

      要素二,“自动迁移”要允许多维多元多向理解.古人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数学教学尤其不能“单向告诉”“简单灌输”“全盘授予”,教师应注重“会放”和“善收”.在学生“自动迁移”中,将引导、发现、探究、研讨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思维.教学过程(2)就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教学要义.

      要素三,“自动迁移”的关键在于知识的“自我建构”.奥苏贝尔倡导通过“先行组织者”进行“类属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过程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同理,数学学习中的“自动迁移”最为重要的就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类属学习”,进行两种“自我建构”.教学过程(4)则让学生回顾自己进行探索、迁移的过程,从而建构一般计算法则.

      目前,“小学数学四自动教学范型”的“2233”操作路径正在更大范围内实践推广,以期更为科学化、精细化.

标签:;  ;  ;  

“四自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_学习迁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