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跟进-以拉萨市柳梧村为例论文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跟进*
——以拉萨市柳梧村为例

张锦花

摘 要: 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乡村作为区域文化、民俗活动、社会规则、集体记忆的特定载体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临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关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文化跟进,创新方式方法,传承、保护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章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村为例,跟踪记录该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跟进,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民族地区;城镇化;文化跟进;柳梧村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传统的村落是以土地、农业、血缘亲属为纽带构筑的熟人社会。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使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变得松动,传统的农耕文明被打破,现代化发展带来思维冲击,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交往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传统乡村文化开始瓦解。城乡文化的差异是文化跟进的基础,差异化是城乡文化跟进的前提,也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文明跟进的重要条件。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是怎样融合又有哪些冲突,是本文主要关心的问题。文化跟进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基于笔者所关心:的内容,本文将文化跟进定义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对传统和现代社区不同居住形式的适应性问题、失地农民文化心理变化、传统文化活动在现代生活方式中的发展问题以及农村现代文化设施建设、使用与管理问题等。

二、研究区域概况

柳梧村地处于藏文化发祥地以及西藏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的“一江两河”区域。柳梧村原下辖6 个村民小组,即向冲(四、五、六组),查古(一组),柳梧(二、三组),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村落。在历史典籍与地方传说中,拉萨城及大昭寺的修建与柳梧(热玛岗)密切相关。因此,与西藏其他村庄不同的是,柳梧村历史上宗教文化十分兴盛。

随着青藏铁路的修建及柳梧新区的建设,先后开始征地,到2006 柳梧村村民基本全部失地。柳梧成为拉萨近郊失地最为严重的村庄之一。2006 年前(图一)的柳梧村的居住模式为散杂居形式,以农业为主导的生计方式。2006 年后(图二)随着拉萨火车站的建立和整个柳梧新区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原始村落整合为三个社区,原有的居住模式、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形式均相应发生变化。柳梧村是众多城镇化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可以作为民族区域发展研究的典型案例。

(图一:2005年卫星图中的柳梧村)

(图二:2008年卫星图中的柳梧村)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跟进遇到的瓶颈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城市规模扩大、地理空间扩张,生活环境的改变、经济指标增长,更重要的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原有村落形态发生变化时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转化与调适。在为期半年的跟踪调查中,笔者发现随着原有农民的土地被占用为公共发展用地,农民的身份角色也随之发生变化,柳梧村传统村落形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失地农民在对城市生活适应的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流露出文化跟进不同步的问题。

(一)开放与闭合:传统村落与现代社区间的居住文化差异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一些村落开始解体,地方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李培林认为在“乡土中国的大变迁中过程中,村落边界分化的过程,基本上沿着一个边缘到核心的次序。这种‘基本’的边界分化过程表现为经济边界拓展,自然边界的相应变化,行政边界的调整,文化边界和乡土认同的动摇,最后是社会边界的解体,即村落的终结”[4]。然而,柳梧村村落边界分化过程中与这一“普遍次序”并不完全吻合。柳梧村村落边界的变化首先是地域边界的消失,农民经济边界的拓展使其不再接受村落行政权力的束缚,行政权力在政府征地与农民失地过程中不断调整。其次,“村落文化边界和乡土认同开始动摇,村民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农民城市进程中使农民价值趋向于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体系。最后,社会边界的解体也就意味着村落的终结[6]。传统村落逐渐消失,传统乡村文化由于失去了载体也逐渐消解,现代城市文化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种进程,于是依托于传统乡土文化的乡村文化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土壤。柳梧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以土地为载体的生产生活方式面临着“身份转化”,院落里的牛羊、农具被花草、汽车替代,传统的糌粑酥油增加了米饭炒菜,天然气与木材牛粪并存,受一定神佛支配下的教育医疗融入了现代科学文明生活方式等等,都是对原有生活方式的解构。乡村有其自身存在的样态,其自身的闭合性应该是常态,但这种闭合性是建立在其乡土性的基础之上,柳梧村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保留着这种乡村的闭合性,另一方面融入了由城市化开放性带来的城市因子。

(二)眷恋与背离:失地群众文化心理与现代城市生活文化的摩擦

民族文化及民族心理发展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体现。失地农民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其观念文化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失地农民的思维方式、意愿与他们的城市适应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现代化的社区居住样态打破了原有的乡土结构。追溯柳梧村的历史形态,它和中国传统的农村相似,勤劳、朴实、封闭是乡村社会的代名词。而城市中的社会关系是开放的、流动的,蕴含理性和创新进取的理念。城市与乡村相异的聚集方式决定了城乡文化传统特征的差异。失地前柳梧村的村民集体或个人拥有一定量的土地、牲畜、树林以及农用机械等,但是农民现金收入却十分有限。由于农民对土地缺乏所有权,无法将其转化为资本,进行扩大化的城市交易。

2项研究[16,20]报道了中药冷热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VAS评分结果。受干预频次不同影响,2项研究间存在较大异质性,且考虑到2项研究数量较少,故只对该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2项研究均表明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组织代谢率高而能量储备低,充足的脑血流对脑部氧和营养物质的维持至关重要。当脑局部血流突然中断(主要由脑血管血栓栓塞造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随即发生,缺血部位的脑组织很快发生不可逆性损伤,引起致残、致死的严重后果。AIS治疗的关键是要早期、快速、有效地实现血管再通,从而拯救缺血但尚未梗死的脑组织。

传统的文化活动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民族的历史记忆。生活在柳梧村的居民在社会结构变迁之前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生计。饮食、服饰、居住、旅行、礼俗、信仰、节日习俗及生产劳动都与其自然居住环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相沿积久,形成并传承了他们特有的生活风尚与习俗。西藏传统节日较多且群众参与度高。柳梧村由于土地的征用与牲畜的出售,传统的开耕节、望果节等仪式已不复存在。但是,在传统习俗的力量牵引下,村民仍然努力维系着对于地方文化及其彼此间的认同。访谈中,一位藏族年轻人说:“如今我们对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需要丝毫没有减少,传统节日的独特价值也就没有消失”。每个传统节日以其约定俗成的节日活动,以一年一次的频率周而复始地强化着村民集体记忆和民族情感认同。

本试验通过对精密度、稳定系、重复性进行方法学考察,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值均小于5%,这一结果表明该方法符合建立中药指纹图谱的技术要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了29个品种的枣叶的物质指纹图谱,标定了14个共有峰,使用中药指纹图谱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样品之间相似度存在差异,根据相似度的大小,可以将不同品种的枣叶的质量分为三个等级。对29个品种枣叶的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将29 批枣叶分为三类,结果与相似度结果一致,说明本文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重复性,可以用于枣叶的质量控制,为枣叶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表1 :是否愿意种地

柳梧村经历城镇化变迁后,原有农耕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通过访谈得知,农民失地前的生产与休闲安排集中于土地耕作上,农忙从事土地耕作,农闲从事宗教祭祀、家庭副业、休闲娱乐活动。失地后,由于受文化程度及生产技能的限制,农民开始外出打工,主要从事商贸、餐饮、住宿、客运等工作。现代社会的开放性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从调研结果来看,目前居民的文化活动主要集中在看电视、上网、打牌等满足个体或家庭需求的“私人文化”活动方面,集体文化活动相较于农耕时期相对匮乏。由农民向社区居民角色转化上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断层;二是对传统文化的淡忘;三是对现代城市文化的适应。

(三)遗失与继承:传统文化活动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与继承

由传统星罗棋布的分散居住模式转变成现代化社区模式的居住形态,对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快速适应城市的文化和生活,包括失地农民自身的身份转变都是村民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些使得失地农民在初入城市过程中处于一种城市边缘化的状态,也影响到柳梧村村民的文化生活状态。土地是农民乡土文化最深沉的记忆,柳梧村村民在失去土地后对传统乡村文化观念的转变方面呈现出不同看法。如表1是在调研过程中对柳梧村200位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进行问卷调查情况。

回归乡土还是适应城市化,这是一种心理重塑,在柳梧村不同年龄阶段和从事不同职业者的村民心理及理由都是不相同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愿意回归乡土生活,即使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更加方便文明的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对农耕生活以及传统文化路径依赖仍旧很强。45-60岁之间的村民群体,他们的身份是“孩子的家长,家长的孩子”,其对城市化的心理适应是下一代的视角,因为这一群体不仅有养老的压力,同时还有培养下一代的职责。因此,面对现在没有耕地的现状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他们的回答中更多的是期待,同时也是对整个家庭的担当与保护。30—40 岁之间的村民当问及是否愿意耕地时,他们的回答是犹豫的,其主要理由是现在他们身强力健、孩子还小,享受着现有的车队等合作组织以及打工所带来的收入,所以种不种地无所谓。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小时候种过地,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还是农民。作为20-30岁的年轻群体来说,他们的答案是斩钉截铁的,对土地的认知只是停留在概念上。他们认为城市生活时尚,更愿意享受城市化带来的便捷与舒适。因此,通过对是否愿意再耕种土地的调查,可以看出在村民心理方面的怀旧与现代城镇化进程中文化跟进情况。

(四)使用与管理:文化设施普及率低,管理服务相对滞后

调查发现,柳梧村居民在文化设施及文化场所使用方面呈现出阶段性变化,60岁以上老人以及20—30 岁之间的青年人在使用文化设施方面比例较低,通过问卷及访谈发现老年人使用率低的原因主要是受文化程度地影响,很多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他们不懂同时也不会使用,从而导致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而20岁—30岁之间的年轻人,他们参与使用文化设施的比例较低的原因是由于肩负家庭及工作的重任,很少有时间去参与、使用文化设施及活动,闲暇时间更愿意陪伴孩子及老人。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年龄阶段在30—45 岁,45—60 岁之间的居民参与文化活动比较多,而且充分利用文化设施来充实自己生活,满足日常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事实确如是。全剧有多个小故事构成,但主人公既没“感情问题”又没常人的“人生追求”,更因一生做减法而不与人争、不与人斗,只会跟自己较劲儿,你说哪来的戏剧冲突呢?“没戏”的戏,怎么表演?

表2 :去文化场所的频率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基本利益。目前,在乡村发展中更倾向于道路、房屋、产业等的建设,从而忽略乡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从全国文化设施建设情况来看,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比较落后,存在着文化场所比较少、文化活动比较单一等现象。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尤其是对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扶持、技术扶持、人才支援等方式,很多乡村文化设施从无到有、从简到全取得了巨大成效。但是,前新型农村社区文化设施的覆盖面和普及率还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通过对柳梧村的调查发现,柳梧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总量较大,但是文化普及率较低,通过访谈分析(见表2)可以看出柳梧村村民在充分利用文化设施方面存在短板。科学合理的文化管理服务对文化建设来说至关重要。在柳梧村文化设施及管理服务工作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村社区在文化设施的管理服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文化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专职文化工作人员少,管理服务不正规。二是文化建设投融资渠道不顺畅,文化活动相关经费没有保障,制约了文化活动的有序开展。这在更大程度上制约了柳梧村文化建设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建设中文化的跟进。

停了两天灵,二丫就葬下了,是葬在红山的阳坡。照说按河浦的规矩,像二丫这样还冇成亲,又不到二十就殁了的,还算是夭殁,只能埋在驼背山。当时是姜大爹拍的板,“葬红山阳坡吧。跟她娘在一路。”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跟进的路径分析

(一)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下,构建社区地方公共文化空间

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契机下,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承载着乡村民众共同记忆的公共空间仍是民众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力量之源,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在拉萨市柳梧村乡村变迁后,亟需建构地方公共空间来聚集村民参与文化生活。政府牵头利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在社区建设承担群众文化性的演出场所、戏台、舞台等公共文化空间,为群众提供举行、观看、参与地方文化的平台,村落变迁后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可以继续演绎与传承,这也是文化跟进的一种可行办法。与此同时,基层组织也应重视公共文化事业职能,创建文化空间,繁荣社区文化。着力立足村落变迁现状,创作反应当前文化需求的演艺形式,适应群众文化发展需求。乡土社会也是“熟人社会”,公共空间在乡村文化传承中承担着文化互动、文化传承、文化跟进的作用,在柳梧村现在社区中构建公共文化空间不失为良策。让村民积极主导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既是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发扬,丰富群众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共享乡风文明。

(二)弘扬乡村优秀文化和时代主旋律,重构乡民价值观

中国传统乡村亚细亚的生产机体,精耕细作平分秋色的传统农业方式,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人际关系,天人合一、物我同根的宇宙观念,培植了传统农民的优秀品质[6]。几千年来乡村的人们在农耕文明中所创造的乡土文化,孕育了许多优秀的品格,并且催生了精英文化。乡村文化这个概念的内涵较为宽泛,既包含各种文化设施场所、文化活动,还包含群众无形的思想品德、观念意识等。但是在现在的现代化社区中,这种淳朴的农业文化不见踪影,随之而来的是现代化的“城市文化”,在推动乡村社会文明和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重构乡民价值观。要正确认识及适应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建设要求;要以中国乡村传统的优秀文化为依托,结合时代主旋律,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建构一种开拓进取,积极向上,敬业求是,艰苦奋斗,仁义善良,爱家爱国的价值体系和人文精神,从而为中国乡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有力的精神动力。

(三)多方联动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通常来讲,文化是以一定的活动形式为载体表现出来,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化,农民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活动也应该及时更新。因此,丰富文化活动,创新文化形式迫在眉睫。既要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也要注重传承与发扬当地宝贵的传统文化,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容,推动特色文化的形成。丰富的文化活动是城镇化进程中文化跟进的主要内容,从柳梧村的区位优势来说,可借助整个柳梧新区蓬勃发展的态势和拉萨市的辐射效应。柳梧村占据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以社区为轴中心,周边商业、娱乐、文化设施等均基本全覆盖。从硬件设施来看,柳梧新区的蓬勃发展对柳梧村村民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均提供有力保障。在创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可发挥政府与社会还有群众的积极效应,多方联动、共同参与,努力提升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加大文化设施投入,优化管理与服务

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下,针对农村文化建设总量偏少、水准偏低、发展滞后的现象,促使文化投入向农村适当倾斜。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推动政府文化供给与居民文化生活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一是要完善各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文化设施建设的规模和水平适当超前。加大文化设施投入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是在城镇化进程中文化跟进的前提。要以政府政策为导向,群众需求为根本,完善修建各项文化服务设施,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在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兼顾文化设施的超前性,要与现代化生活接轨,以此为载体让居民快速融入现代化城市生活,加快文化跟进的步伐。优质的服务也是文化跟进中的重要因素,在柳梧村村落转型以后,在文化跟进方面更需要一大批专业素养高、管理服务能力强的文化服务人才,不仅推动当地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居民日常文化生活提供服务与帮助。

总之,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文化跟进须齐头并进,不能只注重城镇化外部硬件设施建设,同时要兼顾文化建设,充实群众的精神生活,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加芬芬,昊晓燕.农村社区文化:变迁与重构[J].天府新论,2013(01)

[3]李培华.村落的终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1.

[4]杨公卫(尼玛扎西).村落终结与乡土重建——西藏拉萨城市化进程中柳梧村失地农民文化观念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

[5]郑太亮.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文化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9.20.

* 本文为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重大项目“党的治藏方略与西藏治理现代化研究”(项目号:17ADJ001)阶断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罗 勇

标签:;  ;  ;  ;  ;  

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跟进-以拉萨市柳梧村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