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杨和钦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杨和钦

始兴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512500

摘要:质量监督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高质量的质量监督工作能够在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提升施工单位的投资效益,对于建筑工程十分重要,但当前情况下,许多施工单位的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还存在问题,为整个工程埋下了隐患,下文就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归纳,重点分析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建筑行业也在蓬勃的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且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周期长,涉及的人员、设备众多,如果不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很容易带来一些安全事故,危害到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重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问题。

一、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中还存在着监督方法单一、监督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效果,下文对此简单归纳。

(一)社会对于政府监督认识不准确,监督方法比较单一

当前背景之下,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工程建设的主要监管单位,但直接参与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单位却成为工程质量监督的旁观者,这种责任体制并不符合市场经济活动中建筑产品责任主体的客观发展规律,政府机关直接对质量监督机构进行授权,政府成为主要的责任人,施工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意识不足,过分依赖质监机构的工作人员,质量监督工作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和谐的因素,长久之后,公众对于政府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认识存在偏差,这对于建筑工程参与方的质量责任观念的培养十分不利。

另外,当前阶段许多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依然沿用的是传统的实物质量监督的方式,这必然难以满足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求。此外,由于质监机构没有及时创新质检的方法,许多基层质检工作依然采用的是直接的质量监督管理方式,缺乏宏观的管理方法,没有建立起全新的、长期有效的质监系统,质量监督工作难以满足现阶段全方位、高精度的质监需求,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埋下隐患。

(二)施工安全问题

建筑工程建设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部分施工现场环境比较恶劣,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且施工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机械设备,现场施工人员如果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说明进行工作也很容易危害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施工现场必须加强安全管理,但是,现阶段许多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部分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输出,缩减安全生产方面的必要投入,这些问题都为建筑工程建设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涉及到经济、法律、建筑施工技术等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可以说质监工作属于综合化的作业过程,这就要求质监人员必须要拥有较全面的知识能力,但现阶段许多质监机构的监管人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有关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缺乏良好的监督管理能力,少数监管人员的质量意识淡薄、道德责任感缺失,具体的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质量监管系统混乱,导致建筑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始终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工程开展过程中塌方等不安全事故经常出现,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必须要提升质监人员的专业素质及执法能力,培养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才能够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配套的法律法规的建设直接影响着质量监督人员执法的可操作性,现阶段质量监督部门执法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漏洞;其二,质量监督部门与处罚执法部门不是一体化建设,受到相关条件的限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有着特殊的法律及技术要求,因此必须由质量部门完成这一工作,但具体的处罚执法工作由相关执法部门进行,质量监督与处罚执法部门不一,执法部门对于工程质量问题可能带来的后果认识不够详细清晰,执法力度可能就会大打折扣,这必然会影响到质量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及质监执法的威慑性。

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为了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效率,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国家相关部门及企业必须重视以下几点问题:

(一)完善质量监督相关的法律体系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质量监督部门及执法部门开展工作的制度保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以及国内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规范技术要求、法律法规及责任制度,确保所有的规章都符合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规律,从根本上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的强度。

(二)创新改进质量监督方法

为了有效的提升质量监督的效率,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创新监管方法,检测过程中要积极采用激光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等先进的检测设备提升检测的精准度,确保建筑物承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保护层的厚度等等参数符合质量要求。为了确保监督工作的技术性、科学性,监督过程中必须要将质量监测工作覆盖到整个工程的方方面面,适当的增加监督抽查的次数,尽可能早的检查出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工程实施过程中实行全过程录像监控的手段,对施工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侦查监督,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构建一个社会评价体系,全面准确的调查业主的质量需求及工程建设相关的建议,根据他们的意见设计制定施工方案,更好的保障业主的权益。

(三)提高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质量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是确保质监工作的有效手段,质量监督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必须要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工作,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积极的学习建筑施工相关的知识,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质监人员需要明白,建筑施工企业与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相互独立,质监人员不得直接干预施工单位及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活动,发现问题要及时的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制定好对应的解决方案之后才能够改变当前的施工方法,以免引起施工混乱。建筑工程种类众多,可能涉及到许多行业,质监人员需要结合行业差异开展工作,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监督管理方法,提升质监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质监工作的作用,尽可能避免各类安全事故出现。

(四)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安全问题是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监督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手法,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所有的环节都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意识,要能够将相关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小组以及有关成员的身上,要让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为了切实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隐患防范能力,施工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切实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相关工作技能,确保所有的工作都严格按照企业的安全生产规范开展,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促进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结束语

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十分重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必须创新质量监督的方法,做到依法行政,将质监工作覆盖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切实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惠稳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6-02-12

[2]吴正启.建筑施工中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3]扶教辉.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6(07)

[4]高翔.论述加强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措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论文作者:杨和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6期9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论文_杨和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