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托财务管理业务分析与展望_银行论文

商业银行信托类理财业务分析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业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国内信托理财业务发展情况

(一)商业银行信托类理财业务简介

本文所指的商业银行信托类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借助信托公司的业务平台,以各类金融工具或产品作为基础资产设计开发的系列理财产品,通过银行专业化的组合管理为投资者提供投资收益的产品,其挂钩的基础资产可以包括贷款、基金、债券、股票、公司股权等金融资产。基础资产属于投资者资产,不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之内。

(二)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时期,时间是2004年8月之前,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主要是存贷款以及代销国债、保险、基金等传统业务,开展此项业务的主要目的是为取得代销的手续费收入。这一阶段商业银行基本没有自主开发设计的人民币理财业务,但代销保险、基金公司的业务为下一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销售策划、销售渠道和销售系统的建立、理财顾问的培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第二阶段——起步时期,时间是2004年8月至2005年12月,商业银行开始向监管机构申请人民币理财业务资格并设计、推出理财业务,纷纷建立起了相应的理财业务品牌。这一阶段理财产品种类较为单一,主要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产品为主。由于这类理财业务能给银行带来的收益较少,国内商业银行在这一阶段初期业务开展的主要目的仅是为了防止客户流失、争夺存款市场份额。理财业务并没有作为银行的主要业务来经营。

第三阶段——加快发展时期,时间是2006年1月至今,随着银监会对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代客境外理财等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商业银行尝试并批量推出了与黄金、汇率、利率、商品等挂钩各种基础资产挂钩的理财业务。各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呈几何增长,理财产品给银行带来的收入在中间业务收入的占比有所上升,理财市场逐步走向品牌化和规范化。

(三)国内信托类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目前市场上信托类理财业务发展较快的主要有五家银行,分别是兴业银行推出的“万利宝”业务系列、民生银行推出的“非凡理财T计划”、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T计划”、工商银行的“稳得利”业务系列以及建行的“利得盈”、“财富管理”信托类理财业务;除此之外,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也逐步加强了信托类理财业务的开发和销售。

虽然各家银行推出的产品各不相似,但以投资的基础资产为划分依据,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基于信贷资产的信托理财产品,其主要的投向是对企业的信托贷款;二是基于股权的信托理财产品,其主要是投资于企业未上市流通的股权或以企业股权为质押的理财业务;三是直接投资于股票市场(包括一、二级市场)的理财产品。四是投资于基金(包括各种开放式和封闭式基金)的理财产品。

据统计,2006年商业银行的本外币理财产品销售额为4000多亿元。近几年来,销售规模均以每年上千亿的速度递增,2005年、2006年同比增长分别高达550%和128%。同时,理财产品数量直线上升,从2005年的59只增加到2006年的727只。而其中信托理财产品更是异军突起,据统计2007年一季度市场上共推出商业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143款,其中信托类产品约达70多款,占发行总期数的54%以上。

图 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2007中国金融理财报告》

二、“银信合作”的理财业务不断升温的原因分析

(一)有利于银行业务转型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中外银行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国内银行经营的传统业务不仅受到严峻的挑战,而且也呈现出萎缩的趋势。加快银行业务的转型,进行业务的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共识。而加快发展信托类理财业务,有利于银行业务转型和实现发展战略。

第一,可拓展中间业务收入。以信托计划为基础资产的人民币理财业务不仅对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投资理财选择,也为商业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在传统业务增收空间不断被压缩的情况下,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信托类理财业务将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有力支柱。2006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商业银行因发行信托类理财产品而获得的中间业务收入已超过数亿元,成为其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可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通过一定比例的以信托计划为基础资产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行,商业银行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自身的贷款发放金额,降低信贷投放压力。

第三,可增强抗风险的能力。目前分业经营的体制下,通过信托公司的平台是一条可以投资于基金、股票等业务和相关资本市场的有效通道,其相关风险主要由投资者承担,商业银行在从中收取管理费、托管费或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的同时,可以规避相应的市场风险。

第四,可提升银行的综合经营能力。银行由代理人转为直接销售自己的理财产品给客户,从单纯的代销者转变为开发设计者、资产管理者、资金监控者、产品营销者;银行在角色转变的同时,经营理财业务的综合能力也得到提升。

(二)产品设计符合客户需求

纵观各家银行发行的信托类理财产品,其业务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

1.收益率高,吸引力强。以各类信托计划为基础资产的理财业务,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挂钩信贷资产的一年期产品年收益率在3.7%~4.3%之间;挂钩投资新股发行类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5%~15%之间;挂钩企业股权投资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10%以上,挂钩封闭式和开放式基金的产品预期收益率在5%~8%左右。与同期发售的其他人民币理财业务相比,此类业务表现出了较高的收益水平。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信托业务的平均年收益率为4.62%,200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股市的持续向好,收益率进一步上升,明显高于同期发行的人民币代客境外理财、债券类等其他人民币理财业务的收益率。

2.安全性好,保障度高。目前市场上信托类理财业务,包括了保本浮动收益型和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业务,其中以保本浮动收益型为主。业务所挂钩基础资产以信托贷款和投资于货币基金、央行票据和国债等低风险金融资产组合的业务为主,收益率相对稳定,部分银行推出挂钩以IPO申购为主要投资方的信托理财产品,并采取所获新股首日出售原则和上市首日价格低于发行价格一定比例的止损等投资原则,由此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理财业务的收益和本金的安全。而以信托贷款为基础资产的信托类理财业务,更是由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提供担保或保本承诺,保本率达到了100%。因而为信托计划进行信用增级,满足客户安全性需求,增加了理财业务的吸引力。

3.期限合理,认可度高。目前市场上以信托计划为基础资产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期限丰富,多数业务的期限在3个月到2年之间,资金占用时间较短,资金流动性较强。在投资者对未来市场利率升息的预期下,较短期限的业务更能得到市场的认可。

4.起点额低,投资方便。挂钩信托计划的理财业务拓展了信托计划的销售渠道。通过银行网点分拆销售信托计划,实质是将信托计划通过银行的担保、筛选,优化成了银行自己的理财业务,投资者此时购买的不再是单纯的信托产品,而是银行理财产品,一般认购额度从5万元起,降低了投资者的准入门槛。

(三)开辟了银信双赢发展的模式

一方面,“联姻”模式突破限制。信托业务与银行的“联姻”,不受信托计划销量条件的限制,发行规模也比原先的信托计划大得多。另一方面,银行渠道稳定增收。通过银行遍布全国的网点和庞大的客户资源为渠道发售理财产品,使信托公司不用担心产品的销路,稳收信托管理费。

除此之外,目前监管层方面对“银信合作”采取了认可的态度,也为银行信托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因此,在业务设计、监管和需求三者之间,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形成了一种平衡,也为整个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混业成功合作的范本。

三、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需要关注的问题

虽然,目前信托类理财业务较为畅销,但也需在业务热销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以下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投资收益率,轻业务定价能力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托类理财业务的主要缺陷是以产品为导向、批量销售、产品间的同质性高,因此产品的相互替代性很强。产品竞争的结果导致各银行竞相提高人民币理财业务的预期收益率。如基于信托贷款的理财业务,一年期业务收益率在1年内由2.6%上升到3.9%,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在风险意识淡薄,投资渠道狭窄和对银行过度信赖的情况下,投资者必然追逐具有高收益的理财业务,银行也不得不以更高的理财收益率来应对。因而,银行的定价往往只考虑客户对收益率的要求和市场竞争对手的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以收益率为推销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卖点,银行的业务发售成本会不断增加,成本与收益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从而会引起同业之间的价格恶性竞争,导致银行收入的不断下降。同时,随着近期理财业务的品类和开发节奏的加快,不少银行的业务定价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也相对滞后,未能做到与理财新业务的推出同步推进。

(二)理财观念相对落后,差别化服务能力较弱

一般而言,银行为客户理财,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合理利用个人财富资源的方案,实现财富管理效用的最大化;其核心是合理分配资产和收入,即不仅要考虑财富的积累,更要考虑财富的保障和增值。当前,我国信托类等理财业务主要是商业银行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展开的,业务发展定位是以“产品为中心”而非“以客户为中心”。因此,银行的主要精力并没有放在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理财业务上,没有树立引导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理财的观念。不少客户经理只是就产品销售而销售,并未考虑客户的实际风险承受能力、实际的理财需求状况等因素。因此,在理财观念上和差别化服务能力上,国内商业银行还需要有实质性的突破。

(三)业务研发能力薄弱,创新机制不健全

当前,商业银行在创新信托理财业务上主要受到五方面制约:一是目前市场上商业银行推出的信托计划大部分是以信托贷款、IPO的方式为主,设计较为单一、业务灵活性差。二是受国内金融市场分业经营、金融业务品种类较少等因素影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产品研发能力普遍较弱,缺乏专业化的开发团队。三是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和客户分析功能不完善、相关的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尚在建设之中,对市场调研不充分,从而影响对市场细分的能力和响应市场的速度。四是不少银行缺乏有效的业务创新与激励机制,内部程序繁杂,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业务创新时效性差,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与环境。五是市场营销管理能力和人员素质偏弱,也直接影响了创新业务的设计、推广的效果。

(四)对客户风险提示不够,业务风险重视不足

目前银行信托类理财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一是信托计划失败风险。以信托计划为基础资产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均有一定的资金募集底线,如果未达到,则该信托计划将出现募集失败的风险。届时商业银行将退还投资者资金,一定程度上对商业银行的信誉和理财品牌产生负面影响。二是理财业务信用风险。挂钩信托计划的理财业务其收益和风险建立在与所挂钩信托计划的收益和风险之上,因此,对挂钩资产的企业和信托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资信水平以及信托计划的资金运作方式等影响预期收益率的潜在风险要更加关注。由于投资者在购买该类理财产品时,大多认为购买的是银行的理财产品,并未对产品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该类风险一旦发生,客户大多会认为是与银行有关,将使银行商誉受损。三是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由于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进一步完善,该类业务也面临一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动的系统风险。对于上述风险,部分银行对外没有清晰、醒目的告知客户,对内没有采取精细、规范的风险控制和防范措施。

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趋势展望

无论从国外理财业务的发展历程还是国内理财市场发展角度来看,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一)国外理财业务发展历程

现代理财业务起源于美国,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理财业务产生阶段。商业银行开始开展理财服务并将其逐步发展为一项常规性业务,但由于受到当时法律规章和市场环境限制等原因,理财业务主要局限于简单的资金委托代理业务和投资咨询、顾问服务等。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发展阶段。商业银行为求生存,开始突破分业经营和管制、在狭缝中寻求商机的金融创新活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加上金融创新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工具,理财业务开始向“产品化”的方向发展,到80年代末期,融合了传统存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和咨询顾问业务的综合理财业务迅速发展起来,并成为理财业务发展的主要模式。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熟与创新阶段。金融管制开始松动,各类投资工具和衍生业务市场、场外市场交易规模超常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理财业务的投资领域。到90年代末期,随着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颁布,银行理财业务进一步与信托、商业银行的基金等业务结合,生存和扩张空间空前广阔。理财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银行风险规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业务。

(二)今后的发展趋势

据了解花旗银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收入的约40%来自理财收入,一般在国外个人理财业务收入通常占全球银行业总收入的12%左右,且此比重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此外,国外银行理财业务正呈现出全球化、个性化、竞争白热化、市场份额分散化等发展特点。

(三)目前国内的有利环境

从国内目前金融市场环境来看,十分有利于“银信合作”的理财业务发展。

一是投资领域广阔。信托公司是惟一连接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的“金融百货公司”。相对于最先推出的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券商的委托理财、保险公司的投资连结险和基金公司的证券投资基金等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而言,信托可以投资货币市场、信贷市场、资本市场、产业市场。宽广的业务组合范围大大降低了基于信托计划的理财业务系统性风险,提高了银行理财业务长期抗风险的能力。正是因为具有这些优势,信托必然会成为银行为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一站式的长期理财服务的重要渠道。

二是提高资金效率。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居民财富迅速积累,居民储蓄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能为该部分资金寻找一定的出路,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和需求高涨,投资更加理性化和个性化。因此,在商业银行的推动下,以信托计划为基础资产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将有一定的生存时期和市场。

三是便于进行监管。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混业间的业务开发合作由于监管机构的不同,实施和操作难度较大。而信托公司和银行都归属于银监会监管,因此,银信的业务设计和风险控制情况完全可以同时被一家监管机构及时了解,较之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监管方面的优势。

(四)目前国内银行信托理财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银行业的信托理财业务正处于市场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具体特征为:

1.商业银行的理财服务已广泛开展并已发展成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但由于受到分业经营、法律法规上的一些限制,理财业务主要局限于简单的资金信托业务、顾问服务等,业务收入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逐年上升,但总体水平仍较低。

2.产品种类逐步丰富,但投资领域和产品结构还是较为单一,产品化发展趋势明显。

3.当前市场上发行的信托理财业务主要融合的是传统信贷业务、投资业务。

4.各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不断更新,正在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方向迈进。

(五)未来国内银行信托理财业务发展趋势

从国外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轨迹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混业经营的逐步开放,信托类等银行理财业务也将随之加快发展。当市场的开放程度加大、同业竞争进一步白热化后,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未来一个阶段的发展主线必然是业务创新,特别是融合传统存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咨询顾问业务以及跨越各个金融市场、的“组合式”理财业务将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随着商业银行的管理理论由资产负债向客户管理的转变,信托类理财业务必定会迅速成为商业银行满足客户投融资需求、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优化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依托。

五、推进商业银行信托理财业务发展的建议

信托类理财业务作为国内商业银行刚起步开展的新业务,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商业银行应开阔思路、积极应对。

(一)优化设计,充分利用信托业务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目前,市场流动性的充裕与投资理财手段的缺乏形成了一对矛盾,既对银行的经营带来了挑战,也给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目前,商业银行应利用好我国金融市场中惟一能横跨多个部门投资经营的信托平台。发挥其特有的各类业务和权利重构功能,进行创造性的结构设计,并转化为风险和收益各异的业务,以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例如可以设计针对普通投资者的低风险保本型投资产品,也可以设计针对高端客户的投资于全球各类资本市场的高风险、交易结构更为复杂的高收益产品。商业银行应本着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的原则设计和优化信托理财产品,推进信托理财业务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加强服务,提高对高端客户的资产管理和长期规划能力

在发展理财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改变与客户仅仅是理财业务买卖行为的关系,而应转向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的市场定位来发展高端客户和对公客户的理财业务。横跨多个金融市场的业务范围优势,决定了通过信托可以增强的资产管理能力,而这正是个人和公司理财的需求本质。同时,信托因有可以进行连续性管理的业务设计,因而更适合于长期规划的财产转移与财产管理。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借此针对投资者的需求差异提出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方案和长期理财规划。个性化的理财服务需要银行对客户的资产、家庭、收入情况、风险偏好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从而制订出定向化、针对性强的理财规划并定期根据客户的反馈和资产变化进行优化和调整,而不仅仅是目前的单一产品销售。

(三)合理定价,培育客户正确的投资意识

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开发业务时要科学测算成本和收入,不能盲目攀比,一味追求高收益率。另一方面,要培育客户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单纯强调高收益率,而是通过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资产配置与结构设计的理财方案中,挑选最适合自身特点的、风险与收益匹配的理财产品。客户投资意识的逐步成熟加上银行自身的努力,是建立一个真正健康、有序的理财市场的必要条件。

(四)鼓励创新,推进信托理财业务全面发展

商业银行应从机制、激励、流程、管理、人员配置等方面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理财业务创新,并作为一项战略性的业务来开展。其中,组建出色、高效的产品研发团队和建设通畅快捷的营销渠道是关键,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和进行流程优化改造是基础,形成创新文化和创新环境是保障。

(五)细分市场,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需要

一是要充分利用银行的客户资源和渠道,对公和零售等各业务条线可以分别调研和市场细分,并进行交叉销售和营销。二是实行差别化定价,定制理财业务和方案等差别化服务。三是加强新业务的宣传管理和宣传力度,使客户充分了解信托理财业务的特点、功能。

(六)强化内控,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控制能力

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区分不同委托人的信托资金,对其进行单独记账和对资金账户严格监管,保证委托人信托资金的独立性以及与银行自营资金、账户的隔离。对目前商业银行信托类理财业务存在的风险要引起足够重视,并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应急计划。同时,应建立和完善对投资人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政策,并严格按规定执行。

总之,在目前商业银行受分业经营业务限制的环境下,银行理财业务的设计必须转变原先的业务开发和经营思路,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通过“分业经营、混业咨询”、“分业管理、混业合作”的思路,加强银信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信托这一综合经营平台的优势来拓展跨市场的理财业务,从而加快我国商业战略转型,提升银行核心竞争力,为应对国外银行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商业银行信托财务管理业务分析与展望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