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心包经对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_蒋顺平,章琼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穴位按摩心包经对心绞痛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室2017年9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50例心绞痛患者,按其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10天一个疗效。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和穴位按摩心包经,每天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显效17例(68%),有效6例(24%),无效2例(8%),总有效率92%,通过治疗后缓解或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按摩心包经可改善心绞痛症候,缓解或减少心绞痛发病的次数和持续时间,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绞痛;穴位按摩;心包经

心绞痛的病位在心,心主血脉,心病失于推动,血行瘀滞引起心脉痹阻而发心绞痛。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调、年迈体虚等可致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相比西药的不良反应,中医穴位按摩有“行气血,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功效,且操作简单,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月接受治疗的50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人。对照组男16人,女9人,年龄37~66岁,病程1~15年。观察组男14人,女11人,年龄36~65岁,病程1~1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1 纳入标准 ①均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标准》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②症见:胸闷痛,心悸,气促,活动后加重,食纳可,二便调,口干苦,舌暗紫,苔薄黄,脉弦。

1.2.3 排除标准 ①肝肾功能严重受损以及全身脏器衰竭;②严重疾病影响生活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一般常规药物护理,如口服康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5mg(德国默克公司生产)每日一次,拜阿司匹林0.1g(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每日一次,阿托伐他20mg(康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睡前一次,10天一个疗程。

1.2.2 观察组 每天口服康忻富马酸比索洛尔片 5mg,拜阿司匹林0.1g 每日一次,阿托伐他汀20mg 睡前一次,和穴位按摩心包经一次,每次约10分钟左右。按摩时仰掌屈肘呈90度,用小指掌关节敲打或者拇指指腹点揉天泉穴,严重者可出痧。拇指指腹按揉郄门穴,会有痛感向上转导。拇指指腹按揉内关,按揉时会有硬结,极痛无比,慢慢按揉开后,痛感明显降低。

1.2.3 观察 观察患者胸闷痛发作的部位、持续时间、程度以及含服硝酸甘油的量,并详细记录。对于观察组,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及时调整手法的力度,并详细纪录。

1.3 疗效评价 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文献的中医证侯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21.0软件实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5)。见下表1。

3 讨论

心绞痛时冠状动脉狭窄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穴位按摩属中医外治的范畴,《灵枢·经脉》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腧穴是脏腑经气运行输注、积聚出入之处所。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心包经分布于胸胁、上肢内侧中间、掌中、中指。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通过穴位按摩心包经以行气血,营阴阳。天泉穴时心包经上的易堵穴,郄门是心包经上的郄穴,又是易堵穴,内关是心包经之络穴,通阴维脉,善治心胸诸病,改善冠脉供血,减低心肌氧耗,改善心功能[2]。按摩此组穴位可以疏通心包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降低心脏的耗氧量,改善心功能从而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及持续时间。

通过表1显示,按摩组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心包经对心绞痛患者有显著疗效,能在短期内减少心绞痛发作的次数,改善胸闷气促的程度,且无副作用,操作简单便捷。此法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将这个简便而有效的操作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且成为出院健康宣教的一部分,为患者出院后提供了自我保健常识。最重要的是对中医的推广宣传也有一定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济民.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命名及标准——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专题组的联合报告[J].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1979(06):365-366.

[2]雷燕,王阶.冠心病心绞痛中医外治法[J].中国临床医生,2000(10):19-21.

论文作者:蒋顺平,章琼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  ;  ;  ;  ;  ;  ;  ;  

穴位按摩心包经对心绞痛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论文_蒋顺平,章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